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鹏程

作品数:43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局资助课题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胰腺
  • 17篇切除
  • 16篇十二指肠
  • 16篇十二指肠切除
  • 16篇切除术
  • 15篇胰十二指肠
  • 15篇胰十二指肠切...
  • 15篇十二指肠切除...
  • 14篇胰十二指肠切...
  • 12篇肿瘤
  • 10篇腺癌
  • 9篇胰腺癌
  • 7篇血管
  • 7篇胰腺肿瘤
  • 7篇腺肿瘤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5篇胰腺癌组织
  • 4篇胰头
  • 4篇预后

机构

  • 2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43篇席鹏程
  • 27篇时开网
  • 21篇杨坤兴
  • 12篇刘子君
  • 7篇杨士勇
  • 7篇卞建民
  • 5篇胡先贵
  • 5篇倪绍忠
  • 4篇侍作亮
  • 4篇吕成余
  • 4篇于观贞
  • 3篇张磊
  • 3篇潘超
  • 3篇李伟
  • 2篇倪灿荣
  • 2篇朱明华
  • 2篇吴文澜
  • 2篇朱响
  • 2篇赵有财
  • 2篇王小平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胰腺病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江苏省第五次...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胰头癌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联合门静脉和(或)肠系膜上静脉(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头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胰头癌施行包括受侵PV/SMV在内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40例胰头癌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联合PV/SMV切除的12例中3例行血管段切除、人造血管移植,3例行血管段切除、血管端端吻合,6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后修复。与同期40例行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手术病死率、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率及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术不会增加手术病死率和手术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术式;胰头癌单纯侵犯PV/SMV不是手术的禁忌证,联合PV/SMV切除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杨坤兴时开网席鹏程侍作亮
关键词:胰腺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43例≥65岁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结果本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2.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1%。根治性胃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5.8%和42.1%,姑息性胃切除组分别为73.6%、13.6%和0,未切除组平均生存10月。各组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手术方式应视患者全身情况、癌肿所在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而定,对早中期患者力争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术后生存率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吕成余时开网席鹏程
关键词:老年人胃癌外科治疗
胆道梗阻早期大鼠MCP-1、TGF—β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炎性趋化因子MCP-1及致纤维化因子TGF—β1在胆道梗阻早期大鼠中的表达及与肝脏损伤相应指标的关系。方法5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胆道梗阻组。术后10d,各组大鼠检测血清ALT和BIL-T值,肝脏匀浆组织测得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应血清TGF-β1,指标,免疫组化表达肝脏MCP-1的浸润程度。结果相比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大鼠的各检测指标,早期胆道梗阻组大鼠肝脏MDA含量、MCP-1表达强度及血清ALT、BIL—T、TGF-β2水平均升高。胆道梗阻早期大鼠肝脏MCP-1表达与血清ALT及BIL—T升高有关,MCP-1高表达还与肝脏氧化应激指标MDA含量增加有关。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只与血清ALT及BIL—T数值增加相关,而与MDA含量增加无关。结论胆道梗阻早期大鼠肝脏MCP-1高表达及血清TGF-β1指标升高均与肝脏损伤及胆汁淤积有关,同时MCP-1的高表达还与肝脏氧化应激一致,二者对胆道梗阻早期肝脏损伤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陆培华陶国清时开网李伟席鹏程刘子君
关键词:胆道梗阻MCP
胰腺黏液性非囊性腺癌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非囊性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相关蛋白表达状态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对249例胰腺外分泌癌中6例符合黏液性非囊性腺癌病例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了p21ras、p21WAF1、p16、p33ING1、p53、ATM、MDM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Cy)D1、D3、A、B和E的表达,AB-PAS染色观察细胞内外黏液分布,同时对6例进行生存期随访。结果6例全部位于胰头部位,4例有十二指肠浸润,2例肝转移,2例局部淋巴结转移,1例周围神经浸润,具有相似的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为p21ras5例,p21WAF13例,p161例,p33ING14例,p532例,ATM3例,MDM23例,PCNA6例,CyA3例,CyD13例,CyD34例,CyB4例,CyE6例。AB-PAS染色见细胞内、外黏液分布。随访结果2例死亡(分别为术后14、20个月),3例存活(分别为28、49、87个月),1例失访。结论胰腺黏液性非囊性腺癌具有一些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存在多种肿瘤相关蛋白的改变和细胞周期蛋白的过表达,显示较差的生物学行为和较强的侵袭能力,但预后可能比普通导管腺癌好。
朱明华胡先贵倪灿荣张顺民席鹏程于观贞
关键词:黏液性胰腺P33^ING1P21^RASENVISION法局部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瘤开腹治疗的经验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所致.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将会越来越高。AAA有破裂的危险。一旦破裂死亡率很高。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破裂和延长病人生命。近年来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成为治疗本病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探讨和评价传统外科手术在治疗AAA中的地位。
吕成余时开网席鹏程山本清人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
胰管内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分析胰管内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256例,根据胰肠吻合方式分为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组(n=115)、胰管空肠端端黏膜吻合组(n=71)、胰管空肠端端套入组(n=43)和胰胃吻合组(n=27)。另外,将238例患者根据不同引流方式分为支撑内引流组(n=132)和支撑外引流组(n=106),比较各组胰瘘的发生率;将223例患者根据胰管内径大小分为≤0.2 cm组(n=54)、0.2~0.4 cm组(n=93)和≥0.4 cm组(n=76),比较不同胰管内径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胰瘘发生率为8.20%(21/256)。各吻合方式的胰瘘发生率为: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吻合组为7.83%(9/115),胰管空肠端端黏膜吻合组为7.04%(5/71),胰管空肠端端套入组为13.95%(6/43),胰胃吻合组为3.70%(1/27),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3,P=0.430);胰管支撑内引流组和支撑外引流组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9.10%(12/132)和8.49%(9/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6,P=0.722)。胰管内径≥0.4 cm者无胰瘘发生,胰管内径在0.2~0.4 cm与胰管内径≤0.2 cm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15.05%(14/93)和11.11%(6/5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9,P=0.002)。不同胰管内径的胰瘘发生率与胰肠吻合方式无关(χ2=1.878,P=0.598)。结论胰肠吻合方式对胰瘘发生率无影响,胰管内径是影响胰瘘发生的重要因素。
席鹏程时开网杨坤兴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胰瘘
胰腺癌组织中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p53、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VEGF、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和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表达率(P<0.01),胰腺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和分期有关(P=0.038,P=0.045),VEGF表达与MVD有相关性(r=0.294 P=0.043)。p53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0.05)而与VEGF、MVD之间无关。MVD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无关,MVD与生存期存在负相关(r=0.371 P=0.01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53、VEGF和MVD都不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53基因突变为胰腺癌分子事件的晚期事件,可作为评价胰腺癌预后的一项指标,抗血管生成可能有利于胰腺癌的治疗。
席鹏程胡先贵叶春于观贞
关键词:胰腺癌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
血管结扎系统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和研究血管结扎系统(LVSS)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方法LVSS应用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施行门奇静脉断流术+脾切除术24例,术中胃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胃底周围血管(包括胃左血管)均以血管结扎器闭合、切断;脾切除后,脾静脉和脾动脉(直径小于7 mm者)也以结扎器闭合。与24例常规手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LVS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水减少时间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LVSS对于减少线结残留、扩大手术视野、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起到一定的作用。
倪绍忠时开网马永席鹏程吕成余
胰十二指肠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胰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癌的常用方法,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因血管受侵犯而放弃根治性切除,因而切除率低。近年来联合门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逐渐增多,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但临床疗效仍有争议。本文回顾分析某...
杨坤兴时开网席鹏程侍作亮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癌临床疗效门静脉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Vater壶腹部腺癌的病理分型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Vater壶腹部腺癌不同病理分型特征及其相关临床资料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因素,以期提高Vater壶腹部腺癌术后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5例Vater壶腹部腺癌病例资料,并依据病理HE染色对所有病例进行亚型分组,分为肠型组、胰胆型组和混合型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肿瘤蛋白标志物MUC1、MUC2、CK7、CK20及CDX2在各亚型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各组间的临床资料和预后结局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选择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所选病例中包括肠型20例,胰胆管型34例和混合型11例。分析3组病例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肠型组中CDX2、CK20和MUC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胰胆型组(100%vs 2.94%,85.00%vs 0,55.00%vs 14.71%)(χ2值分别为49.916、42.178、9.806,P值均<0.01),而胰胆型组CK7及MUC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肠型组(97.06%vs 20.00%,94.12%vs 5.00%)(χ2值分别为34.665、42.082,P值均<0.01)。混合型组常存在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共表达,且各标志物的阳性表达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病例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显示,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组织直径、组织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预后分析提示:3组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4.00、49.50和56.00个月,组间比较结果提示肠型组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均明显优于胰胆型(60.00%vs 32.35%,55.00%vs 23.53%)(χ2值分别为5.206、6.140,P值分别为0.023、0.013),混合型介于二者之间,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不同病理亚型的Vater壶腹部腺癌组织中MUC1、MUC2、CK7、CK20及CDX2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特点,联合测定以上5种肿
冯永恒郑泽群刘霜月赵有才杨坤兴席鹏程
关键词:肝胰管壶腹腺癌疾病特征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