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
- 作品数:141 被引量:2,013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实践培训基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2024年
- 目的为科学、合理、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和持续改进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效果,为提升实践培训基地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构建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本研究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阶段,三个主体,多个维度”的原则,通过确定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效果评价的目标、内容以及各指标占比,构建CARSS实践培训基地教学效果短期及长期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实施与反馈方式。结果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评估学员能力提升为主体,短期评价以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标准;长期评价以上报数据质量提升,培训成果可视化作为评价标准及相应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合理、客观、可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度。通过对13家CARSS实践培训基地的评估实践,结果显示无论是在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成效以及特色创新方面,各基地都彰显出优质的教学成果。该体系能较客观反映基地教学质量,可作为前瞻性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支撑。结论该评价体系能科学、合理、全面、客观地评价反馈各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搭建优质的CARSS实践培训教学平台提供依据。
- 陈怡丽刘平娟郭鹏豪邓间开彭雅琴伍众文刘敏陈培松廖康
-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监测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 2007年到2008年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279株,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21.9%)、铜绿假单胞菌(20.8%)、鲍曼不动杆菌(15.8%)、肺炎克雷伯菌(11.8%)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尚无耐药株;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高。结论 SICU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有上升的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 刘珊珊王海英刘伟光廖康
- 关键词: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
- 652株肠球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了解临床标本分离的肠球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用Vitek-AMS-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肠球菌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65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81.7%,屎肠球菌占15.5%,其它肠球菌占2.8%;肠球菌的检出率以胆道最高(22.6%),呼吸系统次之(19.2%),泌尿系统为15.8%。肠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以替考拉宁最高(99.2%),其次为万古霉素(98.9%),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肠球菌以引起胆道系统感染最常见,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替考拉宁最高,其次为万古霉素。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菌株(HLAR)耐药率明显高于低耐株。
- 郭振林崔颖鹏陈冬梅陈求刚建美廖康曾燕
- 关键词: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
- 普通外科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耐药性监测
- 李小悦陈娟欧阳彬廖康管向东
- 耐三唑类和棘白菌素类热带假丝酵母血流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报告1例耐三唑类和棘白菌素类热带假丝酵母血流感染病例。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0月收治的1例耐三唑类和棘白菌素类热带假丝酵母引起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菌株ERG11基因及FKS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了解菌株对三唑类药物及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结果患者入院后第20天出现粒细胞缺乏,经调整抗菌药物,感染指标仍持续升高且两次G试验结果≥600pg/ml,尿培养和血培养样本均培养出对三唑类和棘白菌素类同时耐药的热带假丝酵母;后调整抗菌药物为美罗培南联合米卡芬净和多黏菌素,但患者病情仍危重,预后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菌株检测到ERG11基因A395T和C461T碱基的双突变,FKS1基因的T1960C碱基突变。结论需关注热带假丝酵母的多药耐药情况,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 许诗斯郭鹏豪彭雅琴方静纯李珍宇廖康
- 关键词:血流感染热带假丝酵母耐药机制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效应研究,指导临床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2018—2021年期间从广东地区8家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172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NG-Test■CARBA5检测菌株的5种常见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分别检测CAZ-AVI、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的单药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172株CRKP对CAZ-AVI耐药率为13.4%,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1.7%,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2%。PCR检测172株CRKP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166株(96.5%)。以PCR检测产碳青霉烯酶基因为参考方法,NG-Test■CARBA5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KPC、NDM、VIM、IMP和OXA-48-like,显示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99.4%。结论CAZ-AVI、多黏菌素B以及替加环素对本地区CRKP菌株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采用NG-Test■CARBA5试验检测CRKP产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型,有利于早期指导临床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 陈怡丽刘平娟余广超伍众文郭鹏豪彭雅琴李雨芯刘敏廖康
- 关键词: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
- 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了解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在本院的感染情况,探讨不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原代菌株间h-VISA检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的MIC值,用菌群分析法筛选h—VISA,计算h-VISA的检出率。结果45株MRSA中共检出h-VISA 7株,检出率为15.6%,原代菌对万古霉素MIC值越高,h-VISA检出率越高。结论本院存在h-VISA感染情况,应引起一定重视,系统地监测h-VISA的流行情况,对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万古霉素,防止VISA和VRSA的出现有重要意义。
- 廖康陈冬梅曾燕陈求刚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
- 腹腔感染细菌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1
- 2009年
-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腹腔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来自腹腔感染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此次监测收集的腹腔感染病例数为742例,分离出的病原菌为7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570/743),革兰阳性菌占23.3%(173/743)。病原菌中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8.8%)、肺炎克雷伯菌(10.2%)、铜绿假单胞菌(9.2%)、屎肠球菌(8.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4%)。对于所有肠杆菌科菌,敏感率高于90%的抗菌药物包括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和他唑西林-三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敏感性大于90%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100%)、美罗培南(100%)、替加环素(100%)和他唑西林-三唑巴坦(91.5%~91.7%)。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14.7%,鲍曼不动杆菌为61.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MRSA)的发生率为69.7%,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替加环素对所有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保持了100%的敏感率。粪肠球菌中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万古霉素(100%)、替考拉宁(100%)和氨苄西林(81.5%)。屎肠球菌中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96.7%)。结论引起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菌为主。替加环素、碳青酶烯类、他唑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腹腔感染肠杆菌科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令人担忧。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院内革兰阳性球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
- 杨启文王辉徐英春曹彬李宪胡志东范红廖康褚云卓曾吉刘振英张嵘徐修礼王勇卓超苏丹虹周春妹孙宏莉谢秀丽陈民钧
- 关键词:腹腔肠杆菌科铜绿不动杆菌肠球菌
- 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与基因分型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光滑念珠菌药物敏感性及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的分型特点,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F-NET)2011-2012年中11所医院光滑念珠菌177株,采用显色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9种药物的敏感性;对40株光滑念珠菌采用MLST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种基因分型方法的结果和分辨力。结果 177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4.7%,无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菌株;选取40株菌经MLST分型得到7个序列型,其中ST7型最多,占80.0%;经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分为11个型别,其中A型最多,占45.0%。结论我国光滑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与其他地区相近,棘白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其他地区;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分辨能力高于MLST。
- 侯欣范欣肖盟程敬伟王贺徐志鹏张戈康梅胡志东孙自镛万喆陈淑兰廖康褚云卓胡铁石倪语星邹桂玲徐英春赵玉沛
- 关键词:光滑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基因分型
- 广州产菲牛蛭体内外细菌分布及药敏研究
- 2010年
- 目的:了解菲牛蛭体表、口器、内腔中的细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探讨菲牛蛭所携带的细菌种类、致病力和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集广州产菲牛蛭体表、口器、内腔的表面黏液,接种血平板,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分离培养,VITEK-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体表、口器、内腔均分离到3株细菌,分别为粪产碱杆菌粪亚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缺陷短波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粪产碱杆菌粪亚种、缺陷短波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等抗生素均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结论:广州产菲牛蛭携带有条件致病菌,常用抗生素的及时应用可以预防和控制可能的感染。
- 李苏华沈泳芝范新祥廖康秦鉴
- 关键词:细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