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晴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内部人
  • 4篇减持
  • 3篇上市公司
  • 2篇内部人交易
  • 2篇交易
  • 2篇股东
  • 1篇信息差异
  • 1篇信息优势
  • 1篇行为金融
  • 1篇业绩
  • 1篇英语
  • 1篇语篇
  • 1篇语篇分析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理论
  • 1篇质押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美利差
  • 1篇融资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作者

  • 9篇张宇晴
  • 6篇丁志国
  • 3篇赵晶
  • 1篇赵晶

传媒

  • 1篇国际金融研究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财经科学
  • 1篇证券市场导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金融经济学研...
  • 1篇数量经济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信息差异与市场选择效果
2022年
上市公司内部人是否能够利用内部信息进行择时交易并获取超额收益,关乎市场公平,一直都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
丁志国张宇晴张宇晴
关键词:公司内部人信息差异市场公平减持上市公司股东
英文广告语篇的系统功能研究
到目前为止,语篇分析还属于一个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做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方法。目前大体上有六种可以用于语篇分析的方法,如文体学、符号学、交际文化学、互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系统功能语法等。  随着...
张宇晴
关键词:广告英语语篇分析语言学理论
文献传递
上市公司内部人真的具有择时能力吗——由实证检验到理论猜想被引量:4
2022年
上市公司内部人是否能够利用内部信息进行择时交易并获取超额收益,关乎市场公平,一直都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东减持交易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人整体上不但没有获得超额收益,而且收益均值明显低于外部投资者,内部人整体上并不具有择时能力;不同类型内部人的超额收益存在显著差异,实际控制人获得的超额收益最高,短期显著为正但长期出现反转,而高管的超额收益最低且始终为负。理论猜想认为:内部信息给上市公司内部人带来的不是择时能力而是估值偏差,不同内部人主体的差异来自估值的空间效应,实际控制人的超额收益并非源于内部信息带来的择时能力,而是来自减持行为本身给市场带来的信息冲击效应。研究结论能够既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也能够为政府主管部门监管内部人交易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丁志国张宇晴赵晶
关键词:内部人信息优势
基于部门间融资差异的高杠杆和产能过剩形成机理
2022年
本文引入部门间融资差异,基于数据分析、实证判别、理论推演和数据模拟等方法,研究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高杠杆、产能过剩以及效率下滑等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具有典型的融资优势和预算软约束特征,且过度投资冲动明显,对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挤出效应显著,而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不仅导致全社会的杠杆率居高不下,同时也显著地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并形成了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后果。因此,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中国经济顺利走出当前困境的首要任务就是有效遏制国有企业的债权融资冲动,进而避免国有企业对金融资源的严重挤占问题。
赵晶赵宣凯张居营张宇晴
关键词:融资差异产能过剩经济效率
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的决策逻辑与经济后果
张宇晴
锚定偏差能够影响内部人交易吗——基于股价历史高点的经验证据被引量:3
2022年
通常认为内部人会基于信息优势进行交易,但内部人也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以200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股价历史高点检验内部人交易中是否存在锚定效应,研究表明,内部人会在股价接近一年内最高点时进行减持,远离一年内最高点时进行增持,内部人锚定偏差能够影响其交易行为,而且这种具有锚定偏差的交易行为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导致跟随内部人交易的外部投资者遭受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内部人受锚定偏差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高管更容易锚定股价历史高点进行交易。公司投资行为也会受到内部人锚定偏差的影响,表现为投资效率的下降。研究结论有效补充了行为金融和内部人交易理论,也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内部人交易行为。
丁志国张宇晴黄禹喆
关键词:内部人交易锚定效应行为金融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与政策应对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深,美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日益严重的冲击,科学测度外部冲击是正确研判形势并实施合理应对策略的前提。结合中美货币政策周期不同步特征,本文定量刻画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在中美不同利差区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模拟美国加息政策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加息政策将导致中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在短期内波动加剧,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因此,为应对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中国应坚持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透明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禹喆丁志国张宇晴金龙
关键词:中美利差
公司创新如何影响内部人减持行为?被引量:2
2023年
创新是推动经济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更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本文基于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公司创新对内部人减持的作用效果,发现公司创新水平越高,内部人减持规模越小。进一步地,在非国有企业样本、大股东样本、机会主义减持样本以及突破性创新样本中,公司创新与内部人减持的负向关系更强。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能够通过提高公司业绩来约束内部人的减持行为,且策略性创新活动无法降低内部人的减持规模。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公司创新作用效果的相关文献,也为深入理解内部人减持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张宇晴丁志国黄禹喆
关键词:公司业绩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之谜:基于减持新规的视角被引量:2
2022年
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出台减持新规对内部人行为进行限制,以期增强市场公平性,但新规出台的同时,股权质押水平攀升且爆仓事件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减持新规出台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减持新规推动了股权质押水平提升,且该政策效应在高估值和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持新规通过降低股票流动性提升公司的股权质押水平,但是信息透明度对流动性的积极作用可以弱化这一政策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对内部人交易的过多限制推动了市场中的股权质押,减持新规仍未起到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来看,本文不仅为测度减持新规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数据支持,还为解释资本市场股权质押增长现象贡献了新的视角。
丁志国张宇晴金龙
关键词:股权质押内部人交易控股股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