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余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个人源的Nanog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人源的Nanog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该基因是下述核苷酸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SEQ ID №:1的DNA序列;2)编码序列表中SEQ ID №:2的DNA序列。本发明为肿瘤的快速检测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
- 张经余王霞戴建武
- 文献传递
- 干细胞自我更新相关基因的研究和人成体细胞体外培养的安全评价
- 组织工程是运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手段在体外构建有功能的组织或器官,用于修复、维护人体各种损伤后的组织或器官。组织工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和各种维持种子细胞生长分化的信号分子。在这三者中,种子细胞又是最重要的...
- 张经余
- 关键词:生物安全性NANOG基因多克隆抗体血清饥饿细胞转化
- 文献传递
- 人NANOGP8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4
- 2009年
- 为获得抗人NANOGP8基因的多克隆抗体,采用PCR法扩增了NANOGP8基因,经序列测定正确后,连接到pET-28a质粒上,将获得的重组质粒pET-28a-NANOGP8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16℃和37℃下分别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检测发现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37℃诱导表达的沉淀中,大小约为45kDa。对包涵体进行洗涤、溶解处理,经ChelatingSepharoseFastFlow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对纯化得到的蛋白进行SDS-PAGE及Westernblot免疫印记杂交检测,得到了单一条带。用获得的高纯度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得到兔来源的抗人NANOGP8血清。对抗血清进行蛋白免疫印记杂交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高滴度和特异性的兔抗人NANOGP8多克隆抗体,与市售抗人Nanog多克隆抗体相比,杂交更迅速,效果更明显。为进一步研究NANOGP8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张经余王爱娥李美香戴建武
-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 一组与胃黏膜病变演化及早期癌变相关基因的鉴定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鉴定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测肿瘤早期发生的分子标志谱,为胃癌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治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优化的70 mer的22K-Oligo基因芯片杂交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了胃癌(gastric cancer,GC)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normal appearing tissue,NAT)差异基因表达谱。通过设立以混合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共同参照(common reference,CR),将胃癌和配对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表达无明显差别的一类基因分离出来,这些基因主要是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分化过程的调控。在此基础上鉴定出一组与胃黏膜病变演化和细胞癌变早期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利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验证,获得了与芯片表达谱数据一致的结果。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研究明确了3个有代表性的基因(EGR1、CYR61和ADAMTS1)在胃癌及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和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癌和配对形态学正常组织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的这一组基因,在肠化和异型增生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结论:肿瘤患者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EGR1、CYR61和ADAMTS1基因过量表达参与胃黏膜病变的演化过程,这一组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之一。
- 郭瑞芳臧师竹房静远张亮胡伏莲李文梅张经余吕有勇
- 关键词:胃肿瘤基因表达谱胃黏膜
- MiR-375调控胃癌细胞系p53信号通路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
- miRNA由于能够调控肿瘤相关信号通路而逐渐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我们的前期工作显示miR-375在胃癌复发病人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可能调控p53基因,但是关于miR-375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
- 刘懿萱邢蕊张晓东张经余严志李文梅崔建涛吕有勇
- 关键词:胃癌P53电离辐射
- 一个人源的Nanog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人源的Nanog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人源的Nanog基因及其编码蛋白与其在肿瘤的检测、治疗中的应用。该基因是下述核苷酸序列之一:1)序列表中SEQ ID №:1的DNA序列;2)编码序...
- 张经余王霞戴建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