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利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无线结缝合固定治疗IOL脱位玻璃体腔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评价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小切口无线结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因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于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治疗9例9只眼的患者资料,手术行23G玻璃体切割取脱位人工晶状体于前房,由上方2.8 mm透明角膜切口行人工晶状体攀眼外结扎,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应用无线结的巩膜层间埋线方法固定.观察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散光、眼压、前节炎症及眼底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缝合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6~0.7者5例,0.8~1.0者4例;术前角膜散光(-0.85±0.43)D,术后3个月(-0.97±0.3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 >0.05).术前3例患者因玻璃体疝高眼压,术后9例患者眼压均正常,术后前节炎症不明显,跟底稳定.术中除1例虹膜根部出血外未见其他并发症;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无人工晶状体倾斜或再次脱位,无巩膜变薄、溶解及缝线暴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改良的小切口无线结巩膜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治疗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安全有效,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好,无缝线有关的并发症。
- 安良宝朱平利樊庆侠何伟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脱位
- 穿通性眼外伤伴眼后节异物的预后分析
- 目的:
分析影响眼外伤伴眼后节异物的患者的预后因素,评价眼外伤评分对穿通性眼外伤伴眼后节异物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观察经平坦部玻璃体切割球内异物取出术治疗眼外伤伴眼后节异物的疗效。
方法:
对...
- 朱平利
- 关键词:预后分析
- 文献传递
- 涡静脉壶腹曲张一例
- 2020年
- 一例56岁高度近视女性,右眼向颞上方赤道部注视时,眼底赤道部出现实性不规则隆起,眼B超探头轻加压后病灶隆起度降低,ICGA示颞上方隆起处见扩张的涡静脉壶腹,大量脉络膜静脉汇聚此处。诊断为涡静脉壶腹曲张。
- 朱平利徐玲安良宝
- 关键词:B超探头高度近视曲张脉络膜ICGA
- 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建立
- 朱平利秦南
- 玻璃体切割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后发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ersistent corneal epithelialdefect,PCE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PPV的患者546例,567眼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PV后发生PCED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PCED的发生率为2.8%(16/567),Logistic回归显示术中角膜上皮刮除、硅油填充、糖尿病及术后持续高眼压等是导致患者术后PCED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3、1.51、2.31及1.23;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与PCED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OR=1);2例(2眼)患者PPV后发生了顽固的PCED,最后被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keratitis,HSK);2例(2眼)患者术后持续的高眼压导致PCED。结论:术中行角膜上皮刮除或角膜上皮损伤、术中行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糖尿病及术后持续的高眼压是PPV后发生PCED的常见原因,此外对顽固性PCED还应警惕HSK的发生。
- 朱平利徐玲安良宝孙兴家王卓实何伟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 晶状体内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关联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背景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晶状体中沉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AGEs与晶状体自发荧光有关,且晶状体蛋白为长寿蛋白,其中AGEs的蓄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关系值得研究。
目的
探讨并分析晶状体中AGEs自发荧光强度变化是否对糖尿病严重程度有预测作用。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5年9—12月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进行分析,按照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40例40眼和糖尿病组60例60眼,糖尿病组患者再根据眼部并发症情况分为非DR组(NDR组)、非增生期DR组(NPDR组)和增生期DR组(PDR组),每个亚组均为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评估接受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前血糖(FBG)测定,并采用晶状体荧光显微镜(Clearpath DS120)测定受检眼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分析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值与HbA1c水平和糖尿病程度的关系。
结果
非糖尿病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间年龄和糖尿病病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587、2.899,均P〉0.05);NDR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FB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非糖尿病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受检眼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值分别为(0.159±0.032)、(0.256±0.024)、(0.319±0.013)和(0.394±0.035) c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265,P=0.000),其中NDR组、NPDR组和PDR组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值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NDR组、NPDR组和PDR组随着病情的加重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值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值与血HbA1c水平呈中等线性正相关(r=0.654,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值与DR严重程度和血HbA1c水平均有�
- 王卓实张倩茹朱平利安良宝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