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病
  • 2篇新生儿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血性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脑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新生儿HIE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机构

  • 6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6篇李志奇
  • 2篇徐国成
  • 1篇杨军
  • 1篇钱玲玲
  • 1篇张士发
  • 1篇路之远
  • 1篇周名雄
  • 1篇徐艳
  • 1篇窦常胜
  • 1篇吴德
  • 1篇任颖
  • 1篇唐久来
  • 1篇薛妹
  • 1篇姜俊红
  • 1篇沈伊娜
  • 1篇张新路
  • 1篇陈香
  • 1篇严颜
  • 1篇李志鸿
  • 1篇任颖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生儿HIE血浆ADM动态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 ic encephalopathy,H IE)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 edu llin,ADM)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平衡放射免疫分析动态测定32例H IE新生儿生后24h、3d、7d血浆ADM水平,并以30例正常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结果:H IE组生后24h、3d、7d ADM浓度分别为(139.58±37.86)pg/m l、(121.97±35.73)pg/m l和(97.25±21.27)pg/m l,三者间差异显著(P均<0.05);与对照组(87.49±15.00)pg/m l比较,生后24h、3d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7d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ADM参与新生儿H IE的病理过程,且可能是机体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发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张士发周名雄张新路杨军窦常胜李志奇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肾上腺髓质素血浆
高密度、阵列式的表面肌电技术对脑性瘫痪的侧弯反射检测研究
2012年
目的:侧弯反射是脑性瘫痪儿童神经行为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阳性率与临床医生的经验有关。缺乏科学,简单的监测手段。方法:本研究采用阵列式高密度的表面肌电技术,对24例侧弯反射阳性的脑性瘫痪儿童,30名侧弯反射阴性的正常儿童(经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独立鉴定)进行侧弯反射测定,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结果:阳性组24例脑性瘫痪儿童的侧弯反射的强度MMAV(侧弯反射阳性检测的量化指标)为(48.9±17.4)mV,阴性组MMAV为(3.1±1.2)mV,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1.750,P<0.01)。结论:采用表面肌电检测技术测试侧弯反射,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志奇钱玲玲唐久来陈香薛妹路之远姜俊红吴德
关键词:表面肌电脑性瘫痪
母乳性黄疸76例临床分析
2005年
任颖徐艳李志奇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未结合胆红素纯母乳喂养胆红素脑病蓝光治疗就诊时间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g与C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与补体3(complement,C3)之间的关系。方法:HIE患儿42例,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33名,于生后第1天无菌抽取静脉血送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g与C3水平。结果:HIE患儿血清IgG、Ig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3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临床分度愈重,变化愈明显。结论:HIE与免疫球蛋白、补体C3有关系,IgG、IgA升高,C3下降可能是缺氧缺血后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所致的一个重要变化。
李志奇任颖
关键词:脑缺氧免疫球蛋白类补体3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组39例均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组2l例在常规阿奇霉素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对照组18例常规阿奇霉素等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月、2月分别检测患儿最高呼气流速(PEF)值,并分析其变化。结果:两组PEF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月后治疗组患儿PEF值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并能长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严颜徐国成李志奇李志鸿沈伊娜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肺功能舒利迭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稳定性、减少肺泡中液体外渗、预防肺水肿、促进气道的清除功能、抑制支气管收缩及增加肺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肺抗感染能力等多种作用。天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合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经气管注人或雾化吸人,临床治疗原发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性疾病及各种继发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相关性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徐国成李志奇
关键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