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海洋污损硅藻附着强度的定量测定被引量:5
- 2010年
- 以海洋底栖硅藻新月菱形藻MMDL533作为模型污损物种,利用显微镜-图像分析软件、平行平板流动装置测定了其在羟基化玻璃表面及改性玻璃上的附着性质。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为20℃时,新月菱形藻MMDL533在羟基化玻璃表面的附着量最大,在1 h的接触时间后达到87±9/mm2;同时,其附着量随着接触时间延长而变大,并在3 h后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值(110±15/mm2左右);当用水流冲刷后细胞的移除率来表征细胞在特定表面的附着强度时,新月菱形藻MMDL533的附着强度随着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并在80°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呈下降趋势。
- 李燕高亚辉杨金莹阙国和吕建仁
- 关键词:生物膜底栖硅藻附着强度
- 利用定点突变改变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木糖醇脱氢酶辅酶特性的研究
- 2011年
- 在酿酒酵母中同时表达木糖还原酶基因(xyl1)和木糖醇脱氢酶基因(xyl2)可使酿酒酵母利用木糖发酵生成乙醇。但由于两种酶所依赖的辅酶不同导致酿酒酵母细胞内氧化还原失衡,致使中间产物大量积累,降低了乙醇产率。本研究从树干毕赤酵母中克隆了木糖醇脱氢酶基因,通过与银叶粉虱山梨醇脱氢酶[其活性依赖NADP^+(H)]序列进行对比,确定突变位点,并利用融合PCR的方法进行定点突变。结果表明,突变体对辅酶NADP^+(H)的亲和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三点突变体的辅酶特性得到明显改变。本研究为构建高效利用木糖发酵生成乙醇的重组酿酒酵母奠定了基础。
- 杨金莹葛保胜李燕党宏月吕建仁
- 关键词:木糖醇脱氢酶NADNADP
- 海洋硅藻附着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人工设备用于水下操作,而海洋生物污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些设备的应用,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海洋生物污损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海洋硅藻是海洋生物污损过程中形成生物膜的主要物种,其在水下固相表面的附着可诱导大型污损生物的附着,从而影响生物污损群落的形成。本文综述了硅藻在固相表面的附着机理、固相表面性质对硅藻附着的影响及具有应用前景的广谱抗污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海洋硅藻附着研究前景。
- 李燕高亚辉李雪松杨金莹阙国和吕建仁
- 关键词:硅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