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泉
- 作品数:2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脑组织氧分压在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组织氧分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放置PbrO2、ICP光纤探头,持续监测脑组织PbrO2及ICP变化。结果 伤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PbrO2和ICP的变化有明显相关,预后较佳组患者(GOS4-5分)的PbrO2和ICP明显优于预后不良组(GOS-3分),亚低温对颅脑损伤后PbrO2的改善不明显,但能明显降低ICP。结论 监测PbrO2和ICP变化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林源泉贾军刘文峰张浚
- 关键词:脑损伤ICP预后
- 重型脑损伤患者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和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方法 7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 ,亚低温组 ( 4 0例 )与常温组 ( 35例 )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ET 1、NO和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治疗 72h后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1)。亚低温组病死率 10 0 % ,明显低于常温组 (P <0 0 5 )。结论 血中ET、NO和CRP水平在重型脑损伤时明显增高 ,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血中ET 1、NO和CRP水平 。
- 林源泉贾军刘文锋张浚
- 关键词:重型脑损伤内皮素-1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亚低温治疗
- 脑出血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的变化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42例脑出血患者(实验组)与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测定分析.结果 实验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4.751,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对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刘子科林源泉兰周华董广宇吴春波杨亚敏黄翔许海珍
- 关键词:脑出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组48例,均于伤后24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3-35℃,持续7-10天。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血电解质。对照组46例,直肠温度控制在36.5-37.5℃,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病人伤后早期的高ICP,高血糖分别显著下降(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恢复良好率提高,愈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安全有效,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无严重并发症。
- 尹夕龙林源泉等
- 关键词: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
- 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调查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部位、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 2 3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 ;感染因素与患者的原发病及各种功能障碍 ,如咳嗽反射障碍、排尿障碍等有关 ;细菌学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 1 38株 ,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位居前 3位。结论 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减少各种侵入性治疗操作 ,加强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的营养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 ,依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 。
- 刘文锋林源泉贾军钟天安黄仕春张浚
- 关键词:外科学医院感染
- CT图像计分在判断颅脑损伤预后的意义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的CT图像计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521例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行头颅10mm层厚CT连续平扫,测量CT图像计分,并分保守治疗组(312例),手术治疗组(209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依CT图像计分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型(≤5分)占22.6%(118例),中型(6~10分)占35.5%(185例),重型(≥11分)占41.8%(218例),各型之间的预后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图像计分能较好评估颅脑损伤的预后,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 林源泉贾军尹夕龙刘文峰张浚
- 关键词:CT颅脑损伤预后
- 门诊医师工作量与住院部医师工作量转换关系探讨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门诊医师工作量与住院部医师工作量转换关系。方法根据综合医院门诊医师、住院医师工作量标准及三甲医院住院部医师比例结构标准,计算门诊诊疗人次与住院床日的转换系数(K)。结果经过推导,转换系数K=0.1243。结论转换系数K在医院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
- 罗丽妮林源泉谢紫斌
- 急性脑肿胀脑组织氧代谢与预后关系探讨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脑组织氧分压(PbrO2)、二氧化碳分压(PbrCO2)及pH值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6例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患者伤后放置脑组织氧光纤探头,持续监测PbrO2、PbrCO2和pH值变化.结果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5分(预后较佳组,11例)与1~3分(预后较差组,15例)者PbrO2、PbrCO2和pH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监测急性外伤性脑肿胀患者PbrO2、PbrCO2和pH值变化能较准确预测患者预后.
- 林源泉张浚贾军
- 关键词:急性脑肿胀预后脑损伤氢离子浓度
- 轻度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采用轻度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术后使用医用降温毯控制至轻度低温(35℃~36℃)进行脑保护,应用冬眠Ⅰ号等药物配合治疗,不使用呼吸机和肌松剂。结果治疗组23例存活,2例死亡;存活病人中恢复良好1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对照组21例存活,4例死亡;存活病人中恢复良好8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结论采用轻度低温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仪立志赖连枪尹夕龙贾军张浚林源泉钟天安叶宇
- 关键词:轻度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疗效观察
-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0例,于伤后24 h内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34℃,持续1~7 d;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血糖、血气、血电解质等治疗;对照组20例,除未应用亚低温治疗外其余治疗相同;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伤后第1、3、7 d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及CD4/CD8阳性细胞比值,两组间进行比较。伤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伤后第1、3、7 d T细胞亚群无统计学差异;预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不会加重T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临床应用安全有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林源泉徐大伟许瑞环贾军欧阳锡华
-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T细胞亚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