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仕华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超声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胃癌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间质瘤
  • 1篇胃间
  • 1篇胃间质瘤
  • 1篇胃肿瘤
  • 1篇结肠
  • 1篇结肠肿瘤
  • 1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彩色多普勒超...
  • 1篇肠癌
  • 1篇肠肿瘤

机构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2篇吴松松
  • 2篇朱琳
  • 2篇李建卫
  • 2篇沈仕华
  • 1篇张清阳
  • 1篇陈圣

传媒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胃间质瘤与胃癌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胃间质瘤和胃癌的经腹超声表现,探讨超声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4例)及胃癌(26例)患者的术前超声表现,包括病灶的分布、形态、血流以及周边淋巴结转移。结果胃间质瘤主要发生于胃底、体部(n=16),超声表现为膨胀性生长的低回声肿块,形态规则,有包膜,部分内部可出现液化坏死,血供较丰富,未探及周边肿大淋巴结;胃癌主要发生于胃窦部(n=17),大部分呈沿胃壁浸润性生长、不规则增厚的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可包绕胃腔生长呈"假肾征",血供较少,可见淋巴结肿大。二者在发生部位、形态、内部回声以及周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彩色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鉴别胃间质瘤和胃癌。
李建卫吴松松朱琳沈仕华陈圣
关键词:胃肿瘤胃肠间质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肠间质瘤与肠癌的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肠间质瘤和肠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间质瘤(25例)和肠癌(30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92%的肠道间质瘤患者肿瘤发生于小肠,超声表现为内部呈低回声的实质性肿块,部分内部可出现无回声区,边界清,血流信号丰富,不包绕肠腔生长.30例肠癌患者全部为结直肠肿瘤,超声表现为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多探不到丰富的血流信号,包绕肠腔生长呈"假肾样改变";1例患者发现肿块周边有淋巴结肿大.肠间质瘤超声检测显示的内部回声、肿块与肠腔关系、血流信号等表现与结直肠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地鉴别肠道间质瘤和肠癌.
朱琳李建卫张清阳吴松松沈仕华
关键词:结肠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