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国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霍奇金病的治疗
- 2002年
- 霍奇金病 (HD)是可治愈疾病 ,但临床存在治疗过度问题。如何在保证患者长期生存的前提下预防或减少治疗导致的毒副作用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回顾分析HD的治疗历史 。
- 崔晓利王佩国陈杰
- 关键词:霍奇金病药物疗法放射疗法
- 加减凉膈散治疗放射性口腔炎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放疗或联合化放疗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有80% ~ 100%出现了放射性口腔黏膜炎[1].射线损伤口腔黏膜,造成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放疗的实施和完成.较高放射剂量显示出更好的临床疗效[2],而预防口腔炎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对高剂量射线的耐受对于鼻咽癌的治疗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加减凉膈散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王琮孙力宁兰岚李燕巍王佩国
- 关键词:放射性口腔炎随机对照研究凉膈散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有效性
- 乳腺淋巴瘤24例临床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PB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PBL的临床资料,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预后因素。
结果:全组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6岁,中位病程1月,中...
- 王佩国
- 关键词:乳腺淋巴瘤预后因素病理诊断
- 文献传递
-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不同p53功能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wtp53)对人肺腺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比较不同D53基因状态对照射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筛选D53基因状态不同的两种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及GLC-82,用腺病毒介导wtp53(Ad-p53)转染后分别给予0、2和4Gy照射,测定集落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A549细胞的p53基因正常,而GLC-82细胞的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转染后wtp53在两种细胞内均成功表达。Ad-D53对A549及GLC-82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5%和88%,对GLC-82抑制作用较强(P〈0.01)。转染Ad-p53后照射,两种细胞集落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流式细胞仪分析Ad-p53使G1期细胞比例增加和凋亡指数增高,Ad—p53+照射组最为明显(P〈0.001)。结论Ad-wtp53可以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株的生长,增加其放射敏感性,其放射增敏作用并不依赖于细胞内源性D53基因的状态。
- 庞得全王佩国王平张维铭
- 关键词:肺腺癌腺病毒载体P53放射增敏
- 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对人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 观察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对人肺腺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在脂质体介导下用质粒pcDNA3-反义EGFR(pcDNA3-antiEGFR)转染spc-a-1细胞,并以未转染(对照组)和空质粒pcDNA3转染(pcDNA3组)细胞作对照。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EGFR的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周期及单次照射8Gy后各组细胞凋亡比例。3组细胞分别给予6MVX射线照射0、2、4、6和8Gy,计算克隆形成率,拟合生长曲线。结果pcDNA3-antiEGFR组与对照组、pcDNA3组比较,EGFR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G2/M期比例分别为(29.53±1.91)%、(13.7±1.30)%和(12.40±1.34)%,单次照射8Gv后,3个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9.24±1.57)%、(13.79±0.63)%和(15.02±0.85)%。与对照组相比较,pcDNA3-antiEGFR组细胞的阢、D0、Sq 、SF2值分别由2.11、2.49和0.84降至1.19、0.15和0.32,提示抑制EGFR表达,可降低spc-a-1细胞对射线所致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能力。结论 反义EGFR可以降低人肺癌spc-a-1细胞中EGFR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促进凋亡,降低亚致死性损伤的修复能力,增加肺癌细胞系spc.a.1的放射敏感性。
- 王佩国刘志艳魏枫于津浦史玉荣王平
- 关键词:肺腺癌反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15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化疗、放疗、放疗+化疗3种治疗方法对原发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9年间收治的原发咽淋巴环非霍奇金淋巴瘤157例全部经病理确诊,其中T细胞来源116例,B细胞来源35例,其他病理类型6例。放疗者靶区主要为咽淋巴环及全颈,肿瘤量DT40~65Gy(4~7周)。辅助化疗在放疗前、中、后进行或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以CHOP方案为主,也有选用COP、C/DPP、COMP、COBDP等方案。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放组、单化组、放化综合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16%和8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43%、51.35%和59.79%,除Ann-Arbor分期外,治疗方法、全身症状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而病理类型、性别、年龄等因素对预后影响不大。结论:放化联合的生存率优于单纯放疗。
- 王世江刘玉忠王佩国王平
- 关键词:咽淋巴环
- 40例原发性骨淋巴瘤的预后分析及分期探讨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回顾分析原发性骨淋巴瘤( PBL)患者疗效和预后因素。方法1964—2014年本中心收治PBL患者40例,其中单纯化疗10例、放化疗10例、术后化疗10例、术后放化疗9例、单纯手术1例。放疗剂量中位数36 Gy。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结果随访率为100%,3年样本数36例。全组1、3年OS率分别为60%、42%,1、3年PFS率分别为45%、34%。单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无病理性骨折、LDH正常、国际预后指数评分≤1分、临床分期较早(ⅠE 期)、首次治疗疗效达CR、化疗周期≥6周、放疗剂量≥40 Gy、放疗后照射野外无进展、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3级为预后影响因素( P=0.027、0.037、0.000、0.016、0.000、0.000、0.022、0.014、0.030)。结论 PBL发病率较低,通过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Ann Arbor作为PBL分期系统有一定局限性,应根据局部骨破坏范围及转移情况探讨更适合此类患者的分期。
- 曾静曲芃芃庞青松王佩国章文成王凤明张会来
- 关键词:预后
- 兔VX2肺癌模型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与肿瘤乏氧显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兔VX2肺癌模型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图像与肿瘤乏氧标志表达和肿瘤乏氧区间的相对关系。方法:17只新西兰大白兔,肺部原位成瘤后行动态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 3灌注软件行灌注图像重建,在肿瘤高灌注区、低灌注区各选取3个感兴趣区做比较,肿瘤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应用SAS 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高灌注区与低灌注区比较,HIF-1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容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高灌注区,HIF-1α和血容量有明显相关性,r=-0.75,P<0.01;HIF-1α和血流量亦有明显相关性,r=-0.50,P<0.05。在低灌注区,HIF-1α与血容量(r=-0.50,P<0.05)、血流量(r=-0.49,P<0.05)和表面通透性(r=-0.53,P<0.05)均有相关性。结论:初步提示,CT灌注图像高、低灌注区和乏氧区有一定的相关性。
- 王世江王佩国霍志军孙新东王平于金明
- 关键词:VX2肿瘤肺癌乏氧
- 肢体软组织肉瘤保守性手术辅助放射治疗现状
- 2008年
- 辅助性放疗可以在不影响局部控制率的前提下,减少外科切除范围,提高保留器官的可能性,维持满意的生活质量,保守性手术联合辅助性放疗已经成为肢体软组织肉瘤治疗的现代治疗标准。
- 王佩国王平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放射疗法
- 1例原发睾丸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睾丸淋巴瘤发病率占睾丸肿瘤1%~9%,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1%~2%。病理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呈进行性加重,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的B症状者占25%~41%。局部阴囊部位多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常见。治疗多采用以R-CHOP联合预防性鞘注化疗及对侧睾丸放疗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现介绍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收治的1例睾丸原发的恶性淋巴瘤及其诊治的多学科综合讨论供大家参考。
- 宋拯王华庆钱正子张会来翟琼莉姚欣肖建宇宋秀宇王佩国王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