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强

作品数:13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娄底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肠癌
  • 4篇直肠
  • 3篇低位直肠
  • 3篇低位直肠癌
  • 3篇直肠癌
  • 3篇外科
  • 3篇急性
  • 3篇保肛
  • 3篇保肛手术
  • 3篇肠梗阻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套叠
  • 2篇切除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吻合器
  • 2篇小儿
  • 2篇急性肠梗阻
  • 2篇梗阻
  • 2篇肠套叠

机构

  • 13篇娄底市中心医...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3篇王志强
  • 8篇曹文清
  • 7篇邹斌
  • 7篇杨骏
  • 6篇谢俐
  • 2篇陈金辉
  • 1篇李宜雄
  • 1篇李睿
  • 1篇李端永
  • 1篇陈善正
  • 1篇王利锋
  • 1篇陈梅桂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1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178例,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37例,一期行左半结肠切除80例,一期行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吻合31例,一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封闭远端结肠(或直肠)、二期吻合13例,结、直肠癌晚期无法根治切除者行结肠造瘘7例,短路手术10例。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24/178),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5%(8/178)。结论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应及时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应创造条件力争一期切除肿瘤,解除梗阻。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人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灵活应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莫崖冰王志强杨骏谢俐曹文清邓崇文邹斌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梗阻
国产胃肠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国产消化道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有关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胃肠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行结-直肠吻合(即前切除术Dixon)均一次成功。吻合器切除圈完整、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无吻合口狭窄、无术后吻合口出血、无术后排尿机能障碍、无局部复发。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中使用国产胃肠吻合器,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安全、易于掌握、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杨骏王志强莫崖冰曹文清邓崇文谢俐邹斌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国产吻合器保肛手术
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保肛手术的体会
2001年
王志强郭细军莫崖冰陈梅桂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手术肛门经腹前切除
全层缝合法关闭腹部Ⅲ类切口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腹部Ⅲ类切口采用全层缝合法与传统分层缝合法关腹的效果,以指导其临床应用。方法 2004年4月~2011年3月行急诊开腹手术且符合Ⅲ类切口标准的患者298例,观察组162例采用全层缝合法关腹,对照组136例采用分层缝合法关腹。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0.9 vs.129.7,90.8 vs.115.3,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2.2%vs.11.0%,P<0.05),术后早期(48 h内)下床活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38.3%vs.72.1%,P<0.01),平均拆线时间延长(15.4 vs.8.4,P<0.01)。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13.0%),对照组50例(36.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窦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两组术后各种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层缝合能降低腹部Ⅲ类切口感染、窦道形成、全层裂开的发生率,但拆线时间延长,术后疼痛感更明显,早期下床活动者减少,更适用于存在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
邹斌莫崖冰王志强杨骏曹文清
关键词:切口手术后并发症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常见原因、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外科自1995年9月~2004年1月收治手术的23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十二指肠闭锁与狭窄分别行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端端吻合及膈膜切除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环状胰腺行十二指肠前壁菱形吻合术,肠旋转不良行肠复位Ladd’s手术;术后痊愈出院22例,死亡1例;术后18例随访1~3年,症状消失,营养状态及生长发育均明显改善。结论十二指肠梗阻的发生与胚胎期全身发育的缺陷有关,为小儿先天性全身性畸形综合征的一部分表现,诊断有赖患儿的临床表现,选择性应用腹部立位平片、上消化道造影、钡灌肠仍为十二指肠梗阻最有效的辅助诊断措施。
郭细军王志强莫崖冰
关键词: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小儿腹部平片上消化道造影手术技巧
老年大肠癌患者围术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导致老年大肠癌患者围术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64例老年大肠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发生医院感染者38例,感染率23.17%,其中呼吸道感染占感染人数的50.00%,造瘘口感染占感染人数的21.05%,切口感染占感染人数的18.42%。②共检出感染菌株4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株20株,占50.00%,其中以大肠埃希氏菌(22.50%)、鲍曼不动杆菌(12.50%)、肺炎克雷伯菌(7.50%)为主,革兰氏阳性菌16株,占40.00%,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10.00%)为主,真菌4株,占10.00%。③高龄、男性、合并基础疾病、有化疗、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低白蛋白、有术前吸烟等情况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增高,以上因素均是围术期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老年大肠癌属于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患者高龄、男性、合并基础疾病、有化疗、手术时间长、引流时间长、低白蛋白、有术前吸烟是导致围术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杨骏王志强莫崖冰曹文清邓崇文谢俐邹斌
关键词:大肠癌老年医院感染围术期
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胰腺炎(AP)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72例AP患者,测定起病后第1、3、5、7天血清CRP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行CT检查。按照AP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54例和SAP 18例、是否并发器官衰竭分为器官衰竭组5例和无器官衰竭组67例、是否出现胰腺坏死分为胰腺坏死组16例和无胰腺坏死组56例,比较各组间CRP水平。结果所有AP患者在起病第1天血清CRP水平均开始升高,存活患者在第3天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死亡患者CRP保持在较高水平;发病第3、5、7天MAP与SAP组间、器官衰竭与无器官衰竭组间、胰腺坏死与无胰腺坏死组间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是监测AP病情进展的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指标,对评估AP严重程度及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陈善正李宜雄李睿李端永王志强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胰腺炎急性病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进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主要是通过在腹腔镜的监控之下将腹腔内溢出的胃肠内容物吸尽。结果进行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溃疡穿孔的所有患者手术均十分顺利,无死亡病例出现,同时并发症出现几率小;采用癌性穿孔患者及时开腹手术治疗,患者手术治疗之后疼痛显著缓解。采用非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疼痛会较严重,伴随发热以及伴有诸多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及操作方便、术后创伤不明显、基本无并发症的优点于一身,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首选方法。
杨骏王志强莫崖冰曹文清邓崇文谢俐邹斌
关键词: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修补术
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治疗体会(附609例报告)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指征、操作方法和中转手术的时机。方法对我院1995年5月~2004年5月在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婴幼儿肠套叠6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中,复位成功者592例熏成功率为97.2%熏17例中转手术治疗,无1例肠穿孔及因此造成的气腹。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是婴幼儿肠套叠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熏应谨慎把握其适应证熏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熏不应轻易放弃而过早手术。但对病程较长熏伴有腹膜炎体征或复位失败者熏须及时手术治疗。
莫崖冰郭细军王志强陈金辉王利锋曹文清
关键词:肠套叠灌肠
腹部推挤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法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3年
郭细军莫崖冰王志强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