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坤
-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体积分数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Notch信号的改变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低体积分数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肺组织Notch信号的改变。方法Wistar雄性成年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予低氧处理,在低氧0 d、1 d、3 d、1周、2周、3周、4周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后处死,测定其右心指数;并取其右肺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情况;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其左肺组织中Notch1、2、3、4受体mRNA及HERP1、2 mRNA水平。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氧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在低氧后2周达高峰,此后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但其右心指数进行性升高;随缺氧时间延长,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增加,肺血管发生重构。肺组织Notch1、3、4受体mRNA和HERP1 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变化,Notch1、4受体mRNA和HERP1 mRNA在低氧后2周达高峰,Notch3受体mRNA在低氧后1周达高峰,总体变化趋势与肺动脉压趋近一致。而Notch2受体mRNA无明显改变。结论Notch信号随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呈时间依赖性,与肺动脉压的变化趋近一致,提示Notch参与了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过程。
- 乔莉娜石坤许红波王晓琴华益民刘瀚旻周同甫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NOTCH信号
-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干预现状被引量:6
- 2007年
-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正常人移居高原后由于低压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功能及器质性改变致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系因急性缺氧引起的肺小动脉收缩,长期慢性低氧则引起心室肌及肺血管重构,最终发展为难治性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 赵珊珊石坤周同甫
- 关键词:药物干预
- 辛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180~23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高原环境低压低氧模型组(H+P);辛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H+L):2mg/(kg.d);辛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H+H):20mg/(kg.d);除N组外,其他组置于减压舱,模拟海拔5000m高原,23h/d,持续21d;N组在吊压环境中正常饲养3周。分别测定各组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光镜观察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肺非肌性小动脉肌化程度、肺小血管管壁细胞增殖度及新生内膜产生。结果1.除新生内膜指标外,H+P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余3组(Pa<0.01);2.H+L与H+H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a>0.05);3.各组均无新生内膜产生。结论辛伐他汀对低压缺氧所致高原性PH及肺血管重构有防治作用,低压缺氧不能造成新生内膜增生。
- 赵珊珊周同甫刘斌石坤王献民
- 关键词:辛伐他汀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
- 辛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内皮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内皮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成年大鼠40只,分为4组:对照组(N组);模型组(H+P组);辛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H+L组);辛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H+H组)。模型组及干预组置于减压舱,模拟海拔5000m高原,23h/d,持续21d。模型组每日以药物等容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低剂量及高剂量干预组每日分别以辛伐他汀2mg·kg-1·d-1及20mg·kg-1·d-1灌胃,共21d。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mRNA,比色法测定肺组织eNOS活力及NO含量。结果:1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指标,H+P组均高于其余3组(P<0.01);H+L组与H+H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4组肺组织eNOS的mRN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3N组、H+L组、H+H组间肺组织eNOS活力、NO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高于H+P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可增加eNOS活力,促进NO合成有关,10倍剂量差异未造成降低肺动脉高压及影响eNOS的差异,为临床应用相对小剂量辛伐他汀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提供了可行性。
- 赵珊珊白海涛周同甫刘斌石坤王献民乔莉娜
- 关键词:辛伐他汀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合酶
- 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干预大鼠肺动脉高压与MMP-2、MMP-9、TIMP-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在大鼠肺动脉高压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调节的影响,以了解卡托普利及氯沙坦治疗肺动脉高压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左肺切除+野百合硷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组)、卡托普利10 mg/(kg.d)干预组、氯沙坦15mg/(kg.d)干预组,每组10只。35 d后观察各组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室质量即右心室/(左心室+室间膈)、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和新生内膜形成以及无肌型小动脉肌化程度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MMP-2、9、TIMP-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9的活性。结果肺动脉高压模型组肺小动脉有新生内膜形成,该组mPAP、心室质量、肺小动脉厚度、小动脉肌化程度、MMP-2、9和TIMP-1表达均高于其它组(P<0.05);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组上述各指标较模型组均下降(P<0.05)。结论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干预肺高压的机制之一是调节肺组织MMP-2、9和TIMP-1表达,从而缓解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重构的形成。
- 王献民周同甫刘斌魏丽石坤赵姗姗华益民刘瀚旻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重构
- 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石坤乔莉娜丘力赵珊珊
- 关键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致密化不全首发表现胎心率家族病史母孕期
- 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构中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50~400g)80只,70只接受左肺切除,术后第7天给予野百合碱(MCT)60mg/kg皮下注射建立PAH模型,并分别于术后第1、21天应用辛伐他汀2mg/(kg·d)干预。实验共分7组:(1)肺切除+MCT组1(PM1-21,n=10);(2)肺切除+MCT组2(PM1-35,n=12);(3)肺切除+MCT+辛伐他汀组1(PMS1-35,n=12);(4)肺切除+MCT+辛伐他汀组2(PMS21-35,n=12);(5)肺切除+MCT+羧甲基纤维素钠组1(PMV1-35,n=12);(6)肺切除+MCT+羧甲基纤维素钠组2(PMV21-35,n=12);(7)10只不给予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10)。比较各组大鼠肺血管重构严重程度,内皮素(ET)1mRNA、CT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肺组织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PM1-35组平均肺动脉压为(39.75±3.62)mmHg(1mmHg=0.133kPa),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为0.627±0.040,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为61.73±5.39,分别较正常对照组[(17.10±1.20)mmHg、0.262±0.018、14.71±1.1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1-35组ET-1mRNA、CTGF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且羟脯氨酸含量[(1.30±0.19)μg/mg肺湿重]较正常对照组[(0.56±0.10)μg/mg肺湿重]高(P〈0.001);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TGF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间质的巨噬细胞。辛伐他汀干预后,下调ET-1mRNA表达[1.483±0.338(PMS1-35组)vs7.396±2.117(PMV1-35组),P〈0.001],CTGFmRNA[0.200±0.033(PMS1-35组)vs0.714±0.173(PMV1-35组),P〈0.001]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羟脯氨酸合成减少[(0.83±0.12)μg/mg肺湿重(PMS1-35组)vs(1.40±0.22)μg/mg肺湿重(PMV1-35组�
- 刘斌王献民周同甫华益民刘瀚曼魏丽乔丽娜王晓琴赵姗姗石坤
- 关键词:高血压肺性SPRAGUE-DAWLEY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抑制Notch信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Notch信号对胚胎发育、血管损伤修复、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抑制Notch信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AngⅡ持续刺激培养7 d的肺动脉血管条,测定血管管壁厚度及血管壁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aspase-3阳性率。同时部分血管条还加入γ-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Notch信号,测定血管条Notch1~4受体及其下游转录因子HERP1、HERP2 mRNA水平。结果 AngⅡ持续刺激血管7 d,血管壁厚度增加近50%,伴有血管壁细胞PCNA阳性率升高和caspase-3阳性率降低(P<0.05)。加入DAPT后,血管条Notch 1~4受体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但HERP 1、2 mRNA水平降低(P<0.05),管壁厚度、PCNA和caspase-3阳性率的改变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抑制Notch信号能抑制AngⅡ诱导的肺血管重构,可能成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一个新思路。
- 乔莉娜许红波石坤周同甫华益民刘瀚旻
- 关键词:NOTCH信号血管紧张素血管重构
- MMP9/TIMP-1在雷公藤甲素干预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并探讨雷公藤甲素对肺血管重构模型的影响是否与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有关。方法建立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行雷公藤甲素连续和延迟两种治疗方案。通过心导管术测得血流动力学指标,荧光定量PCR(FS-PCR)行肺组织MMP9和TIMP-1的定量。结果①雷公藤甲素连续和延迟两种用药方案均能降低模型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心室重量变化RV/(LV+S)%(右室与左室加室间隔比),阻止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且连续治疗比延迟治疗效果更好(P<0.05)。②MMP9和TIMP-1在模型组肺组织中表达均增高,在两治疗组肺组织中表达均降低(P<0.05),但增高和降低的程度MMP9较明显。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延缓大鼠左肺切除加野百合碱注射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影响MMP9/TIMP-1的平衡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魏丽刘童刘斌王献民赵亮石坤周同甫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雷公藤甲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实时荧光定量PCR
- 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Notch信号的改变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大鼠肺组织Notch受体的改变。方法构建肺切除+野百合碱PH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比较肺血管重构指标的改变。进行肺组织免疫组化Notch 1-Notch4受体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Notch 1-Notch4)mRNA。结果肺切除+野百合碱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指数[fulton index,RV/(LV+S)]、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非肌性小动脉肌化程度、管壁细胞增殖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有新生内膜形成。肺组织免疫组织化染色,肺切除+野百合碱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肺动脉均有Notch1,Notch3,Notch4受体表达,未见Notch2受体表达。Notch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Notch3主要表达于平滑肌细胞,Notch4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肺切除+野百合碱组肺组织(Notch1~Notch4)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Notch1,Notch3,Notch4表达于肺动脉,随着PH肺血管重构的发生,表达上调。Notch信号很可能参与了PH肺血管重构过程。
- 乔莉娜石坤王献民刘斌华益民刘瀚旻周同甫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NOTCH信号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