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世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嗜酸性肉芽肿20例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胃嗜酸性向芽肿属少见病。我们近9年中共手术治疗20例,均经病理证实。同期有病理诊断的各种胃手术共1964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所占的比率约为1%(20/1964)。该病误诊误治率较高。我们认为仔细询问病史,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明确此病的重要依据。
- 章世华覃修福
- 关键词:胃嗜酸性肉芽肿
- 影响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素的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
- 1994年
- 我们通过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发现:曲张静脉严重程度是影响其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此外,肠系膜上静脉流量、脾静脉内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GPT、腹水程度、凝血酶原时间亦是重要因素。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应密切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应随时将其代入判别函数式验证,对判别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及指导正确的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 彭志海覃修福章世华薛新波
- 关键词:多变量血液动力学门脉高血压
- 门脉高压症侧支开放率及脐静脉开放时离断术前后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2
- 1995年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前列腺素E1(PGE1)间接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详细了解门脉高压症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及影像学变化,前者对胃左静脉(LGV)、开放脐静脉(UV)及自发脾肾静脉分流侧支的显示率分别为77.5%、12.5%及85%,后者对LGV、胃短静脉(SGV)及UV的显示率分别为78.3%、39.1%及30.4%,两者结合应用,优缺点可以互补。LGV、SGV是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根源,应彻底离断。UV开放时,离断术后门脉主干流量及UV的这肝血流量均增加,行离断术为佳.自发脾肾静脉分流侧支出现率最高,当其丰富时,行离断术或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为佳。
- 彭志海覃修福章世华薛新波
-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血流动力学
- 新的贲门再造的食管胃吻合方法
- 1995年
- 新的贲门再造的食管胃吻合方法刘飞龙,夏穗生,章世华,杨传勇食管、贲门及胃底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其主要治疗是外科手术切除,辅助化疗、放疗、免疫及中药等综合治疗措施。为了预防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吻合口疹及狭窄发生,我们设计一种新的贲门再造食管胃吻合方法...
- 刘飞龙夏穗生章世华杨传勇
- 关键词:食管吻合术贲门再造术胃手术
- 54例胃癌切除标本断端癌细胞残留分析被引量:2
- 1995年
- 作者对54例胃癌切除标本断端癌细胞残留(断端阳性)情况进行分析。认为降低术后断端阳性率的因素有胃贲门癌的近侧根治性切除或全胃切除时,食管切缘距肿瘤的距离至少在3~6cm;在胃癌手术中,单纯经腹或经胸切口都会使胃癌近侧切除或全胃切除的范围受影响,而胸腹联合切口者,其断端阳性率远较前者为低。作者认为,提高胃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应改变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十二指肠切除的范围给予充分考虑,还需加强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使胃癌切除术更加规范。
- 杨传永胡元龙章世华戴植本
- 关键词:胃肿瘤胃切除术癌细胞
- 保留外括约肌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9例分析被引量:7
- 1989年
- 自1986年8月至1988年8月,我们对1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以保留外括约肌的根治术,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局部化疗,加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女性16例,男性3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6岁,平均42岁。其中直肠腺癌14例。
- 杨传永卢世炎章世华戴檀本
- 关键词:括约肌直肠癌直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