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慧慧

作品数:1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英译
  • 3篇隐喻
  • 3篇英语
  • 3篇语言
  • 3篇语言生态
  • 3篇壮语
  • 3篇壮族民歌
  • 3篇民歌
  • 3篇翻译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英语
  • 2篇典籍英译
  • 2篇译学
  • 2篇英译研究
  • 2篇生态翻译
  • 2篇生态翻译学
  • 2篇唐诗
  • 2篇壮族
  • 2篇民族
  • 2篇教学

机构

  • 15篇玉林师范学院
  • 5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5篇苏慧慧
  • 1篇谭丽萍
  • 1篇黄兴运

传媒

  • 2篇中国民族博览
  • 2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高等函授学报...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宁波教育学院...
  • 1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三峡论坛
  • 1篇六盘水师范学...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文化与传播
  • 1篇现代英语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2022年
在高校实施多学科渗透式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扩大受教育对象与面积,更好地普及生态文明基础知识与技能。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量大而面广,在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更具必要性,同时也具可行性。主要实施路径在宏观方面表现为培养大学生生态理念、提升生态意识、增加生态知识、提高生态能力等四个方面;微观方面主要以教材为例,详析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知识、理念的具体操作等教学实践。
苏慧慧
关键词:大学英语生态文明教育
虚构运动在壮语中的表征及其认知特性
2019年
人类语言除了事实表征外,还存在非事实表征。对于运动事件,亦有事实表征与非事实表征,非事实表征可称之为虚构运动,虚构运动在语言中的表征存在许多共性与些许差异。运动事件包含运动主体、运动、路径、背景等四个语义要素,虚构运动事件亦如此。研究表明,壮、汉、英三种语言在表征虚构运动时在这四个语义要素方面彰显许多共性与一些异性;虚构运动的语言表征具有主观性、抽象性、意向性和隐喻性等认知特性,表明人类语言的认知机制具有体验性与具身性等特点。
苏慧慧谭丽萍
关键词:壮语
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生态及其对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软实力因其极强的扩张性、传导性、渗透性与持久性等特点使其越来越成为国内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在硬实力方面难以与其他地区竞争,但可从文化软实力方面提高其竞争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核心,广西丰富、独特的语言资源可促进其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化。在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生态并不良好的情况下,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维持与保护可提升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加其文化的吸引力与感召力,进而提升广西整体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亦可促进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
苏慧慧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语言生态
唐诗、壮歌中悲伤隐喻的认知探析
2017年
悲伤是人类基本情感之一,是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与体验。根据人类隐喻认知机制,需将这种抽象概念域投射到具体概念域。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情感体验等,因而形成相同或类似的概念系统与语言表达。在跨越历史长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唐诗与壮歌中,其悲伤隐喻的概念系统与语言表达具有共性,主要共享的概念隐喻有"悲伤是‘下’""悲伤是暗的、冷的"及"悲伤是身体器官出现的毛病"等。在这些概念系统下,有许多相同或类似的语言表达,且大多表达都以意象为载体。
苏慧慧谭丽萍
关键词:唐诗壮歌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隐喻思维的彰显及其培养策略被引量:1
2013年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与思维工具。隐喻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提高。通过对广西某一高校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所使用的隐喻进行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隐喻思维彰显于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女生对隐喻的使用显著地多于男生,女生对实体隐喻的使用多于男生,达到显著水平,男生对方位隐喻使用略高于女生,不达到显著水平;隐喻使用次数与作文字数的相关系数r为0.726;隐喻使用次数与英语写作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5。结果表明隐喻的使用对语言表达、作文长度与质量都有重要影响,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英语写作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苏慧慧
关键词:隐喻隐喻思维大学生英语写作
语言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民歌英译探讨被引量:5
2016年
语言犹如生命体,有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目前壮语的生态环境并不乐观。壮族民歌是壮族诗化的语言,是壮语言的浓缩,具有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壮族的文化与习俗,将其翻译成英语时主要遵循忠实性原则、陌生化原则及可唱性原则,以更好地保留原歌语言简洁凝练、文化内涵丰富及入口可唱的特色,从而更好地将壮语言及其文化对外传播,促进壮语及其所处的文化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苏慧慧
关键词:语言生态壮族民歌英译
“语言生态”视角下的广西少数民族典籍英译被引量:10
2013年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沉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凝聚,是文化与信息传播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亡意味着该民族及其精神、文化的消亡。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丰富。为保持广西文化与语言的多样性,对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生态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其中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对少数民族典籍进行英译。在英译过程中注重以动态对等理论、功能目的论等为指导,从语言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异化、归化等不同翻译策略。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域的扩大,利于提升民族及其语言的认同感,利于丰富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对少数民族语言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深远的意义。
苏慧慧
关键词:语言生态英译
壮族民歌英译中关联序链的认知解读——以《壮族民歌选译(壮汉英对照)》为例
2020年
文章以《壮族民歌选译(壮汉英对照)》的翻译文本为语料,从Langacker认知语法中的认知能力、凸显、焦点、背景等角度对关联序链中的语言、文化、人类、自然界等几个节点进行解读。在壮族民歌英译中,译者需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不断进行比较后作出适应性选择;壮语民歌英译使壮族文化得以凸显;壮语民歌英译过程中有时需要作焦点调整,但都以人类为焦点;有时需要概念化转化,但都以自然界为背景。
苏慧慧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壮族传扬歌英译的生态美学解析
2021年
壮族传扬歌以歌明理,即以歌的形式表达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壮族民歌选译(壮汉英对照)》中的道德传扬歌皆为五言勒脚歌,对仗工整、韵律优美、押韵规律,具有音美、韵美、形美等美学特点。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观察,传扬歌的英译遵循“对称”“均衡”“对比”“秩序”“节奏韵律”等生态审美原则,凸显原文及其英译文的生态美学特征,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
苏慧慧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生态美学
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被引量:2
2010年
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可能与必要。网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及文化知识、促进学生识别语境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
苏慧慧
关键词:网络大学英语语用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