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韬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政治
  • 5篇大选
  • 4篇特朗普
  • 4篇总统
  • 4篇美国政治
  • 4篇民意
  • 3篇外交
  • 3篇美国国会
  • 3篇美国民主
  • 3篇民意调查
  • 3篇民主
  • 2篇选举
  • 2篇政府
  • 2篇主义
  • 2篇总统大选
  • 2篇总统候选人
  • 2篇美国大选
  • 2篇美国公众
  • 2篇公共外交
  • 2篇候选人

机构

  • 27篇北京外国语大...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外交学院
  • 1篇美国西北大学
  • 1篇《世界知识》...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27篇谢韬
  • 2篇刁大明
  • 2篇安刚
  • 1篇张蕴岭
  • 1篇魏玲
  • 1篇杨光斌
  • 1篇董春岭
  • 1篇金灿荣
  • 1篇达巍
  • 1篇梅仁毅
  • 1篇张志新

传媒

  • 3篇世界经济与政...
  • 3篇现代国际关系
  • 3篇世界知识
  • 2篇当代世界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对外传播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国际论坛
  • 1篇新华月报
  • 1篇国际社会科学...
  • 1篇美国研究
  • 1篇北京青年工作...
  • 1篇外交评论(外...
  • 1篇上海支部生活
  • 1篇学术前沿
  • 1篇亚太安全与海...
  • 1篇当代美国评论
  • 1篇世界政治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历史的终结到美国民主的衰败被引量:10
2017年
从2016年美国大选可以看到,美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恐怕成了最大的输家。这让人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宣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终结?或者说,"历史终结论"已经踏上了终结的历程?
谢韬
关键词:美国民主历史终结论美国总统大选自由民主西方民主社会财富分配
如何认识和理解百年大变局被引量:20
2019年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富权利的转移,带来了文化权力的变化,形成多元并存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崛起和西方民粹主义兴起,发展范式的转变,需要极强的国际治理。无论从文明意义还是从制度体系上,目前世界秩序进入了"无人区"。百年大变局中的重要体系意义的变量是中国,中国在国际权利财富和利益分配中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中心。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从体系秩序、国际制度到理念规范,实现与国际体系的共同演进,是我们在"百年大变局"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变为现实,需要卓有成效的行动,不仅是中国自身,也需要动员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张蕴岭杨光斌杨光斌魏玲金灿荣金灿荣
关键词:民粹主义
美国政治精英和公众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与分歧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以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1974-2004年间的民意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美国政治精英和公众这两大群体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与分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分歧大于共识。共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美国在中国有着重大利益以及未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分歧则在于中国的崛起是否对美国构成了严峻威胁以及美国是否应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此外,在美国是否使用武力保证台湾安全这个问题上,政治精英和公众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着强烈共识,但之后出现了较大分歧。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分歧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谢韬梅仁毅
关键词:民意政治精英
理论与方法:美国研究的新方向
2009年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美国研究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学科规模、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显著改进和提高。然而,综合其他学者的反思和回顾以及作者自己对过去几年文献的总结,作者发现中国的美国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者认为,中国的美国研究要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国际学术接轨,就必须立刻重视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两大要素,即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随后作者以美国政治研究为例,讨论了如何把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的美国研究。
谢韬
关键词:美国政治美国外交
移民、选举与美国的文化认同
2012年
大选之年,只要有助于赢得选票,什么问题都可能成为竞选话题。套用中国的一句谚语,“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赢得选票就是好猫”。6月15日,奥巴马找到了一只看起来能帮他赢得不少选票的“猫”——他下令停止遣返年轻的非法移民。
谢韬
关键词:非法移民文化认同选举选票大选竞选
在美国,自由是可以致命的
2017年
10月1日晚,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案,64岁的白人男性斯蒂芬·帕多克从酒店32楼房间向下开枪扫射。事件造成59人死亡,500多人受伤,成为美国近代史上伤亡最严重的枪击案。尽管目前事件仍在调查当中,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事发当晚“自杀”身亡的帕多克此前把多达23支枪带入酒店房间,这些枪支均系他合法购入。
谢韬
关键词:枪击案近代史酒店
美国国会两党分化的原因及后果被引量:7
2009年
国会研究已成为中国国内美国研究的热点。然而,作者在查阅大量文献之后发现,虽然很多美国学者对国会两党之间的分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中国学术界对此关注不多。本文尝试对两党分化的原因及后果进行分析,以填补国内国会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会两党在内部日趋团结的同时,在意识形态上的差距越来越大,结果是两党分化越来越严重。笔者认为,南方党派重组、国会内部立法制度的改革、以及金钱在国会选举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是造成国会两党分化最重要的因素。两党分化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国会多数党不得不经常通过非常手段来实现其立法目标;另一个后果就是国会的整体立法效率降低。
谢韬
关键词:美国国会政党两极分化
美国国家认同的危机--民主、种族和霸权的视角被引量:10
2017年
当今美国的国家认同可以从种族、政治和全球三个维度考察,各个维度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白人至上、民主至上和美国至上。2016年大选表明,在这三个维度上美国的国家认同都受到严峻挑战,美国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国家认同危机。总统奥巴马八年执政以及拉丁裔移民激增,让欧洲裔白人的威胁感知直线上升。2008年金融危机恶化了美国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民主感到失望。崛起的中国、动荡的中东以及分裂的欧洲给美国的全球霸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因而2016年的选举可以说是美国国家认同的一次全民公决。虽然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赢得了这场公决,但是这并不表明美国很快就会"再次伟大"。
谢韬
关键词:国家认同种族民主霸权
普通美国人咋看美国民主
2017年
要了解普通美国人怎么看美国的民主,可以从民意调查数据一窥端倪。从1948年开始,密歇根大学的社会研究所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一直在总统大选年和中期选举年(除了2006、2010、2014年的中期选举)进行全国性随机抽样民意调查,以了解美国人的选举行为、政策偏好等等。
谢韬
关键词:美国民主美国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中期选举民意调查调查数据
美国公众眼中的中国崛起被引量:11
2009年
中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美国国内学者、决策者和媒体的密切关注。然而,美国普通公众是如何看待中国崛起的呢?作者利用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美国公众已经充分意识到中国的崛起。有些公众出于国家安全(而不是经济利益)的考虑,对中国的崛起感到担忧。不少公众支持现实主义学派所推崇的均势外交以制约中国,但只有少数公众主张美国积极限制中国的崛起,或者是武力介入中国的台湾问题。大多数美国公众的政策倾向类似于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支持与中国保持接触和合作。
谢韬本杰明.I.佩奇
关键词:美国公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