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巴次仁

作品数:29 被引量:310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气候
  • 8篇气候变化
  • 5篇遥感
  • 5篇植被
  • 4篇气象
  • 4篇卫星遥感
  • 4篇牧区
  • 4篇积雪
  • 3篇遥感监测
  • 3篇色林错
  • 3篇气温
  • 3篇卫星
  • 3篇卫星资料
  • 3篇湖面变化
  • 3篇降水
  • 3篇高寒牧区
  • 3篇草地
  • 2篇地区植被
  • 2篇遥感资料
  • 2篇应用卫星

机构

  • 26篇西藏高原大气...
  • 8篇西藏自治区气...
  • 7篇中国气象局成...
  • 6篇西藏自治区气...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29篇边巴次仁
  • 9篇边多
  • 7篇扎西央宗
  • 7篇杨秀海
  • 6篇陈涛
  • 5篇卓嘎
  • 5篇拉巴
  • 5篇德吉央宗
  • 4篇王彩云
  • 4篇李林
  • 4篇除多
  • 3篇王伟
  • 3篇扎西顿珠
  • 2篇杨勇
  • 2篇程华
  • 2篇拉巴卓玛
  • 1篇唐小萍
  • 1篇路红亚
  • 1篇丹增顿珠
  • 1篇刘林山

传媒

  • 5篇西藏科技
  • 3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科技
  • 2篇冰川冻土
  • 2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第27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5年西藏酸雨变化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2008~2015年西藏自治区所设4个酸雨自动站(拉萨、日喀则、林芝和那曲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8年来酸雨变化特征,探讨了酸雨的变化规律,并对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分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拉萨、日喀则和那曲站酸雨出现频率分别为0.66%、1.61%和1.68%,林芝站无酸雨出现;拉萨站酸雨频率出现在7月,日喀则站酸雨频率和弱酸雨频率均出现在6、8和9月,那曲站酸雨频率和弱酸雨频率均出现在7~9月和11月。降水强度能改变降水的酸性程度。三站风速与降水pH的变化春秋季相同而冬季相反,拉萨和日喀则站降水pH随气温升高有减小趋势,三站大气稳定与否,对当地的降水pH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史继清杨志刚边巴次仁扎西央宗拉巴卓玛陈涛
关键词:酸雨气象因子
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机理分析被引量:33
2008年
以藏西北高寒牧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NOAA、MODIS卫星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气象资料、社会统计资料并结合GIS技术,对藏西北高寒牧区的草地状况和退化机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覆盖度等级呈正态分布,且中等偏下略多,地表植被总体上比较稀疏;②2005年区域内的草地退化总面积为14.19×104km2,占区域天然草地总面积的39.64%,其中轻度退化面积最多,占退化总面积的65.96%,其次是中度和重度退化,分别占25.20%和8.84%;③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近年来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关,二是草地超载率达到59.18%,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和沙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是局部草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频繁对草场的破坏,也是近年来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边多李春杨秀海边巴次仁李林
关键词:草地退化遥感监测高寒牧区
SR-50A超声雪深仪在西藏高原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满足应急气象服务需求,2013 2014年在西藏自治区强降雪和雪灾易发及重点积雪区域气象站安装了4套SR-50A超声波雪深观测系统,首次实现了西藏高原雪深自动观测和数据实时传输。利用12:30加密和08:00(北京时)常规人工雪深观测数据对4个站SR-50A雪深观测数据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SR-50A与人工观测的平均雪深偏差范围在±2 cm之内。雪深越大,平均均方根误差越小,观测精度越高。SR-50A传感器更为适合雪深较大地区的积雪监测。(2)SR-50A对西藏高原的雪深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与人工观测雪深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个观测点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81~0.97,呈现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3)大风、局地太阳光照条件、气温和地表特征等因素通过风吹雪和融雪引起观测场内积雪分布不均匀,加之仪器是固定点观测,人工观测是观测场内3个点的雪深平均值,这些是SR-50A与人工观测雪深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除多边巴次仁扎珠德吉央宗
关键词:积雪深度
中国南北极大气科学考察科普知识
2007年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体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做为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藏族气象工作者,本文简要介绍有关极地方面的科普知识。
边巴次仁
关键词:科考
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机理
边多丹增顿珠王伟扎西央宗李林杨秀海边巴次仁德吉央宗扎西顿珠程华
项目利用近10年连续的NOAA/AVHRR、EOS/MODIS(近3年)卫星遥感资料和两期高分率TM卫星资料,提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等能够反映植被长势情况的动态遥感信息,与通过野外调查和样方测量得到的草地盖度和草地生物...
关键词:
关键词:草地退化卫星遥感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机理
边多旦增顿珠王伟扎西央宗李林杨秀海边巴次仁德吉央宗扎西顿珠程华
该项目从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采用遥感监测技术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近年来藏西北高寒牧区草地退化现状与退化原因,得出了以县为单位的草地退化数据,绘制了草地退化分布、草地类型、卫星遥感...
关键词:
关键词:草地高寒牧区卫星遥感监测
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平台建设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各类项目的开展和工作的深入,对各种区域内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基础数字化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从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现有的卫星遥感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着手对建立西藏自治区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平台的必要性和所提供的数据作一详细概述。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共享的基础数据平台,将在数据标准化和系统运行、保障。
边多边巴次仁李林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数字化数据数据标准化环境遥感遥感应用
近30年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9
2013年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藏地区34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近30年大气可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且年际变率相对较小,还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即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多、少雨年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藏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相对稳定,有利于空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降水转化率在那曲中东部和西藏东南部最高、西藏西北部最低;近30年西藏地区降水转化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年际变率较大,其季节变化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降水转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年为多(少)雨年。(3)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实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接近,但其时间变化趋势与同期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正好相反;大气可降水量转化率与实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转化率的升高(降低)对应着降水量的增多(减少)。
卓嘎边巴次仁杨秀海罗布
关键词:大气可降水量降水转化率
普里兹湾地区近1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02年
利用中山站 1 989年建站以来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同期气象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地区短期气候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降温倾向 ,两站降温趋势均为 - 0 .0 66℃ /a ,其结果与整个南极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降温倾向的主要特点是月平均温度以秋季下降幅度最大 ,夏季则为升温 ,最高温度存在升温倾向 ,最低温度呈现降温趋势。该地区月平均温度波动很大 ,极端异常过程中月平均温度偏高或偏低达到 1 0℃左右 ,与南极大陆地面高压和绕极低压中心位置及范围的异常分布关系密切。
王欣卞林根陆龙骅边巴次仁
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气温
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6个台站的气候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北两侧6个气象站1971—2007年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异常及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北两侧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半年升温幅度大于夏半年。年及夏半年平均气温均为随年代升高趋势,而冬半年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较70年代略偏低,90年代后又逐渐升高。21世纪前7a升温最为显著,较20世纪70年代升高0.6~1.1℃。1997年该地区南侧年平均气温发生突变,突变后增温趋势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异常偏暖年份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且南侧多于北侧。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侧年及冬夏半年降水均呈增多趋势。南侧年和夏半年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半年为增多趋势。降水异常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21世纪后降水出现异常的概率明显减少。近40a,北侧气候具有暖湿化趋势;南侧冬半年与之类似,但夏半年及全年呈暖干化趋势。
张核真边巴次仁唐小萍马鹏飞路红亚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