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东亮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晕厥、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阿-斯综合征抢救成功1例
- 患者男,44岁,因“突然晕厥1小时”于2000年2月6日9Am入院。既往无重大病史,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到,意识模糊,四肢厥冷,口唇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心率30(±)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低...
- 阴东亮杨梅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对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血管开通前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和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即刻、术后12、24h,血浆TNF-α、IL-6、IL-10的变化,比较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前急诊介入组患者TNF-α、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浆IL-10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12、24h急诊介入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P<0.05)。急诊介入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2h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幅(P<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后致炎细胞因子较抗炎细胞因子增高更显著。
- 阴东亮丁岩平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损伤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 毒鼠强致记忆力障碍1例
- 2003年
- 杨梅阴东亮
- 关键词:记忆障碍化学诱导杀啮齿动物药副作用
- 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A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行血清TNF-α及IL-6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ACS组治疗前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普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TNF-α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IL-6、TNF-α水平升高与ACS发病密切相关,普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IL-6、TNF-α水平.具有减轻病变部位炎性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 杨梅阴东亮邢林
- 关键词:普伐他汀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冠状动脉疾病
-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2例被引量:3
- 2002年
- 阴东亮杨梅张庆华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心房颤动组(101例)和非心房颤动组(53例)血浆幽门螺杆菌抗体(Hp IgG);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心房颤动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醛固酮(ALD)含量,并测量左心房内径。结果心房颤动组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46.5%,47/101)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26.4%,14/53)(P〈0.05);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ALD水平均较非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明显升高(P〈0.01),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P〈0.01);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家族史、饮酒史、肥胖史、高脂血症等无关。结论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有关,可能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者hs-CRP、ET-1水平明显升高,左心房内径亦明显增大,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之一。
- 杨梅阴东亮刑林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内皮缩血管肽1C反应蛋白质醛固酮
- 翻转课堂与PBL结合在精神病症状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与PBL结合在精神病症状学教学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精神病学学生共180名,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与新型教学组,每组90名学生。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新型教学组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新型教学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评分与实践操作评分均要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方面调查,新型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精神病症状学教学过程当中采用翻转课堂与PBL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还能够促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 阴东亮
- 关键词:PBL传统教学精神病学教学模式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独特作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比较颅内动脉瘤患者颅内动脉瘤腔血液和股动脉血液样品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浓度。实验小鼠诱导颅内动脉瘤并用PF-04217903或DMSO处理,测定小鼠颅内动脉瘤发生率、收缩压、蛛网膜下出血率及存活率。结果脑动脉瘤血浆样品中HGF平均浓度(776±47)pg/ml显著高于股动脉瘤样品(296±34)pg/ml(P<0.001);c-Met拮抗剂增加了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并降低了小鼠的生存率。结论颅内动脉瘤血浆中HGF显著升高,HGF通过c-Met信号通路减少内皮细胞中的炎症反应并保护颅内动脉瘤免于破裂。
- 阴东亮顿志平
- 关键词:C-METE-选择素肝细胞生长因子颅内动脉瘤VCAM-1
- 脑梗死家系调查:240例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240例脑梗死家系调查,探讨脑血管病与遗传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05/2002-05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40例脑梗死患者。男142例,女98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7岁。选择200例同期入院的非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男114例,女86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6.9岁。对每例患者进行家系情况调查,统计一、二级亲属总人数,包括每例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同胞兄妹、子女;二级亲属指祖父母、表兄妹、堂兄妹)有无脑血管病史,凡有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且持续1周以上或发病急骤伴意识障碍者,均作为患者予以登记,分别计算出一、二级亲属脑血管病患病率。结果参加调查4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脑梗死组一级亲属4820人,患病率8.4%,二级亲属2700人,患病率3.4%。一级亲属患病率显著高于二级亲属(P<0.01)。对照组一级亲属4341人,患病率1.3%,二级亲属2654人,患病率1.5%。一、二级亲属间患病率基本一致(P>0.05)。脑梗死组一、二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风险愈高,在脑血管病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
- 张庆华翟秋菊阴东亮郭鹏邓红琼
-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神经功能
- 纤溶酶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将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72 h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加用纤溶酶和杏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加用血栓通静滴,疗程均为10 d。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脑梗死体积有明显差异。提示纤溶酶联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阴东亮
- 关键词:纤溶酶糖尿病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