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力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国兴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哲学宗教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理
  • 3篇厌学
  • 3篇校本
  • 3篇课程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学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珍珠球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2篇校本课程
  • 2篇教育
  • 2篇初一
  • 2篇初中生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信念
  • 1篇学习课
  • 1篇学习课程
  • 1篇一年级学生
  • 1篇育人

机构

  • 11篇海南省国兴中...
  • 7篇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陈力
  • 7篇崔建华
  • 6篇申自力
  • 3篇刘宁
  • 3篇彭茹静
  • 3篇吉晓霞
  • 3篇李艳
  • 3篇刘丽琼

传媒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新教育(海南...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网络科技时代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校园心理
  • 1篇教育测量与评...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随访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初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与心理健康的跨时间变化并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解初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及入校适应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在入学后第2月及第1学年结束前1个月,分别对海南省国兴中学87名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校适应水平进行测量。结果学校适应问题在2个时点上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仅在人际适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后测得的学校适应之间无显著相关;心理健康状况在2个时点上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在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前、后测得的心理健康之间呈正相关。跨时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学校适应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前测的心理健康可预测后测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结论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个体身上可能具有跨时间的稳定一致性,且可能作为原因变量影响个体的适应行为。
申自力陈力崔建华张垂经谢兴植吉晓霞李艳
关键词:精神卫生随访研究
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2年
一、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背景及意义海南省国兴中学是1990年创办的有民族特色的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生源60%以上是来自于全省各地的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课改之前,学校大力推广的突出民族特色的教育成就,被社会普遍认可,曾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与"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施新课改后,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各市县民族学校由于缺失民族教育活动,没有突出民族教育特色,我们深感忧虑。为此,我校决定利用本校教育优势资源,充分挖掘我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陈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黎族珍珠球学习课程模范单位民族情感
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1年
一、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背景及意义海南省国兴中学是1990年创办的有民族特色的省教育厅直属重点中学,生源60%以上是来自于全省各地黎、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课改之前,学校大力推广的突出民族特色的教育成就,被社会普遍认可,曾2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与"
陈力
关键词:校本课程竹竿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珍珠球民族特色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以随机抽取的同一所中学185名寄宿与非寄宿初一、初二学生为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人格与自我变量、亲子关系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神经质人格倾向、年级、性别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预测效应,而自尊、亲子关系、经济地位高低以及是否寄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预测效应。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个体的差异、年级的差异和性别的差异。
申自力陈力崔建华张垂经谢兴植吉晓霞李艳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寄宿初中生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厌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对学习活动或学校生活的回避、逃避甚至抗拒。小学与中学阶段是个体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厌学现象表现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段,因而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深受学术界重视。现将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综述如下。
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
初一学生入学适应影响因素分析
2012年
目的检验影响初一学生入学适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入学适应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来自双亲的影响及对双亲的意识测查问卷对185名初一学生包括寄宿与否、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状况4个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总体上,入学适应在是否寄宿、男女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经济地位高低的对比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非寄宿学生与寄宿学生相比在人际适应方面存在更多问题(t=1.99,P<0.05),女生比男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更多问题(t=3.48,P<0.01)。相关分析表明自尊、来自双亲的精神支持,来自双亲的人生观、思维方式的影响,以母亲作为人生楷模与入学适应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来自双亲的精神压力与入学适应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精神质、来自父亲的压力和来自父亲人生观、思维方式的影响进入回归模型(R=0.55,F=19.93,P<0.001),4个变量可解释入学适应总变异的31%。结论人格特征、亲子关系对初一学生入学适应具有预测作用。
申自力陈力崔建华张垂经谢兴植吉晓霞李艳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影响因素初一学生自尊量表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被引量:6
2013年
以《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为检索资源,分析并总结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存的问题。表现为:对厌学概念的表述不一致;对厌学心理结构的描述不一致、不完善;缺乏可靠、有效的测量厌学心理结构的工具;厌学的判断标准主观不一;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的机制尚不明晰;厌学的干预方式单一;干预效果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厌学个体不利结局的追踪研究尚为空白等。要达到对厌学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
关键词:教育心理厌学
初中生破坏性行为与厌学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破坏性行为是指在需要自我控制的情境下,个体表现出以控制不能或不良、冲动、出格为特征的一类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以及品行障碍3个方面。厌学指在学校教育背景下发生的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一种心理现象,包括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到对学习活动或学校生活的逃避甚至抗拒[3]。关于厌学的机制,目前国内学者多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年级等)和外部环境因素(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的研究。笔者对海南省国兴中学初一~初二学生进行研究,以检验青少年破坏性行为与厌学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申自力刘丽琼崔建华陈力彭茹静刘宁
关键词:青少年
自尊 人际关系 学校生活压力与青少年负性情绪体验被引量:2
2010年
自尊的"缓冲器"假设把自尊看作处理压力、创伤和不幸的缓冲器[1]。该假设认为高自尊能使人们较少遭受有害的、威胁性的、创伤性的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痛苦,以及能使他们从这些事件中快速恢复,而低自尊却不能。
申自力崔建华陈力
关键词:人际关系情绪体验青少年负性
除了信念,我们还需要什么——推进高中新课程若干问题的思考
2007年
高中新课程已经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实施了近三年,广大一线实践者担负着使命、追随着理想,在新课程实验中大胆探索、不懈努力,各地各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精心实施、科学管理,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和许多宝贵的经验。在这场影响重大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正亲历新课程给传统教育与管理带来的巨大冲击,感受着新课程给学校及师生带来的可喜变化,思考着新课程遭遇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寻找着新课程进一步推进的方法策略。
陈力
关键词:课程实验信念传统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