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 作品数:12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哲学宗教 艺术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今日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2002年 我们能够——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30年和《资本论》发表110年之后——为人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勾勒一份类似于资产负债表的东西吗?当然可以,因为我们不仅就马克思主义有了历史的眼光,而且有了关于它的胜利、失败和悲剧的长期经验。也许。 路易.阿尔都塞 陈越 赵文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学说 法兰西内战 蒲鲁东 《自然辩证法》 新版《列宁和哲学》导言 被引量:5 2003年 2001年每月评论出版社重版阿尔都塞的《列宁和哲学》,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此写了新的导言,他从当代新的生存状况出发,认为我们今天正站在重返阿尔都塞著作的地方,并且对它作出了新的评价。 《列宁和哲学》的英文版最早由每月评论出版社1971年出版,中文版由杜章智译,台北远流1990年版。现将詹姆逊所作导言全文译介如下。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孟登迎 陈越关键词: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论艺术五篇(上) 被引量:24 2011年 路易·阿尔都塞论艺术的文章,以往译成中文的共三篇:《“小剧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关于对艺术的认识的信(答安德烈·达斯普雷)》,《克勒莫尼尼,抽象的画家》(标题均系译者重译)。1995年整理出版的阿尔都塞遗著《哲学与政治文集》第二卷(Ecnts philosophiques et politiques,Tome2,Paris,Stock/IMEC)专辟“艺术论集”部分,收入七篇文章,包括前述三篇中的后两篇。加上属于《保卫马克思》一书的《“小剧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总共八篇,应该就是现在保留下来的、阿尔都塞论艺术的全部文章了(书信、日记中的片断除外)。 路易.阿尔都塞 陈越 王立秋关键词:阿尔都塞 艺术论 《保卫马克思》 布莱希特 唯物主义 葛兰西和孤独 被引量:2 2008年 葛兰西既不是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市民社会的理论家",而是一个置身于理念"劳动"的共同体之外的唯物主义战士。在他那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是一个理念,而是作为"领导权"理论斗争的结果,在政治实践空间内占据的人民的立场。这意味着他必须和孤独同在:独自一人和一个未来的阶级一起思考。本文尽可能地描述了这种思考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和艰难的特征。 陈越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领导权 知识分子 重返“人民文艺”:研究路径与问题意识——新中国文艺七十周年暨张炼红、朱羽新书研讨会 被引量:3 2020年 时间:2019年10月27日地点: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理科大楼A楼A207会议室一、研究"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新科学"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今天在这儿,是借"重返人民文艺"的研究思路,在"新中国文艺70年"的历史视野中,讨论张炼红老师2019年重新增订出版的《历炼精魂》和朱羽老师2018年出版的《社会主义与"自然"》。这两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具体评价他们的贡献以及可以发展的空间,等会还是要请与会的老师们发表高见。 蔡翔 罗岗 毛尖 陈越 朱康 李国华 董丽敏 李海霞 王鸿生 林凌 倪文尖 王宇平 张高领 吴子枫 倪伟 张春田 高明 沙垚 凤媛 项静 田延 朱鸿召 吴明宗 章毅诚 姚云帆 朱羽 张炼红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 历史视野 阿尔都塞论艺术五篇(下) 被引量:5 2013年 在超现实主义面前:阿尔瓦雷兹·里奥斯(1962年)
阿尔瓦雷兹·里奥斯,①年轻的古巴画家,他的令人震惊的画作又一次向我们提出了超现实主义的问题。 陈越关键词:阿尔都塞 超现实主义 艺术 瓦雷兹 画家 画作 让马克思主义来回答:什么是批判? 被引量:4 2018年 作为一种产生于近两个世纪之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的时代还有什么价值?或者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过时的东西?每当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通常听到的回答便是:它的批判性。鉴于马克思早已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鉴于这个预言迟迟没有实现,善意的人们似乎越来越愿意相信. 陈越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批判性 学科建设 《共产党宣言》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阵地战”的话语:葛兰西领导权理论的再展开 2024年 葛兰西提出的“阵地战”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在政治话语中使用军事隐喻的传统及其隐含的深刻的历史一逻辑,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军事主义的军事化政治话语。其理论创新在于,通过“市民社会”与“领导权”的联结,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权力结构的新颖性一一建立在意识形态权力与政权相对分离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领导权,以及领导权斗争所要求的全新方式,第一次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统帅性主题。这一话语的核心理论功能,是在历史的不平衡发展的体系中,拒绝“统治阶级的斗争方法”,把市民社会开辟为“阵地战”的战场,即把“阵地战”作为市民社会的前提,而非相反;其中包含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批判理论中普遍存在的“阵地战”与“运动战”相脱离并向“游击战”蜕变的倾向。 陈越关键词:阵地战 领导权 国家与市民社会 话语 马克思与相遇的唯物主义 被引量:16 2009年 路易·阿尔都塞 陈越 赵文关键词:唯物主义 马基雅维利 阿尔都塞 个人悲剧 伊壁鸠鲁 斯宾诺莎 通向“具体分析”的道路——从《怎么办?》重新认识阿尔都塞 2023年 作为阿尔都塞在个人悲剧发生前所写的最后一部长篇遗稿,《怎么办?》有一种难以说明的性质。通过追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在其全部著作中留下的线索,揭示它在阿尔都塞“自我批评”的开端上占据的隐秘的中心地位,证明它在概念加工中被放到了认识过程的结果或理论劳动的实现的位置上,发现它与对阶级斗争的经验认识之间的等价关系,我们可以论证阿尔都塞对“理论主义倾向”的自我批评如何通向对“具体分析”的召唤。“具体分析”作为“政治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确保了实践认识对于理论认识的优先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的哲学实践”。在阿尔都塞的哲学写作与政论写作之间,《怎么办?》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一个在理论的“迂回”中确立的立场,一条不断经由理论的迂回通向“具体分析”的道路。 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