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冶
-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松辽盆地长春岭背斜带成藏过程被引量:19
- 2006年
-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长春岭背斜带发现了大规模的油气田。对于该背斜带的成藏过程,前人认为来自深层的天然气首先占据了构造高部位的储集层,来自上部烃源岩的原油只能聚集于构造低部位。通过对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研究,认为来自上部青一段烃源岩的油气以超压为运移动力,以断层为运移通道,首先占据了构造,在盆地演化进入挤压萎缩阶段时,长春岭背斜带的构造已形成,深层天然气沿着同生断裂向上运移进入构造,原油被驱动到构造低部位,原油具有明显的气洗现象。由于深层气源充足,且油气藏曾经多次遭受破坏,古气藏逐渐被深层气置换,所以混合气中原油伴生气的比例很少。正是由于这样聚集过程,形成了构造的高部位是气藏、低部位形成油环的油气分布规律。
- 魏兆胜苗洪波王艳清李建臣王懋杰丁冶
- 关键词:松辽盆地成藏过程油气源对比
- 断陷型盆地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以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为例被引量:5
- 2007年
- 沉积盆地往往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地温-地压系统,包括一个浅层的地温-地压系统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深层地温-地压系统。在同一个地温-地压系统中,地温与地层压力保持直线关系,但在不同地温-地压系统中,地温和地层压力关系的直线斜率不同。本文从地温-地压系统概念出发,分析了伊通地堑莫里青断陷的地温-地压系统特征,莫里青断陷深层和浅层存在2个叠置的地温-地压系统,其深层属于偏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研究还表明,莫里青断陷西部(凹陷内)双阳组为低温高压区,西北部为低温低压区,马鞍山断阶带为常温常压区,尖山断隆带为高温低压区。地温-地压系统的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对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有一定影响。
- 石兰亭李本才巩固李楠丁冶
- 关键词:油气成藏莫里青断陷
-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几何学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被引量:13
- 2004年
- 伊通地堑二号断层是依通地堑一条重要的断层 ,分隔鹿乡断陷及岔路河断陷 ,断层两侧发育有梁家和五星两个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本文通过高质量的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 ,研究了二号断层的几何学特征 ,分析了其空间变化特征、动态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 ,认为二号断层不仅横切伊通地堑 ,而且具有控盆作用 ,向东与岔路河断陷的东部边界断层连为一体 ,其演化经历了早期张扭作用及晚期压扭作用 ,对两侧构造带发育具有明显控制作用 ,同时认为该断层是一条重要的油源断层 ,对油气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
- 李洪革李本才韩龙丁冶
- 关键词:伊通地堑断层几何学特征油气构造断陷
- 伊通盆地二号断层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及油气的关系被引量:5
- 2008年
- 利用重力、航磁、电法和地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地质特征,对伊通盆地二号断层研究认为:二号断层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向吉林省东部延伸的一部分。佳木斯—伊通地堑的左旋活动将西拉木伦河断裂带错断,在地堑内保留的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一部分作为伊通盆地的基底断层。该断层继承性活动,断层两侧地层发生差异性沉降,逐渐演化为现今的二号断层。作为伊通盆地内一条最重要的同沉积断层,二号断层控制其上下盘地层的沉积和油气成藏。二号断层与其上盘构成陡坡断裂坡折带,控制上盘的沉积物分布;同时断穿基底,沟通下部双阳组和奢岭组的油气源。二号断层早期开启有利于运移油气,晚期盆地反转时封闭,对梁家构造带的油气藏保存起积极作用。
- 江涛邱玉超王立武宋立忠苗洪波丁冶
-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伊通盆地
- 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青三段砂体沉积机制与岩性油藏被引量:5
- 2007年
- 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地区青三段地层发育几套厚层砂体,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及地震属性分析,表明该套厚层砂体具有长、直、窄的条带型沉积特征。对其成因许多学者提出多种假设,如:风成、潮汐、河流、滑塌等,但是所有的假设都不能很好解释此种砂体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海坨子—大布苏地区位于坡折带之上,地形落差大,水流下切作用强,对下伏地层造成侵蚀,形成深而窄的湖缘峡谷。湖缘峡谷控制砂体的沉积,该砂体在上倾方向上与断层有机配置可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
- 唐振兴杨光黄铭志张菊红宋雷马林丁冶
- 关键词:地震反射特征岩性油藏松辽盆地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