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学
- 作品数:102 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现代生物与新药产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重组链激酶活性测定中图片上溶酶圈直径测量方法
- 目的:研究建立在图片上测量重组链激酶溶解圈直径的方法。方法:用自制circular_regression 软件测量了一次试验结果。通过测量标准图片上同心圆的直径来评价软件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和线性。通过在不同人员,在不同天里...
- 史新昌丁有学陶蕾毕华徐康为饶春明王军志
- 关键词:重组链激酶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9型腺相关病毒的构建方法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9型腺相关病毒的构建方法:将2段RBD序列用柔性Linker串联连接,再在前面加上tPA分泌表达信号肽,以BamHI和SalI两个酶切位点,插入pAAV‑MCS表达载体。本发明构建的重组...
- 饶春明秦玺李永红李山虎李响丁有学裴德宁刘兰史新昌于雷周勇郭莹韩春梅朱留强
- 重组白介素22-Fc融合蛋白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建立重组人白介素22-Fc融合蛋白的质控方法。方法:通过刺激COLO 205细胞产生白介素10并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测定该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采用SDS-PAGE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外源DNA残留量;其余项目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年版)要求进行。结果:该制品3批原液及成品的平均生物学活性分别为参考品的100.6%与103.1%;定量PCR测得3批原液的外源DNA残留量均小于100 pg·剂量-1;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年版)要求。结论:研究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可用于重组人白介素22-Fc融合蛋白的常规质量控制。
- 陶磊韩春梅陈伟杨靖清丁有学毕华饶春明王军志
- 关键词:融合蛋白生物学活性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的质量标准研究
- 李永红丁有学韩春梅毕华李响裴德宁郭莹饶春明
- 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协标品均匀度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生物学活性协作标定样品(以下简称协标品)均匀度。方法:利用协标品协作标定数据中同一次实验中A组和B组配对数据差值估算协标品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而估算协标品的均匀度;以数据两两间差值的标准差和协标品引入的不确定度共同估计国际标准品引入的不确定度。结果:协标品的不确定度为0.27×10^(6)IU·支^(-1);扣除实验影响,协标品均匀度约为3%;国际标准品带来的不确定度为0.49×10^(6)IU·支^(-1)。结论:探讨生物学活性协标品均匀度分析方法,为其他标准品协作标定提供方案参考,也为该标准品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 朱留强刘兰于雷丁有学史新昌周勇
-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均匀度不确定度
- 小鼠NGF基因治疗型DNA质粒的构建及中试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小鼠NGF基因治疗型DNA质粒,并进行中试工艺的优化。方法用SignalP3.0 Server软件选择并设计与NGF融合的信号肽;根据哺乳动物密码子偏爱性,对小鼠NGF的编码序列进行优化;通过流加补料等方式优化中试生产工艺;体外瞬时转染测定DNA质粒的表达和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所构建的含有IgG/ngf的重组质粒,通过中试规模的发酵和纯化,获得了大量的高纯度重组质粒,该重组质粒可以在体外表达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NGF。结论构建了具有与小鼠NGF相似的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质粒,并建立了中试生产工艺。
- 饶春明袁力勇丁有学刘兰李响郭莹裴德宁
- 关键词:DNA质粒生物学活性中试工艺
- 重组假丝酵母尿酸酶中聚合物的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组假丝酵母尿酸酶中聚合物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EC-HPLC)结合多角度激光散射仪分离聚合物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含有聚合物的蛋白进行还原及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聚合物的形成是否与二硫键有关;通过液质联用仪鉴定聚合物中存在的二硫键;通过测定圆二色谱评价聚合物的形成对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通过多角度激光散射仪测定二硫键形成对蛋白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酶活性测定评价聚合物形成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重组假丝酵母尿酸酶正常以同源四聚体的形式存在,37℃条件下可通过链间二硫键形成更高级别的聚合物,高级聚合物的形成对蛋白二级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不大,但会降低酶活性。结论:本文综合多种手段对尿酸酶中聚合物的成因及影响进行分析,测定结果可为该制品的后续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陶磊丁有学李永红韩春梅史新昌裴德宁饶春明
- 关键词:假丝酵母尿酸酶二硫键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重组人C1酯酶抑制剂中异天门冬氨酸含量检测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检测重组人C1酯酶抑制剂(rh C1INH)中异天门冬氨酸(Iso Asp)的含量。方法:采用异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催化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测定,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和精密度检验,并用该方法对3批样品的Iso As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浓度分别为10、30、60 pmol/60μL的SAH标准品的检测结果均在90%~110%范围内。对同一批3个待测样品进行测定,IsoAsp含量为(0.413±0.020)μmol IsoAsp/g rhC1INH,RSD为4.8%,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准确性和精密度。3批测试样品中,IsoAsp含量分别为0.633、0.827、0.487μmol IsoAsp/g rhC1INH。结论:经方法学验证,异天门冬氨酸检测试剂盒结合RP-HPLC方法适用于rhC1INH中IsoAspr的含量检测,可为类似蛋白制品中该项目的检测提供借鉴。
- 秦玺姚文荣丁有学史新昌毕华陶磊李永红饶春明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的建立
- 2016年
- 目的建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利用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抑制试验测定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RP-HPLC和SECHPLC测定其纯度;胰酶酶切,HPLC测定其肽图;荧光定量PCR检测E.coli宿主DNA残留量;ELISA法测定宿主蛋白残留量;Edman降解法进行N-末端序列测定;水平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规定进行。同时对通常在原液中进行检定的宿主DNA残留、菌体蛋白残留、N-末端序列测定进行初步的方法验证,考察其在成品中进行检测的可行性。结果经初步验证,在成品中进行宿主DNA残留、菌体蛋白残留、N-末端序列测定具有可行性,用建立的方法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突变体成品进行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该类产品的常规检定。同时只对成品进行质控的方法和质量标准对同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 毕华李永红杨靖清丁有学范文红韩春梅李响史新昌裴德宁饶春明
-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
- 重组人C1酯酶抑制剂中rcc-rhC1INH和ox-rhC1INH含量检测
- 2018年
- 目的:分析重组人C1酯酶抑制剂(rhC1INH)中相关蛋白rcc-rhC1INH和ox-rhC1INH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性和精密度检验,并用该方法对4批样品中的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低浓度下,rhC1INH对照品、rcc-rhC1INH对照品和ox-rhC1INH对照品能够较好分离。rcc-rhC1INH和ox-rhC1INH 2种对照品质量浓度为0.2、1和1.4 mg·mL^(-1)时的回收率均在85%~115%的范围内。对同1批3个待测样品进行测定,rcc-rhC1INH含量为(0.082±0.008)%,RSD为9.8%;ox-rhC1INH含量为(0.35±0.05)%,RSD为14.3%,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准确性和精密度。4批测试样品中,rcc-rhC1INH的含量分别为0.083%、0.021%、0.033%、0.042%,ox-rhC1INH的含量分别为0.34%、0、0、0。结论:经方法学验证,RP-HPLC方法可用于rhC1INH中rcc-rhC1INH和ox-rhC1INH的含量检测。
- 秦玺姚文荣丁有学史新昌韩春梅陶磊李永红饶春明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