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铭孔

作品数:37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脊液
  • 6篇急性
  • 5篇救治
  • 4篇中毒
  • 4篇热射病
  • 4篇重症
  • 4篇膜炎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膜
  • 4篇脑膜炎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急诊
  • 4篇梗死
  • 4篇感染性
  • 4篇感染性脑膜炎
  • 3篇多器官功能
  • 3篇多器官功能障...
  • 3篇血液
  • 3篇越野训练

机构

  • 23篇南京军区福州...
  • 11篇福州总医院
  • 2篇南华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淮滨县医院
  • 1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6篇倪铭孔
  • 9篇张伟
  • 9篇童莲英
  • 8篇杨渤生
  • 7篇洪一飞
  • 7篇林航
  • 5篇彭明
  • 5篇杨扬
  • 5篇薛建健
  • 5篇程仁洪
  • 3篇廖达林
  • 3篇陶小琴
  • 3篇肖章武
  • 2篇刘吉佳
  • 2篇穆军山
  • 2篇郭平清
  • 2篇谢文彪
  • 2篇钟继平
  • 1篇张敏
  • 1篇沈群

传媒

  • 5篇福州总医院学...
  • 4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8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公里越野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监护
2011年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越野训练致热射病,是由于产热与散热、氧供与氧耗失衡。造成高热、缺氧双重损害。累及血管、脑、肺、心、肝、肾、横纹肌、血液等多器官。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高达10—50%。2006—2009年,我科经院前急救一急救绿色通道一急危重症加强监护单元三环一链的急诊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共诊救进行越野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有17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薛建健童莲英陶小琴倪铭孔
关键词:越野训练多脏器功能障碍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微波照射预处理对兔肝MDA、SOD、NO和NOS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微波照射预处理对兔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微波照射组、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单纯再灌注组4组,每组各8例。均于术后2、4 h抽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后处死并获取肝脏标本,检测各组肝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并通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2、4 h微波照射组、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单纯再灌注组ALT、AST、LDH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其中单纯再灌注组高于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MDA浓度低于单纯再灌注组,SOD浓度高于单纯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单纯再灌注组NO、NOS浓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微波照射组,其中单纯再灌注组又显著低于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波照射后再灌注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单纯再灌注组。结论微波照射预处理通过减少MDA生成,提高SOD活性及NO、NOS含量,改善肝脏I/R损伤。
程仁洪倪铭孔张伟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对感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对感染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留取27例各型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9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4例及病毒性脑膜炎7例)患者脑脊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同时设正常脑脊液对照组30例。结果脑膜炎组肿瘤坏死因子浓度为264.24±78.94ng/L;白细胞介素6浓度为3.18±0.63μg/L,两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各型脑膜炎间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相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检测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对感染性脑膜炎患者鉴别诊断无临床意义。
林航倪铭孔杨渤生洪一飞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脑膜炎IL-6脑脊液
洗胃在口服大量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中毒患者救治中是否必要
杨扬倪铭孔
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新疗法。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药物加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加侧脑室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5、90、180d临床疗效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术可能成为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杨斌陈阳倪铭孔杨渤生郭平清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室出血脑脊液置换治疗侧脑室引流术脑脊液置换术出血患者
赛莱乐与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研究新型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赛莱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方法 :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赛莱乐静滴治疗 14d ,并设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并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 :赛莱乐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90 .9%和 75 .8%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 % ,5 4.8% (P <0 .0 5 )。结论 :赛莱乐能改善缺血性脑组织的血供 ,能抑制血栓形成 ,防止梗死灶进一步发展 ,疗效显著 。
穆军山杨渤生洪一飞殷红兵叶建新倪铭孔林航林敏
关键词:赛莱乐脑梗死血液流变学药物评价
噻氯匹定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观察噻氯匹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 及血小板溶酶体完整膜蛋白(CD63) 的影响。方法:2 组( 各30 例) 均给予一般性治疗( 甘露醇、川芎嗪、卡托普利及格列齐特) ,噻氯匹定组另予噻氯匹定250 mg , po,qd ×30d 。治疗前后做CD62P, CD63 含量检测及疗效评定。结果:急性脑梗死病人CD62P及CD63 含量比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P< 0 .01) , 治疗30 d 后明显降低( P<0 .01) ;噻氯匹定组总有效率(80 % ) 高于对照组(53 % ) 。结论:噻氯匹定能抑制急性脑梗死病人血小板的激活,减少对脑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
林航倪铭孔杨渤生洪一飞
关键词:噻氯匹定脑梗塞血小板激活膜蛋白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
1999年
近年来.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感染性脑膜炎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已作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报道对它们的检测有助于感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各型脑膜炎脑脊液中TNF-α、IL-6的浓度并无显著差异,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无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作一汇报。
林航倪铭孔杨渤生洪一飞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感染性脑膜炎IL-6病理生理作用
禁睡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价值
2000年
癫痫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但常规脑电图记录到癫痫样放电者仅50%左右。为提高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阳性率,我们自1990年8月至1998年5月,对100例临床诊断为癫痫而常规脑电图为正常者进行了禁睡诱发脑电图检查。报告如下:
杨渤生洪一飞倪铭孔林航穆军山杨文英安榕榕
关键词:癫痫样放电脑电图检查癫痫发作阳性率
喷氯匹啶治疗急性脑梗死
2003年
林航倪铭孔杨渤生洪一飞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组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