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艺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靶向LMP1基因siRNA作用对AP-1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背景与目的:潜伏膜蛋白LMPl是EBV基因组BamH I Nhet片段上BNLF1编码的一种跨膜蛋白,它是发现最早的能在体外恶性转化细胞系的EBV潜伏期蛋白。本研字己旨在探讨LMP1沉默对AP-1信号转导通路及其下游与细胞转化、增殖和凋亡等相关因子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50 nmol/L靶向LMP1功能区编码序列的siRNA649转染EBV阳性的胃癌上皮细胞GT38,分别作用24、48、72、96、120 h,采用RT-PCR检测c-Jun,生存素,CDK4和MMP9 mRNA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生存素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c-Jun,JunB和CDK4蛋白表达。结果:靶向LMP1特异性siRNA作用后,各时间点c-Jun和生存素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c-Jun以24 h时降低最为明显,而生存素以48 h时降低最为明显;CDK4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细胞对照组(P<0.05);转染后24、48、72 h时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P<0.05),96 h和120 h时MMP9则无明显改变(P>0.05)。与细胞对照比较,c-Jun和JunB蛋白表达均下调,JunB蛋白表达在作用第5天时有所恢复,CDK4蛋白表达均上调。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细胞质中代表生存素阳性的棕色颗粒明显减少。结论:靶向LMP1功能区编码序列的siRNA转染可影响EBV阳性胃上皮细胞AP-1及其下游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刘霞王笑峰王云李欣冯艺罗兵
-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活化蛋白-1
- LMP1基因沉默对EBV阳性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化学合成小干涉RNA(siRNA)对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阳性胃上皮(GT38)细胞LMP1编码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靶向LMP1mRNA不同位点的3对siRNA,分别转染GT38细胞,选择干扰效果最佳的siRNA进行实验研究,行RT-PCR、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RT-PCR结果显示,3对靶向LMP1的siRNA均能抑制GT38细胞LMP1的转录表达,以靶向LMP1 mRNA 649位点的siRNA作用效果最强。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可见siRNA649作用后的GT38细胞发生凋亡。流式细胞分析显示,siRNA649作用24、72以及120 h后的细胞其细胞周期无明显改变。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染siRNA649的靶细胞Bcl-2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靶向LMP1的特异性siRNA可以有效抑制LMP1的转录表达,进而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表达诱导靶细胞凋亡。GT38细胞系可作为研究LMP1生物活性及其在EBV相关肿瘤发生中所起作用的理想的靶细胞。
- 冯艺王笑峰王云罗兵
- 关键词:潜伏膜蛋白1小干涉RNA
- 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基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A1166C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酶切技术,检测2组人群PAI-1基因的4G/5G型多态性和AGTR1基因的多态基因型。结果(1)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PAI-1基因的4G/4G、5G/5G及4G/5G3种基因型,肺心病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15、0.28和0.57,正常对照组为0.13、0.15和0.7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2.91,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G型与非4G型构成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2)肺心病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组PAI-1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4G/4G型与非4G/4G型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3)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AGTR1 A1166C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AGTR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田玉峰李慧于维林曲彦冯艺
-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 LMP1基因特异性沉默对GT38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疱疹病毒γ亚科,是重要的DNA肿瘤病毒,与鼻咽癌(NPC)、Burkitt淋巴瘤(BL)、胃癌(GC)等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在EBV编码基因中,潜伏膜蛋白1(La...
- 冯艺
-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SIRNA
- 文献传递
- 潜伏膜蛋白1基因特异性沉默对EB病毒阳性胃上皮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重要的DNA肿瘤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编码基因是EBV永生化基因中惟一能够转化体外培养的人和啮齿类动物细胞并使之具有致瘤性的基因。本研究选择EBV阳性胃上皮细胞GB8作为靶细胞,采用人工合成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阻断LMP1的表达,检测LMP1基因沉默对G33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LMP1在EBV相关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为EBV相关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冯艺王笑峰王云罗兵
- 关键词:潜伏膜蛋白1基因特异性EB病毒DNA肿瘤病毒LMP1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编码基因沉默对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EBV阳性胃上皮细胞中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基因沉默对NF-κB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稳定表达LMP1的EBV阳性胃上皮细胞系作为靶细胞,采用化学合成的siRNA特异性沉默LMP1,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其在不同时间段mRNA和蛋白水平特异性沉默效果;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酶染色法检测LMP1基因沉默对NF-κB转录表达及核转移的影响。结果:siRNA在mRNA和蛋白水平可特异性沉默LMP1的表达,且有时间效应关系;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酶染色法检测结果显示LMP1沉默可干扰NF-κB表达,导致靶细胞核内NF-κB水平下降,细胞浆内水平升高,而NF-κB总蛋白有下降趋势。结论:LMP1基因特异性沉默能够影响NF-κB表达,抑制其核转移。
- 李欣王笑峰刘霞冯艺罗兵
-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1NF-KB小干涉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