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凯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稳定性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压实
  • 1篇压实度
  • 1篇三峡库区
  • 1篇三峡水库
  • 1篇实度
  • 1篇竖向
  • 1篇竖向土压力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设计
  • 1篇水库
  • 1篇填土
  • 1篇土压力
  • 1篇土压力计
  • 1篇土压力计算
  • 1篇片岩
  • 1篇破坏模式
  • 1篇模型试验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省交通规...
  • 1篇安徽省交通规...

作者

  • 5篇刘凯
  • 2篇殷坤龙
  • 1篇颜廷舟
  • 1篇张家铭
  • 1篇张桂荣
  • 1篇汪洋
  • 1篇向先超

传媒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人民黄河
  • 1篇路基工程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2002年中...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考虑压实度的填土场基桩负摩阻力试验被引量:2
2019年
填土场地会因处理手段和时间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压实度,填土压实度的差异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沉降,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基桩负摩阻力。针对不同压实度填土场开展基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压实度填土对基桩负摩阻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填土压实度的加卸载与基桩沉降、桩端阻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基桩轴力、桩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情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桩周土体随固结时间的沉降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填土场基桩负摩阻力的发展演化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与填土沉降先快后慢的趋势一致;随填土层压实度增加基桩负摩阻力减少,中性点位置上移。
王殿龙刘凯尚玉杰张家铭
关键词:负摩阻力基桩压实度模型试验
反倾片岩质边坡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现有反倾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研究成果,结合十白高速公路边坡实况提出三种可能破坏模式,运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反倾片岩质边坡整体稳定较好,但由于片岩结构特性,如不及时防护,可能会引发进一步破坏。潜在破坏模式主要有3类:第一类为沿节理面发生倾倒破坏;第二类为沿节理和层面的组合破坏;第三类为沿外倾结构面破坏。其中第三类破坏模式主要受岩层节理裂隙的贯通深度控制,破坏最先发生在边坡表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反倾片岩质边坡的治理重点应放在边坡表面层的防护。
颜廷舟段谟东欧颜雨馨刘凯
关键词:片岩破坏模式稳定性
三峡库区下土地岭滑坡稳定性预测
下土地岭滑坡为一正在活动的滑坡,三峡水库蓄水后,滑坡的稳定性将受到严重影响。由滑坡地质勘察资料可以得出该滑坡是一个基岩顺层古滑坡。采用推力传递模型对其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蓄水后,各种不同荷载组合下的稳...
张桂荣殷坤龙汪洋刘凯
关键词:三峡水库稳定性
文献传递
上埋式涵洞竖向土压力计算的新方法被引量:2
2018年
为求得符合实际情况的上埋式涵洞涵顶面竖向土压力及涵顶填土内竖向土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基于马斯顿理论,改进其分析模型,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利用FLAC3D建立涵洞的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公式推导中的部分参数,推导出最终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公式计算和与前人研究的成果对比可得出:上埋式涵洞涵顶面以及距离涵顶面不同高度处的层面上,其竖向土压力呈现中间大两侧小、土压力集中的曲线分布,且填土高度越高、越靠近涵顶面的竖向土压力集中效应就越明显,涵顶点与两侧竖向土压力差值也越大。推导出的计算公式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涵顶土体中各点的竖向土压力大小,并体现出竖向土压力分布随着距离涵顶面高度变化的规律。
刘凯向先超范志强宋伯石
关键词:涵洞土压力计算FLAC3D竖向土压力
重庆市区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设计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地质灾害系统分析 ,得到重庆市地质灾害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 ,将重庆市各种地质灾害的信息输入计算机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MAPGIS)建立重庆市地质灾害属性数据库 ,实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以及稳定性分析 ,为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平台。
刘凯殷坤龙
关键词:地质灾害GIS数据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