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政府雇员制研究综述被引量:2
- 2011年
- 从2002年我国地方政府开始推行政府雇员制到现在,学界为界定政府雇员制以使其本土化做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研究。笔者对政府雇员制的内涵和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实施情况、政府雇员制模式、政府雇员制与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推行政府雇员制的利弊、完善我国政府雇员制的措施以及政府雇员制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对我国政府雇员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估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政府雇员制的完善。
- 吴艳秦雪
- 关键词:政府雇员制公务员制度
- 培育内蒙古地区城市精神的途径
- 2009年
- 内蒙古城市精神需要依托草原文化精心培育,并积极探寻培育的有效途径:全心全意地营造培育城市精神的人文环境;科学合理地构建培育城市精神的城市管理体制;坚持不懈地培养承载城市精神的高素质的市民;脚踏实地地发展体现城市精神的文化产业等。应把城市建设为文化特色鲜明且精神内涵丰厚的富于竞争力的城市。
- 吴艳
- 我国网络问政现象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问政日益成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全新形式。博客、微博、即时通讯、BBS、电子邮件等网络环境催生的新的表意途径使广大网民以极低的成本践行话语权,履行监督权。问政环境的虚拟性、主体的平等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互动性、途径的便捷性使网络问政与传统的问政途径泾渭分明,在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实践政府工作透明化的要求和塑造政府形象几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吴艳秦雪
- 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培育内蒙古地区城市精神的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城市精神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独特风貌的浓缩,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城市精神应以草原文化基本精神作为其基本内涵。内蒙古地区城市之所以要把"开拓进取、英雄乐观、自由开放和崇信重义"组成的草原文化基本精神作为其精神内涵,是因为草原文化基本精神是草原文化灵魂的集中体现,是对草原文化特征与实质的概括和凝炼,也是最能从精神层面及物质层面体现草原城市独特个性的因素。以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培育城市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引导内蒙古地区城市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能够保证内蒙古地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与独立性;不仅能够为内蒙古地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内在的动力,还能够凝聚内蒙古地区城市各民族的力量,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进程。
- 吴艳
- 立足本土文化 塑造民族地区形象被引量:7
- 2004年
- 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是民族地区形象的核心内涵,也是民族地区形象塑造的立足点。民族地区的形象是民族地区本土文化的载体,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力。立足本土文化塑造民族地区形象,不仅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也符合“全球地方化”发展变化的趋势。
- 吴艳
- 关键词:本土文化文化生态平衡
- 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 2011年
- 文章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调控难度加大和参与主体广泛、事件疏导费时费力等方面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网络舆情的监测敏感度欠缺、法律与道德对网民群体行为约束力较弱、网络协商机制缺失等方面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强调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应遵循速度原则、明确态度原则和协商共赢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时监测和引导网络舆论;创新网络法律规范,倡导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搭建网络协商对话平台等应对措施。
- 吴艳秦雪
-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
- 论对那达慕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被引量:8
- 2009年
- 那达慕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内蒙古休闲经济的基础之一,是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可以发挥其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产业链,带动内蒙古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内蒙古区域品牌的塑造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而区域品牌又可以促进诸多文化资源向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进一步转化,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对于那达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改造、拓展、规范等方式改变目前在管理上的自发、随意、无序状态和粗放方式,在保持传统那达慕基本精神和特点的前提下,突出休闲和消费的主题,以满足现代人们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物质与精神需要。
- 吴艳
- 关键词:那达慕文化资源休闲产业区域品牌城乡一体化
- 论内蒙古本土文化资源与文化大区建设被引量:2
- 2003年
- 内蒙古作为文化资源大区,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时代,理应拥有一个与之相称的文化大区新形象。这一新形象的塑造应以重新确认内蒙古本土文化的价值为前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内蒙古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塑造内蒙古文化大区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利用内蒙古本土文化资源是保持中华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的需要;内蒙古本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文化创新的源泉。
- 吴艳
- 关键词:本土文化文化大区
- 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重塑被引量:9
- 2006年
- 网络传播对民族文化有巨大的重塑作用。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借助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作为载体也需要民族文化丰富其传播内容。民族文化的重塑,既要与世界多样性的各种文化互为联系,同时又要精心地确立并保持自身文化最具特色最发达的成分。网络传播的“多元文化共生互渗”、“交互性与开放性”、“文化资源重新配置”等特性,为各种民族的、地区的、不见经传的、原生形态的文化资源提供了充分展示的空间,为各类不同文化的携带者提供了书写个人见解的机会,从而极大地激发了落后地区前所未有的传播愿望和积极性,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 吴艳
- 关键词:网络传播民族文化文化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