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国新

作品数:88 被引量:33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1篇病理
  • 33篇临床病理
  • 32篇免疫
  • 21篇肿瘤
  • 15篇免疫组化
  • 14篇细胞
  • 14篇病理分析
  • 13篇预后
  • 12篇临床病理分析
  • 12篇临床病理观察
  • 12篇病理观察
  • 11篇组织化学
  • 11篇免疫组织
  • 11篇免疫组织化学
  • 9篇肉瘤
  • 8篇腺癌
  • 7篇血管
  • 7篇乳腺
  • 6篇基因
  • 5篇原位

机构

  • 88篇江苏省人民医...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涟水县人民医...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作者

  • 88篇宋国新
  • 40篇张智弘
  • 33篇范钦和
  • 32篇张炜明
  • 19篇朱岩
  • 15篇王聪
  • 14篇李霄
  • 13篇平国强
  • 10篇李海
  • 9篇李红霞
  • 9篇潘敏鸿
  • 8篇李明娜
  • 8篇王震
  • 7篇李扬
  • 7篇周志韶
  • 7篇虞梅宁
  • 6篇刘冲
  • 6篇贡其星
  • 6篇丁颖
  • 5篇徐祎

传媒

  • 20篇临床与实验病...
  • 19篇中华病理学杂...
  • 15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江苏医药
  • 4篇2014江苏...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外异位垂体腺瘤3例临床病理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外异位垂体腺瘤(EP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搜集并分析3例EPA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特点。结果 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0岁;2例位于鼻腔,1例位于鼻咽顶正中。镜下见形态单一的肿瘤细胞排列呈实性或器官样、梁索状,瘤细胞巢间分布纤细血管,核多形性、核分裂象及坏死罕见。3例肿瘤细胞Syn、Cg A和CD56均强(+),2例分别为ACTH、TSH(+)。结论 EPA是一种罕见的预后良好的肿瘤,结合临床(特异内分泌症状)、影像学(蝶鞍外中线部位界清肿块)及病理组织学(神经内分泌及垂体激素标记物阳性)可确诊,手术完全切除可治愈,不能全切者术后辅以放疗或药物治疗。
朱莹刘方舟宋明强范钦和张智弘宋国新朱岩
关键词:异位垂体腺瘤鼻腔免疫组化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显微镜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显微镜,包括显微镜主体和目镜,所述目镜的外部设有护镜罩,所述显微镜主体的侧壁且位于目镜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设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
潘敏鸿李明娜李霄宋国新张炜明
文献传递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纤维组织细胞瘤中MMP-1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MMP-11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0例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11和CD34的蛋白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检测MMP-11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MMP-11在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3%(28/30),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阳性表达率为3.4%(1/30),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27/30),在纤维组织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7%(2/30),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MP-11在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6.18倍,二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MP-11有望作为鉴别诊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新型标记物。
金建强范钦和郑亮宋国新贡其星
关键词:皮肤肿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组织细胞瘤
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肿瘤细胞及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TIL)中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142例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均为未经化疗和放疗的手术切除或穿刺组织,经常规石蜡包埋,制作组织芯片,判读HE染色切片sTIL百分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法检测142例TNBC肿瘤细胞及sTIL中的PD-L1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TNBC肿瘤细胞PD-L1阳性率为34.5%(49/142),sTIL中PD-L1阳性率为62.0%(88/142).肿瘤细胞PD-L1与肿瘤大小(r=0.181,P=0.031)、Ki-67(r=0.211,P=0.012)、sTIL百分比(r=0.380,P〈0.01)及sTIL中PD-L1表达(r=0.447,P〈0.01)均呈正相关.sTIL中PD-L1与组织学分级(r=0.215,P=0.01)、Ki-67(r=0.253,P=0.002)、sTIL百分比(r=0.370,P〈0.01)均呈正相关.间质CD8^+/FOXP3^+与总生存时间明显正相关(χ2=4.186,P=0.041).sTIL百分比与总生存时间(χ2=12.427,P〈0.01)、无进展生存时间(χ2=4.057,P=0.044)均明显正相关.结论 TNBC中PD-L1表达与Ki-67、sTIL百分比呈正相关,间质CD8+/FOXP3+及sTIL百分比均与预后相关,它们将是TNBC重要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对免疫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潘贝晶徐程平国强宋国新张炜明王聪张智弘
关键词:淋巴细胞肿瘤浸润CD8预后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1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头颈部 RMS 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51岁,中位年龄25岁。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痛性或无痛性肿块,组织学分型:胚胎型8例,腺泡型3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瘤细胞均表达结蛋白、波形蛋白;肌调节蛋白(MyoD1)、生肌蛋白(myog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45%、55%;2例表达突触素,所有病例均不表达广谱角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及 S-100。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2例死亡,4例复发,2例转移。结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李扬宋国新张智弘曹灵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头颈部病理学
结肠癌组织中LKB1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LK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结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LKB1、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LKB1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EMT的关系。结果 49例结肠癌组织中LKB1低表达,55例正常结肠组织中LKB1高表达;LKB1表达降低与淋巴结转移、TNM肿瘤分期相关(P<0.0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分别在25例、48例、26例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LKB1表达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r=0.648,P<0.05),与Ncadherin(r=-0.891,P<0.05)和vimentin(r=-0.660,P<0.05)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LKB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EMT的发生呈正相关,可作为结肠癌转移发生的预测指标。
张炜明宋国新平国强席雷李霄贺骁
关键词:结肠肿瘤LKB1上皮-间质转化免疫组织化学
粒细胞肉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GS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 18例GS中男女各半;年龄12~70岁,中位年龄45.5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6例,乳房4例,皮肤2例,卵巢、胃、小肠、上颌窦、膀胱、口腔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局部包块,或黏膜息肉样增生。光镜下原有组织结构(尤其是淋巴结)常有多少不等的残存为其重要特点;瘤细胞幼稚、多样。诊断依靠免疫组化标记,但其抗体表达较广,抗体组合运用和结果的分析判断是关键;主要阳性抗体有MPO、CD43、CD68、lysozyme、CD117等。结论 GS少见,部位不定,误诊率高,诊断关键是在遇到不典型"淋巴瘤"时或有幼稚嗜酸粒细胞时要想到它,然后用免疫组化标记证实之。
周志韶朱岩虞梅宁范钦和王聪张炜明宋国新肖璇
关键词:粒细胞肉瘤
浅表肢端纤维粘液瘤
报告一例男性左足跟浅表肢端纤维粘液瘤。临床表现为左足跟1.5cm x1.5cm大小浅红色、质硬、境界清楚的肿块。病理可见粘液样基质中较多的梭形或星形细胞增殖呈席纹样或束状排列,其间可见有较多的小
尹志强张美华周芳宋国新张炜明
柠康酸酐抗原修复液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柠康酸酐抗原修复液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DTA、枸橼酸、0.05%柠康酸酐、蒸馏水四种修复液体高温高压同时修复15min检测常用的35种抗体,比较四种不同修复液修复的染色效果.结果:所检测的35种抗体...
张炜明宋国新贺骁平国强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原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0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痛伴黑便1个月;胃肠道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降部充盈缺损;术中见十二指肠降部外侧2.5 cm×1.5cm×1 cm大小肿块一枚,侵犯浆膜,肠系膜触及直径3 cm淋巴结,切面均灰红色质软,未见色素;组织学表现为十二指肠黏膜下弥漫浸润的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上皮样,胞质未见明显色素颗粒,胞核明显多形性、异型性,可见红核仁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黑色素抗原标记物HMB45、melan-A、S-100和vimentin均呈强(+)。术后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原发于小肠尤其十二指肠的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少色素或无色素者极易误诊,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并需结合病史及全面体检排除转移可能。
李红霞王震张炜明宋国新范钦和
关键词:十二指肠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小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