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病理
  • 2篇动脉化疗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区域动脉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细胞
  • 2篇化疗
  • 2篇病理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预后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十二指...
  • 1篇原发性十二指...
  • 1篇早期胃癌
  • 1篇增殖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消化疾病...

作者

  • 6篇陈治平
  • 6篇庄捷
  • 4篇凌伟
  • 4篇卞育海
  • 3篇金云法
  • 2篇倪醒之
  • 1篇吴志勇
  • 1篇曹晖
  • 1篇殷晓璐
  • 1篇施尧
  • 1篇沈志勇
  • 1篇朱柏元
  • 1篇孙勇伟
  • 1篇李可为
  • 1篇汪明

传媒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早期胃癌病理和生物学特点与外科手术的选择(120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根据早期胃癌的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探讨早期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来收治的120例早期胃癌,其中黏膜内癌(im鄄ca)66例,黏膜下层癌(sm鄄ca)54例;单发癌115例,多发癌5例;浅表扩展型7例;15例有淋巴结转移。全部病例均行不同范围的根治性手术。结果:sm鄄ca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显著高于im鄄ca。癌灶较大、凹陷型和细胞分化差的癌肿淋巴转移相对较多。结论:按EGC的大小、大体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可大致估计肿瘤侵犯深度及淋巴转移,有助于决定手术范围。
庄捷卞育海陈治平凌伟金云法
关键词:早期胃癌病理生物学外科手术
8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分析及临床诊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学分析和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确诊87例GIST并分析其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位于胃者59例(67.8%),小肠23例(26.4%),结肠1例(1.1%),其他部位(系膜、网膜及后腹膜)4例(4.6%)。87例GIST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波形蛋白阳性者为87例(100%),CD117 87例(100%),CD34 75例(86.2%),SMA 11例(12.6%),结蛋白8例(9.2%),S-10017例(19.5%),NSE 13例(14.9%)。诊断为良性GIST者11例(12.6%),潜在恶性18例(20.7%),低度恶性28例(32.2%),高度恶性30例(34.5%)。总的随访率为76/87(87.4%)。通过病史及随访发现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共12例(13.8%)。所有病例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3例有术后复发/转移的病人接受了格列卫治疗。结论:GIST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CD117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肿瘤大小和细胞核分裂数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GIST的关键;甲磺酸伊马替尼对治疗无法切除或者复发/转移的恶性GIST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对GIST病人术后的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曹晖倪醒之汪明凌伟庄捷沈志勇吴志勇陈治平殷晓璐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外科手术
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的选择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时是否要联合脾脏切除及如何抉择.方法:通过35例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病例的总结.分析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与病变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结果:非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相反由于联合脾脏切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使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增加.胃体部癌或胃体部侵润癌、肿瘤直径大于4cm、胃浆膜受浸润者,10或11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结论:全胃切除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应持谨慎态度.如果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保留脾脏十分重要.
朱柏元庄捷孙勇伟陈治平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脾切除术胃癌
术前经动脉化疗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术前经动脉化疗对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术前行区域动脉化疗,并与同期20例患者行单纯手术作对照。观察化疗对术后恢复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活性的影响。术后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以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以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化疗组的总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上升,而NK活性有所下降,且恢复较慢。化疗后65%的患者肿瘤组织出现癌细胞变性、组织坏死、纤维增生等病理改变。化疗组的增殖指数PCNA和Ki-67分别为(70.1±12.3)%和(28.9±6.8)%,较对照组的(81.3±7.3)%和(41.8±9.8)%显著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指数则由对照组的(8.7±2.7)‰提高至化疗组的(12.7±6.2)‰(P<0.05)。结论 术前经动脉化疗能导致癌细胞变性坏死,并抑制肿瘤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在围下术期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
卞育海陈治平庄捷凌伟倪醒之金云法
关键词:胃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免疫组织化学T淋巴细胞
胃癌术前区域动脉化疗对肿瘤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胃癌术前动脉化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A组 ,2 0例 )和化疗加手术组 (B组 ,2 0例 ) ,后者术前行区域动脉化疗 ,观察化疗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检测术后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增殖指标Ki 6 7,DNA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教的变化。结果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 ,有利于手术操作分离 ,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化疗组出现肿瘤组织坏死、癌细胞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 ;肿瘤增殖指数Ki 6 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而细胞凋亡指数则显著提高。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能引起癌细胞变性坏死 ,抑制肿瘤增殖 ,促进细胞凋亡 ,可望改善预后。
卞育海陈治平施尧陈晓宁凌伟庄捷金云法
关键词:胃癌区域动脉化疗病理学KI-67细胞增殖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7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庄捷李可为卞育海陈治平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