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聚元
- 作品数:37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我国粮食学报的缘起被引量:1
- 1994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粮食学报像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1980年郑州粮食学院学报创刊,1983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学报创刊,1985年武汉粮食工业学院学报创刊和吉林粮油食品专科学校学报创刊,1986年中国粮油学报创刊(由中国粮油学会主办).从此我国粮食科学的学术研究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我国学者根据史料考查,对我国大学学报最早创办的刊物提出三种观点:一是1906年苏州东吴大学创办的《东吴月报》,二是1917年上海复旦大学创办的《复旦》,三是1919年北京大学创办的《北京大学月刊》.就我国粮食学报来说,创办于何年及其缘起,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我国最早的粮食学报现在我们常说的学报,通常是指由高等院校主办的;以发表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或单科性的学术理论刊物,而由学术团体或学会创办的专业刊物以学报命名的,也包括在我们所说的学报范畴之内.粮食学报不言而喻应是由我国粮食院校(或学术团体)主办的。
- 张聚元
- 关键词:面粉工业学术理论刊物荣毅仁成本会计粮食储藏
- 我国编辑学理论研究中的若干方法问题被引量:2
- 2001年
- 张聚元
- 关键词:编辑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文化缔构
- 编辑增值论探析
- 2001年
- 张聚元
- 谈粮食储藏与数学
- 1996年
- 粮食储藏和数学,从质量互变规律来看,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可以用数学方法清晰、系统地描述繁杂的粮食储藏管理体系、防治体系和品质劣变的过程。
- 刘金华张聚元章梅
- 关键词:储藏数学模型
- 我国粮食消费水平评价研究
- 1998年
- 我国粮食消费水平评价研究张聚元粮食消费水平评价,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理论性的问题。笔者运用数量化的方法,从理论、方法和实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比较科学地描述了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发展情况。1研究我国粮食消费水平...
- 张聚元
- 编辑学层次性原理探析被引量:1
- 1995年
- 编辑学中充满着辩证的和多层次的发展.启蒙、普及、学术,就是编辑学中的多层次性.今日言之,这种多层次性还具有多元性,是因为学科种类的繁多.编辑学中的多层次,初始划分层次的依据是什么?其层次特征、层次效应、层次规律是什么?研究层次性有什么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这些问题,都应是编辑学层次性规律所要研究解决的.
- 张聚元
- 关键词:编辑学知识结构启蒙多层次性四库全书
- 用数学方法表述粮食储藏品质多因子动态变化之间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1994年
-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方法,对粮食储藏品质变化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建立了粮食储藏品质多因子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论述和检验,确定了该模型的可用性,从而为粮食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
- 张聚元
- 关键词:小麦储藏
- 我国传统粮食科学技术的量化考察与分析
- 1996年
- 本文对我国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分别从粮食储藏、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和造曲酿酒等四方面进行了量化考察,确认量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序列为:造曲酿酒—粮食加工—食品加工—粮食储藏,得出古代粮食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教训是,在已取得辉煌成就的基础上,没有从“数量化”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因而没有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使得已有的科学技术成就无法突破并继续提高。文章最后指出了古代粮食科学技术未能实现数学化的三条主要原因。
- 张聚元
- 关键词:食品加工
- 粮食通风储藏的数学描述问题
- 1996年
- 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粮食通风储藏的数学描述问题,即数学描述粮食通风储藏的基础知识:通风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连续方程之作积平均形式:通风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数学描述。通过各种方程式具体描述了粮食通风储藏这个技术问题,并从而使这个技术问题系统化、理论化。
- 张聚元刘金华
- 关键词:数学描述
-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分析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方法,对小麦储藏品质变化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还建立了小麦品质多因予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论证和检验,确定了这些模型的可用性,从而为粮食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
- 张聚元
- 关键词:地下仓小麦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