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旭琴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带有空氧混合器、加温湿化器的N-CPAP治疗1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结果:1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应用新型N-CPAP治疗后,1例因青紫未改善,后改用机械通气治疗成活,死亡1例,3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己出院,成活13例,其治愈率72.2%,死亡率5.5%。结论:应用新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经济、实用、操作方便、无创、安全,适应症广泛,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使用,值得推广。
- 毛旭琴李晖
- 关键词: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衰竭
- 肺表面活性物质加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加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方法:对13例HMD中2例PS与机械通气治疗,11例患儿PS联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辅助通气及常规治疗5 ̄17h内给予PS,观察治疗后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血气的变化。结果:13例患儿用PS后1 ̄2h内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发绀明显改善;复查血气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改善;24h后复查胸片肺透亮度明显增强。13例中死亡1例,治愈率92.3%,死亡率7.7%。结论:PS加辅助通气能迅速有效地治疗HMD,尤其是PS加N-CPAP治疗HMD,疗效好,并发症少,经济、实用、操作方便、无创、安全,适合广大基层医院使用,值得推广。
- 毛旭琴李晖文昱
-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表面活性物质辅助通气
- 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1999年
- 李晖毛旭琴李兆权毛菊萍
-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母婴同室病因
- 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基本情况、主要病因、临床治疗、预后等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以便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NRF患儿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收集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产前疾病、出生时情况等)、疾病诊断、选择性的临床治疗情况、患儿预后等。67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分成三组,胎龄<34周的早产儿,胎龄34~36周的晚期早产儿,胎龄37~42周的足月儿。结果:胎龄<34周的早产儿Apgar评分较其他组偏低(P<0.05)。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原发病,胎龄<34周的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占绝大多数(72.0%),晚期早产儿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1.7%)和肺炎(41.7%)多见,足月儿则以肺炎占半数(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56例(83.6%);好转2例(3.0%);放弃治疗9例,病死率13.4%。胎龄<34周患儿住院时间(20.1±6.0)d比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长[分别为(12.0±2.2)d及(10.7±2.5)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主要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所至,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新生儿呼吸衰竭原发病、多发病的认识。预后受原发疾病、胎龄、并发症诸多因素影响,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很重要。
- 丁海珍毛旭琴李晖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 低出生体重儿140例临床分析
- 2000年
- 毛旭琴李晖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
- 630例早产儿救治措施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患病率和影响其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将1989年1月,1992年12月和1998年1月-2001年12月8年间在我院出生的630例早产儿分为前4年组和后4年组。对每组早产儿的患病情况、死亡原因、治疗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改进的防治措施可降低早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通过比较,早产儿的患病率前4年组为68.24%,后四年组为58.94%。病死率由前4年的12.45%下降到后4年的5.54%,分别有显著意义和非常显著意义。结论:产前激素应用,产后对早产儿的严密监护和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降低病死率。
- 毛旭琴李晖虞萍
- 关键词:早产儿成活率患病率
- 锌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介素8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探讨锌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SD大鼠32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A组为缺锌饲料+卵清蛋白(OVA)激发组,B组为补锌饲料+OVA激发组,C组为正常锌饲料+OVA激发组,D组为正常锌饲料+生理盐水激发组。诱喘后24 h取BALF进行细胞分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eotaxin、MCP-1及IL-8。结果与C组相比,A组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而B组则明显减少(P<0.05);B组上述炎性细胞较D组仍有明显增加(P<0.05)。A组大鼠BALF中eotaxin[(178.97±23.40)pg/ml]及MCP-1[(3.11±0.86)ng/ml]较C组[eotaxin(147.20±39.35)pg/ml,MCP-1(2.39±0.59)ng/ml]明显增加(P<0.05),而B组eotaxin[(112.85±27.62)pg/ml]及MCP-1[(1.66±0.74)ng/ml]则明显减少(P<0.05);A、B、C三组BALF中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锌对哮喘大鼠气道eotaxin及MCP-1具有抑制作用,但对IL-8无明显影响。
- 卢红艳陈远东文昱毛旭琴
- 关键词:锌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