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杰

作品数:39 被引量:173H指数:9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地层
  • 7篇叠前
  • 6篇叠前地震
  • 6篇品质因子
  • 6篇勘探
  • 6篇反演
  • 6篇Q值
  • 5篇弹性介质
  • 5篇多次波
  • 5篇次波
  • 4篇地震
  • 4篇地震资料
  • 4篇振幅
  • 4篇振幅补偿
  • 4篇小波
  • 4篇波变换
  • 3篇道集
  • 3篇地震道
  • 3篇地震勘探
  • 3篇地震数据

机构

  • 23篇青岛海洋地质...
  • 11篇国土资源部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石化石油工...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9篇王小杰
  • 18篇颜中辉
  • 16篇刘鸿
  • 13篇徐华宁
  • 9篇刘欣欣
  • 9篇刘俊
  • 9篇杨佳佳
  • 8篇栾锡武
  • 8篇印兴耀
  • 7篇吴国忱
  • 5篇施剑
  • 4篇潘军
  • 3篇陈珊珊
  • 2篇陈江欣
  • 2篇刘浩杰
  • 2篇吴能友
  • 2篇刘江平
  • 2篇李西双
  • 2篇张世阳
  • 1篇张世鑫

传媒

  • 7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石油物探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地层Q值估计被引量:35
2011年
与叠后地震资料相比,叠前地震资料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地层信息。传统的基于叠后地震资料的地层Q值估算方法因叠加平均效应的影响,Q值估算精度较低、适用性差。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叠前地震资料利用时频谱分解技术估算地层Q值的方法。该方法借助于S变换对叠前地震数据做时频分析,逐道求取频谱比斜率,经炮检距归零处理得到零炮检距处的地层Q值。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充分考虑了因地层吸收而引起的振幅、频率等信息的变化,而且避免了常规品质因子计算中的平均效应,使估算的品质因子更加准确,适用性更强。
王小杰印兴耀吴国忱
关键词:叠前反演S变换
陆架浅水区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被引量:15
2017年
陆架浅水区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的主战场.对于陆架浅水区地震资料,自由表面多次波为主要的多次波类型.浅水区自由表面多次波能量强、周期短、阶次高,近偏移距处直达波和海底反射难以区分的特点使得基于反馈迭代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或是基于多次波周期性的预测反褶积方法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将自由表面多次波分为水层(海面和海底间)多次波和非水层多次波.对于水层多次波,使用确定性水层多次波压制方法,该方法能够适应浅水区较差的近偏移距插值结果.阐述了方法原理及实现过程.在水层多次波压制后切除海底,使用传统的反馈迭代多次波压制方法来压制非水层自由表面多次波.来自东海陆架盆地的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这一处理思路能较好地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有助于提升陆架浅水区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
施剑刘江平陈刚刘俊刘欣欣王小杰
关键词:海洋地震勘探自由表面多次波
基于曲波域模型优化的多次波压制方法在浅地层剖面的应用
2024年
浅地层剖面主要用来探查海底的浅部构造和浅部资源,但因地震数据采集时受水深和海底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多次波极其发育,并且多次波能量强、频带宽,常规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很难取得较好的压制效果。基于此,将地震数据自身褶积产生的多次波模型分为低频段模型和高频段模型,同时,将原始数据分为低频段数据和高频段数据,利用多个自适应相减法优化低频段模型;而对于高频段数据和高频段模型,将其转换到曲波域,比较其不同尺度、不同角度的差异,然后,对高频段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将优化后高频段模型和低频段模型相加,得到最终优化后的多次波模型,再将其从原始数据中直接减去,以达到压制浅地层剖面中多次波的目的。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多阶的海底相关多次波和强界面产生的多次波的压制效果较好,剖面的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有效信号得以凸显,有利于后期资料的应用。
王小杰刘欣欣刘欣欣刘鸿颜中辉
关键词:多次波曲波变换信噪比
基于零相位子波S域中地层Q值估计
1.引言地层Q值是油气藏检测的重要参数。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基于时频分析理论和反演理论估算地层的吸收特性,提出了许多新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为保证Q值的估算精度,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较高,适应性还有待提高。针...
王小杰印兴耀吴国忱
文献传递
应用TAUP变换压制海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的线性干扰被引量:2
2015年
线性干扰的去除对于海洋浅水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海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线性干扰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TAUP变换去除线性干扰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海洋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线性干扰的去除.实际处理效果表明,经TAUP变换处理后的叠加剖面,其线性干扰去除效果明显,剖面信噪比得以提升.通过与FXCNS、多道倾角滤波去除线性噪音效果对比,使用TAUP变换压制线性噪音的技术方法在渤海地区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可获得更为明显的效果.
潘军栾锡武孙运宝赵铁虎李西双刘俊施剑刘鸿颜中辉王小杰
垂直缆与小道距拖缆组合采集系统的设计及数据融合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垂直缆与小道距拖缆组合采集系统的设计及数据融合方法,属于地震勘探领域,所述采集系统包括工作船、电极、垂直缆和小道距拖缆,垂直缆和小道距拖缆沉放于海面之下,在对系统具体设计时,根据垂直缆的照明范围、水深、海底...
王小杰徐华宁刘鸿颜中辉刘欣欣杨佳佳
一种极浅水高精度地震资料快速成像方法
本发明一种极浅水高精度地震资料快速成像方法,设计了适合于该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的技术流程,通过基于域转换的异常振幅噪音压制、分频自适应相减的多次波压制、多波束与地震联合的剩余静校正技术、潮汐校正技术、空间振幅补偿与分频信号增...
徐华宁王小杰刘俊颜中辉刘鸿杨睿
文献传递
利用印支面预测南黄海油气远景区
<正>南黄海西邻山东、江苏,东界朝鲜半岛,北以山东半岛东端成山头与朝鲜半岛长山串之间的联线和北黄海相连,南以江苏启东角和济州岛之间的联线贯通东海,总面积约30.9万平方公里。在构造上,南黄海从北往南分为千里岩隆起、北部坳...
栾锡武刘俊施剑聂鹏飞王小杰王文娟潘军颜中辉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动态寻优数据重构的参量阵浅剖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寻优数据重构的参量阵浅剖处理方法,包括:A、波形数据提取;B、海底反射时间拾取;C、频谱分析;D、计算平均绝对振幅;E、确定加权系数优化时间深度;F、确定初始加权系数;G、加权系数优化;H、数据重构...
刘欣欣徐华宁刘鸿陈江欣颜中辉王小杰杨佳佳
崂山隆起地震资料多次波特征与压制策略被引量:9
2016年
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区,印支期以来强烈的改造作用使得中生界遭受大面积整体剥蚀,部分区域新生界直接叠覆在古生界之上形成不整合屏蔽层。海面、海底及不整合屏蔽层这3个强反射系数界面的存在使得该区多次波异常发育,中—古生界有效反射湮没在多次波干扰中无法识别,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已成为本区中—古生界成像的基础和关键。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际资料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多次波特征,认为自由表面多次波、长周期多次波、折射多次波及绕射多次波是主要的多次波类型。对各类型多次波采用了针对性方法进行压制,介绍了压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针对横跨本区的南北向测线的多次波压制及偏移成像结果表明,使用的组合压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压制各类型多次波,最终提升该区中—古生界的地震成像质量。
施剑刘江平陈建文刘俊王小杰
关键词:多次波南黄海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