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玮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V16/18、p16、CK17、Ki-67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HPV16/18感染及p16、CK17、Ki-67在子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IM)、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C)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p16、CK17、Ki-67在子宫颈IM 30例、CIN 60例[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30例,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30例]、CC 30例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PV16/18感染在LSIL、HSIL及CC中的阳性率[30 %(9/30)、60 %(18/30)、77 %(23/30)]高于IM组[6.7 %(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随着子宫颈病变加重,HPV16/18的表达率也呈递增趋势。CK17在IM中的阳性表达率[90 %(27/30)]高于LSIL、HSIL及CC组[分别为17 %(5/30)、10 %(3/30)、7 %(2/30),P〈0.05]。p16、Ki-67在LSIL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 %(25/30)、87 %(26/30),HSIL中为90 %(27/30)、93 %(28/30),CC中为97 %(29/30)、97 %(29/30),均高于IM组[13 %(4/30)、10 %(3/30)]。HPV16/18阳性的HSIL及CC中均发现p16、Ki-67的高表达,三个指标之间均具有相关性。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CIN及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常伴随p16、Ki-67的高表达,提示HPV16/18可能引起抑癌基因p16突变,导致细胞癌变。随着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加重,CK17阳性率明显降低,HPV16/18、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增高,联合检测对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诊断及分级具有辅助意义。
- 柴丽丽杨国青王海玮陈燕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18CK17P16KI-67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变异的研究
- 目的分析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的特征,以提高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为阐明该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 王海玮刘保安
- 文献传递
- 人胃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利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腺癌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 收集、筛选6例新鲜的人胃腺癌原发灶组织及转移的淋巴结组织标本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用非染色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法分别获取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腺癌细胞,裂解后提取蛋白,每例取等量蛋白,任选3例混合,共分成2组.用DIGE染料Cy2、Cy3、Cy5对样品分别标记,然后进行双向电泳,获得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腺癌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最后使用Typhoon扫描仪进行图像扫描,用DeCyder-Differential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识别两者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 应用非染色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法得到较纯的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的癌细胞,不会因为染色问题改变蛋白所带电荷引起的2-DE图像模式的改变,提示它是一种低价、简便的样品制备方法之一.对6例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腺癌细胞样本进行二维差异凝胶电泳,建立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差异表达图谱.分析显示差异凝胶1、差异凝胶2的蛋白质点分别为1 416个(相似点1 062个,下调点277个,上调点77个)、1 299个(相似点1 050个,下调点157个,上调点92个).运用DeCyder-Differential软件(Biological Variation Analysis version 5.0)对Gel1、Gel2中的蛋白质点进行分析(P=0.05,阈值:>1.5倍或者<-1.5倍),获得1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论 非染色冰冻切片显微切割法及DIGE技术是一种简单可行的蛋白质样品纯化方法,建立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人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腺癌细胞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为进一步探讨胃癌转移机制、特异性标志物筛选奠定了初步基础。
- 柴丽丽陈燕王海玮杨国青郑长黎
- 关键词:腺癌原发灶淋巴转移显微切割蛋白质组
- 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P16蛋白检测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病人中的意义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评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病人宫颈做活组织病理检查及P16蛋白检测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收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二联筛查的病人资料,对其中226例HPV阳性病人随后进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联合检测。结果 226例HPV阳性病人中,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萎缩、低级别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分别为73、98、55例,P1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6%(26/73),83.7%(82/98)和100%(55/55)。P16蛋白表达在炎症/萎缩组、低级别病变组及高级别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9,P<0.001);三组病变间P16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2法检测高危型HPV可作为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常规手段,高危型HPV阳性病人应及时行病理活检,其与P16检测的联合应用将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 王海玮柴丽丽杨国青陈燕
- 关键词:宫颈活检杂交捕获法P16蛋白
- 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免疫抑制状态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免疫抑制状态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3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格检查的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Treg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析CD4^+CD25^+Treg水平与IFN-γ、IL-2、IL-4和IL-10的相关性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CD4^+CD25^+Treg比例、IL-4和IL-10水平为(19.43±4.36)%、(9.76±2.41)pg/mL和(22.18±5.26)pg/mL,高于对照组的(10.34±2.16)%、(7.16±2.07)pg/mL和(9.52±3.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IFN-γ和IL-2水平为(6.87±2.24)pg/mL和(2.43±0.54)pg/mL,低于对照组的(13.86±3.18)pg/mL和(12.79±2.1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Treg比例与IFN-γ和IL-2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IL-4和IL-10呈正相关关系(P<0.05)。CD4^+CD25^+Treg比例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肿瘤位置无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Treg水平增高,与免疫状态有明显的相关性,其参与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 王海玮柴丽丽杨国青司望利陈燕
- 关键词:胃癌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状态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5例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常呈巢状、旋涡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边界不清,呈合体状,核圆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晰,染色质点彩状或空泡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瘤细胞CD21、CD23、CD35阳性。结论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较困难,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须依赖于免疫组化。
- 刘保安王海玮赵林陈辉刘腊军粟占三
-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变异的研究
- 目的:
分析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的特征,以提高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为阐明该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
- 王海玮
-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子细胞遗传学
- 文献传递
-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报道被引量:1
- 2018年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及子宫以外的部位。该病变虽然形态学为良性,但却具有浸润、侵袭及复发等行为,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并随卵巢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最常见于盆腔(如卵巢、输卵管、宫骶韧带及直肠子宫陷凹等)部位,出现在其他部位或器官者较少见,因此极易被临床忽略和误诊。
- 王海玮杨国青陈燕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直肠肿瘤阑尾炎肛周脓肿免疫组化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生发中心滤泡树突状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组织形态表现均无特异性,故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肿瘤。本文从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诊断与治疗等多个方面对目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王海玮刘保安
-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病理
- 输卵管畸胎瘤合并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1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女性,46岁。闭经3个月,阴道出血2个月,量增多1周。B超示子宫内膜厚1.5cm,宫颈囊肿,双附件区未见异常。行宫腔镜+分段诊刮术。病理结果:(子宫腔)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颈管)小块黏膜组织急慢性炎;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行子宫颈锥切术,病理提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并累及腺体。遂行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 王海玮王娟红
- 关键词:畸胎瘤输卵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