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劲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正畸
  • 3篇支抗
  • 2篇托槽
  • 2篇种植支抗
  • 2篇涎腺
  • 2篇涎腺腺样囊性...
  • 2篇腺样
  • 2篇腺样囊性癌
  • 2篇囊性
  • 2篇囊性癌
  • 2篇口腔
  • 2篇口腔正畸
  • 2篇激光
  • 2篇氟斑牙
  • 1篇单侧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牙龈

机构

  • 5篇东莞市太平人...
  • 3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雷劲
  • 4篇李定梅
  • 3篇涂文
  • 2篇李萍
  • 2篇宋琦
  • 1篇周蔚玉
  • 1篇王诚
  • 1篇周伏保
  • 1篇董敏杰
  • 1篇徐宇红
  • 1篇陈海
  • 1篇谢文扬

传媒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微型种植支抗结合正颌、正畸技术矫正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李定梅周伏保陈海王诚雷劲董敏杰
关键词:微型种植支抗正畸稳定性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意义。方法对25例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及单侧后牙正锁颌患者,采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治疗方法,应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将上颌后牙压低,对舌侧部位的下颌后牙缓慢牵引,以矫正单侧的后牙正锁颌。微型钛钉种植支抗的植入部位为腭侧根尖区、后牙颊侧、下颌后牙颊侧的根尖牙槽,颊向牵引力约为55.06 g,磨牙压入力约为70.82 g,观察术后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采用上下颌同时牵引,多部位植入微型钛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压低上颌后牙以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且钛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结论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和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治疗效果理想、稳定性强、治疗时间短、创口小、无不良症状、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应用。
李定梅雷劲涂文
固定正畸治疗致牙龈炎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临床正畸治疗与牙龈炎的相关因素,寻找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200例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知识宣教,而且督促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经过1、3、6个月的治疗后,评价两组的牙龈状况。结果两组在治疗1、3个月时,患者的牙龈状况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牙龈状况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督促患者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加上医生的合理操作,有利于减少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牙周组织疾病。
李定梅涂文雷劲周蔚玉
关键词:正畸矫正器牙龈炎
脉冲Nd:YAG激光对氟斑牙托槽粘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使用脉冲Nd:YAG(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对离体氟斑牙釉质表面进行处理,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的处理方法,为临床降低氟斑牙患者托槽的脱落率、增加氟斑牙托槽粘结强度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用不同能量脉冲Nd:YAG...
雷劲
关键词:氟斑牙托槽粘结强度激光疗法
文献传递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 56例口腔正畸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对照组(27例)采用常用的非种植体强支抗。结果 观察组1例种植体脱落,成功率96.6%。观察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唇倾角及凸距的减少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磨牙位移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14、4.491、17.172,均P<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可以提供比较理想的支抗和正畸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可即刻加力,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
李定梅涂文雷劲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口腔正畸支抗
涎腺腺样囊性癌LN、LN-R的表达及其和MVD计数的关系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 MVD)、层粘连蛋白 ( LN)、层粘连蛋白受体 ( 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1 0例正常涎腺组织、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LN- R、的表达 ,用 CD34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 ,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L N、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仅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 ,而在肌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上反应均呈阴性 ;2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期、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LN- 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3MVD和 L N- R的表达程度与腺样囊性癌的分期、病理分型 ( LN- R除外 )、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 P>0 .0 5 ) ;4L N、L N- R的表达与 MVD有关 ( P<0 .0 5 )。结论 :1 MVD和L N、LN- R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2 LN、LN- R可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 。
李萍宋琦谢文扬雷劲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LNLN-RMVD计数层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受体
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VEGF的表达。结果VEGF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 ,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结论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
宋琦李萍雷劲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
脉冲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对氟斑牙托槽抗剪切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将不同能量脉冲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对离体氟斑牙表面釉质进行照射,并与酸蚀技术联合应用,探索提高氟斑牙托槽粘结强度的方法。方法将正常牙5颗和中度氟斑牙50颗,其中正常牙酸蚀1 min作为正常组;氟斑牙被随机分成10组,每组5颗,其中一组酸蚀1 min作为对照组,剩下9组按以下方式处理:经50 mJ照射、50 mJ照射+酸蚀1 min、50 mJ照射+酸蚀2 min、100 mJ照射、100 mJ照射+酸蚀1 min、100 mJ+酸蚀2 min、180 mJ照射、180 mJ照射+酸蚀1 min、180 mJ照射+酸蚀2 min。其中激光照射频率均为20 Hz,照射时间为20 s,酸蚀剂均为37%磷酸。在处理过的牙面粘结不锈钢方丝弓托槽,测试其抗剪切强度。结果单独激光处理组抗剪切强度高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激光技术和酸蚀技术联合使用组抗剪切强度较激光单独使用组升高,其中100 mJ照射+酸蚀1 min,抗剪切强度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酸蚀条件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激光预处理能协同增强酸蚀作用,提高氟斑牙托槽粘结力,100 mJ激光照射+酸蚀1 min,抗剪切强度最高,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和酸蚀时间的延长,粘结强度并不增加。
徐宇红雷劲
关键词:脉冲NDYAG激光氟斑牙剪切强度口腔正畸托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