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建杰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主题

  • 6篇界面固相反应
  • 6篇固相
  • 6篇固相反应
  • 4篇相组成
  • 4篇SI
  • 3篇显微结构
  • 2篇NI
  • 2篇NI3AL
  • 2篇SIC
  • 2篇C/N
  • 1篇氮化
  • 1篇氮化硅
  • 1篇碳化硅
  • 1篇铝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SI3N4
  • 1篇
  • 1篇
  • 1篇FE
  • 1篇FE3AL

机构

  • 6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高建杰
  • 5篇吴玉程
  • 5篇汤文明
  • 3篇郑治祥
  • 3篇曹菊芳
  • 3篇赵学法
  • 2篇郑志祥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iC/Fe3Al界面的固相反应被引量:2
2008年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SiC/Fe3Al界面固相反应区的成分分布、微结构及相组成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 050℃和1 100℃的热处理温度下经10 h扩散反应后,SiC/Fe3Al界面固相反应区由Fe3Si、石墨态C和Fe-Si-Al三元化合物(FeSiAl5及FeSi3Al9)构成,SiC/Fe3Al界面固相反应区由调整的C沉积物区(M-CPZ)和均匀的C沉积物区(R-CPZ)(从SiC侧至Fe3Al侧)构成,调整的C沉积物区的形成归因于SiC的不连续分解。
曹菊芳汤文明赵学法高建杰吴玉程郑治祥
关键词:界面固相反应显微结构
SiC/Ni_3Al界面固相反应区的相组成与显微结构
2008年
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对1 000℃×5 h加热处理的SiC/Ni3Al界面固相反应区显微结构、相组成以及反应区中元素分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测试。研究表明,SiC/Ni3Al界面固相反应形成Ni2Si、石墨态碳沉积物和Ni5.4AlSi2。SiC/Ni3Al界面固相反应形成两层结构的反应区,其厚度大约是16μm。其中,靠近SiC侧的反应区由Ni2Si,Ni5.4AlSi2和分布在其中的颗粒状的石墨颗粒构成,而靠近Ni3Al侧的反应区则由Ni2Si和Ni5.4AlSi2构成。
赵学法汤文明曹菊芳高建杰吴玉程郑志祥
关键词:SICNI3AL
Si/_3N/_4//Ni(Fe)及其Al系金属间化物界面固相反应的研究
Si3N4//Ni/(Fe/)-Al系金属间化物界面固相反应是Si3N4在高温复合构件及复合材料等应用领域内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本研究通过设计Si3N4//Ni、Si3N4//Fe、Si3N4//Fe3Al、Si3N4//...
高建杰
关键词:氮化硅相组成
文献传递
Si_3N_4/Fe,Si_3N_4/Fe_3Al界面的固相反应(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在Ar气氛中,经1150℃,10h等温热处理后,Si3N4/Fe,Si3N4/Fe3Al平面偶界面固相反应区的形貌、成分分布、显微结构及相组成。结果表明:Si3N4/Fe界面固相反应形成约120μm厚的反应区,Fe含量从Si3N4侧到Fe侧逐渐增加,反应区中的Si成分约为5%(原子分数),反应区主要由Fe(Si)固溶体构成,其中均匀地分布着细小的孔洞;Si3N4/Fe3Al界面固相反应形成约3μm厚的反应区,反应区具有比Fe3Al高得多的Al含量,反应区由FeAl,Fe(Al,Si)固溶体及三元化合物Al9FeSi3构成。Si3N4/Fe3Al具有比Si3N4/Fe高得多的界面化学相容性。
高建杰汤文明吴玉程郑治祥
关键词:界面固相反应显微结构相组成
SiC/Ni_3Al界面固相反应(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经1050℃等温热处理10h的SiC/Ni3Al界面固相反应层的成分分布、微结构及相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Ni3Al界面固相反应层由Ni5.4Al1Si2、石墨态C及NiAl构成,反应物原子(Si,C,Ni和Al)在反应层中连续分布,均呈现下坡扩散的特征。反应层由随机C沉积区(random carbon precipitation zone,R-CPZ)及无碳沉积区(carbon precipitation free zone,C-PFZ)两个亚层构成。其中,R-CPZ靠近SiC侧,主要由Ni5.4Al1Si2构成,片状和颗粒状的石墨态C随机地分布其中;C-PFZ靠近Ni3Al侧,主要由Ni5.4Al1Si2及NiA构成,不含有石墨态C。
赵学法汤文明曹菊芳高建杰吴玉程郑志祥
关键词:碳化硅界面固相反应
Si_3N_4/Ni和Si_3N_4/Ni_3Al的界面固相反应被引量:1
2010年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在N2气氛中1150℃×10 h等温热处理的Si3N4/Ni,Si3N4/Ni3Al平面偶界面固相反应区的形貌、成分分布、显微结构及相组成。结果表明:Si3N4/Ni界面固相反应形成约20μm厚的反应区,反应区主要由Ni3Si构成,其中分布着大量细密的孔洞;而Si3N4/Ni3Al界面固相反应形成约2μm厚的反应区,反应区具有比Ni3Al高得多的Al含量,反应区由NiAl及Ni3Si构成。Si3N4/Ni3Al具有比Si3N4/Ni高得多的界面化学相容性。
高建杰汤文明吴玉程郑治祥
关键词:SI3N4NI3AL界面固相反应相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