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铁雄
- 作品数:25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芪和猪苓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粪便IL-2、IL-6和IFN-γ的动态变化影响
- 齐铁雄王军民陈惠兰周立智王鸿雁等
- 该研究系统观察中药黄芪、猪苓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粪便中IL-2、IL-6和IFN-γ的动态变化。通过其研究发现:IL-2、IL-6和IFN-γ在轮状病毒感染后表现出不同的动态变化;IFN-γ出现的最早,粪便IFN-γ...
- 关键词:
- 关键词:猪苓轮状病毒肠炎血清粪便
- 新生儿自发性气胸3例报告
- 2005年
- 王长华齐铁雄徐伟高月乔
-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新生儿
- 172例儿科住院高血压病人回顾分析
- 张明明石琳刘杨林瑶丛晓辉王琍齐铁雄陆萍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粪便IL-2、IL-6和IFN-γ的动态变化及药物影响
- 目的:进行婴幼儿秋冬腹泻的病原学检查,并动态观察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血清粪便IL-2、IL-6和IFN-γ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观察黄芪和猪苓对RV肠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以了解在调节RV肠炎导...
- 齐铁雄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
- 文献传递
- 猫叫综合征(5p-)一例被引量:1
- 2005年
- 病例:患儿,女婴,15d,因生后喂养困难15d,哭声微弱似猫叫于2002年8月12日入院.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2.2kg,父亲26岁,母亲25岁,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及遗传史,母孕期无用药史及有害物质接触史.查体:头围31cm,身长50cm,体重2.8kg,发育及营养状况较差,精神反应差.前囟1cm×1cm.满月形脸,眼距宽,内眦赘皮,鼻梁低平,小下颌,耳位低,心肺正常,右手通贯掌,四肢肌张力低,指趾细长.遗传学核型为46,XX,del(5)(p14).诊断:猫叫综合征.
- 齐铁雄马桂芹董玥张莉王莲芳高国花
- 关键词:猫叫综合征出生体重近亲结婚营养状况内眦赘皮肌张力低
-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7例临床观察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又称Sturge—weber syndrome(简称SWS)。是一种罕见的、散发的、病情渐进性发展的综合征。它的三联征包括:沿三叉神经分布的葡萄酒斑、软脑膜血管瘤及眼部畸形,临床表现为多器官受损,包括癫痫,智力低下及青光眼。近10年来,我院共诊治SWS7例。现报道如下。
- 齐铁雄刘世华牛志浩王晓燕
- 关键词:文献复习多器官受损神经分布眼部畸形
- 原发性高血压儿童血压变化节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儿童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规律,为临床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原发性高血压患儿74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记录完整数据。依据74例患儿不同的血压分期(前期、Ⅰ期、Ⅱ期)分别作图,观察不同分期高血压患儿的血压变化节律,并与血压正常儿童的昼夜节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74例患儿平均年龄(12.2±2.7)岁,其中男58例,女16例,高血压分期:前期9例,Ⅰ期43例,Ⅱ期22例。74例患儿平均收缩压(133.59±11.95)mmHg,平均舒张压(75.68±9.57)mmHg。其中高血压前期平均收缩压(122.93±10.31)mmHg,平均舒张压(70.13±5.84)mmHg,高血压Ⅰ期平均收缩压(130.16±8.68)mmHg,平均舒张压(72.24±6.32)mmHg,高血压2期:平均收缩压(144.65±10.97)mmHg,平均舒张压(84.44±11.05)mmHg。对74例患儿的动态血压每小时监测数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儿血压失去正常勺型变化节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患儿血压失去正常变化节律。
- 刘杨石琳张明明林瑶齐铁雄郑彤丛晓辉潘燕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血压儿童
- Kartagener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15年
- Kartagener综合征(KS)又称为内脏转位-鼻窦炎-支气管扩张征,或称家族性支气管扩张,为临床罕见病。1病例简介患儿男,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5年,加重7天"入院。伴反复咳黄白色黏痰,量较多,无血痰,以清晨较多,伴喘息,无发热。查体:T 36.4℃,P 102次/分,R 32次/分,BP 90/66mm Hg,体重24kg。呼吸略促,三凹征阳性,精神弱,面色略苍白。
- 齐铁雄石琳
- 关键词:KARTAGENER综合征文献复习反复咳嗽内脏转位病例简介
- 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0年
-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是遗传性代谢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其病因在于甲基丙二酸辅酶A变位酶的缺乏,从而使甲基丙二酸辅酶A通通过其它代谢旁路而产生出非正常代谢物,积聚在血液、组织、脑脊液和尿液中,导致MMA患者出现一系列病理,生化及临床指标的变化。
- 齐铁雄郑彤王晓燕
-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血症文献复习遗传性代谢疾病辅酶A变位酶代谢物
- 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KCNQ1基因的新突变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 (longQTsyndrome ,LQTS)的临床特点并筛查KCNQ1基因突变。方法 首先按照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 ,确立先证者 ,进行家系调查 ,共有 6个LQTS家系被纳入研究。另选 50名心电图正常且校正QT间期 (QTc)≤ 0 41s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基因对照。分析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像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strandconformationalpolymorphism ,PCR SSCP)方法 ,对KCNQ1基因编码区全部序列进行基因突变筛查。阳性结果行DNA测序以明确具体突变位点 ,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个家系中共有LQTS患儿 13例 ,男 5例 ,女 8例。其中 ,猝死 1例 ( 8% ) ;晕厥发作 10例 ( 77% ) ;无症状 2例 ( 15% ) ,分别在家系调查和基因筛查时被发现。共采集到 11例患儿的心电图 ,QT间期为 ( 0 460± 0 0 58)s ,QTc为 ( 0 516± 0 0 58)s。经基因检测发现KCNQ1基因上 2个新的致病性突变位点 3 56 3 57ΔQQ和 62 6 63 1ΔGSGGPP ,分别来自 2个家系。还发现 1个新的多态性位点P448R。此 3个位点均位于编码蛋白C 末端结构域。结论 该研究发现KCNQ1基因的 2个新缺失突变位点和 1个新的多态性位点 ,系国内外首次报道 。
- 梁璐杜忠东蔡玲玲吴建新郑彤齐铁雄
- 关键词:LQTS基因突变钾通道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