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淼

作品数:41 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中国癌症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腺癌
  • 18篇乳腺
  • 18篇乳腺癌
  • 10篇肿瘤
  • 9篇登记
  • 8篇生存率
  • 6篇癌患者
  • 4篇单抗
  • 4篇阳性
  • 4篇乳腺癌筛查
  • 4篇手术
  • 4篇受体
  • 4篇受体阳性
  • 4篇晚期
  • 4篇激素
  • 4篇多中心
  • 3篇乳腺癌患者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切除

机构

  • 33篇复旦大学附属...
  • 32篇复旦大学上海...
  • 9篇复旦大学
  • 4篇浙江省肿瘤医...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信息技术有限...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1篇莫淼
  • 10篇袁晶
  • 6篇郑莹
  • 5篇徐望红
  • 4篇沈洁
  • 4篇柳光宇
  • 4篇朱骥
  • 3篇邵志敏
  • 2篇吕力琅
  • 2篇张华
  • 2篇郭小毛
  • 2篇曹志刚
  • 1篇方红
  • 1篇王玉洁
  • 1篇罗剑锋
  • 1篇贾晓青
  • 1篇王奕
  • 1篇蔡国响
  • 1篇张剑
  • 1篇陈英耀

传媒

  • 21篇中国癌症杂志
  • 5篇肿瘤学杂志
  • 2篇肿瘤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4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形态学编码探讨
2023年
肿瘤形态学编码是ICD-10肿瘤疾病编码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相对少见但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其中胃、肠、胰腺等消化系统最为常见。按照传统的五步法编码,许多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无法找到合适的形态学编码。本文梳理了神经内分泌肿瘤最新的病理诊断分类与分级标准共识,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分化较差的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三种类型。针对消化系统中的胰腺、肠、胃、肝及非消化系统中肺、乳腺等部位的具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类型,按照三种病理类型所包含的各种疾病的病理名称,分别依据《疾病分类与代码国家临床版2.0》肿瘤形态学编码目录一一匹配出合适的形态学编码。这种列举匹配的方法相比传统的肿瘤形态学编码查找步骤,能更好地满足不断更新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的形态学编码需求,有利于提高编码准确性。
张红亚郑莹莫淼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分级
国内甲状腺癌专病数据库单中心及多中心建设的探索及初步应用
2023年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国内在甲状腺癌诊疗过程中缺乏系统性收集和整理标准化临床数据, 缺乏高级别的诊断准确性、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的临床研究, 因此建立甲状腺癌专病数据库是一条必经之路。甲状腺癌单病种数据库需要保证数据的结构化、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效性。单中心甲状腺癌专病数据库的建设是多中心数据库建设的基础。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联盟协作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建立全国首个多中心、一体化、规范化的甲状腺癌专病数据库。多中心甲状腺癌专病数据库的建立难度主要在于数据标准及数据上传格式的统一, 需要有统一的监督管理组织及数据共享合作模式。
刘琬琳王宇胡佳倩魏文俊郑莹莫淼王奕
关键词:甲状腺癌数据库单病种
阿特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IMpassion130研究解读被引量:29
2019年
【简评】乳腺癌一直被认为是低免疫原性的“冷肿瘤”,因此免疫疗法在乳腺癌中乏善可陈。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cancer,TNBC)是一种特殊亚型,治疗方案有限却又极具侵袭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NBC肿瘤突变负荷较大,肿瘤细胞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death-1,PD-1)表达量较高,肿瘤微环境中富含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故推测其可能是一种对免疫积极应答的“热肿瘤”。IMpassion130是全球首个在晚期TNBC患者中获得阳性结果的Ⅲ期免疫治疗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莫淼杨佳柠董超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白蛋白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晚期LYMPHOCYTE紫杉醇
多瘤别个体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适合我国人群的多瘤别个体癌症风险评估模型。方法收集整理2018-01-01前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或更新的指南和研究报告,以及2000-2017年发表的我国各瘤别发病危险因素相关文献。采用名义小组技术(NGT)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癌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相关赋值,以哈佛疾病风险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基础,构建计算模型,对个体常见癌症发病风险给予分级。结果8名专家经专家共识,从317项初始指标中最终确定了154项指标。判断依据系数(Ca)为0.90,熟悉程度系数(Cs)为0.93,权威系数(Cr)为0.91。最终构建的多瘤别癌症风险评估模型包含基本信息、健康史、生活方式、职业及环境暴露、异常症状和筛查等6个方面的76项问卷条目,形成的模型可对常见的14种癌症进行风险等级分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评估我国居民常见癌症发病风险,筛选高危对象,为开展基于网络的癌症风险管理以及辅助基于社区的癌症筛查提供实用工具。
何雨莲莫淼周昌明王泽洲沈洁吴封敏郑莹
关键词:癌症风险评估
阿特珠单抗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Ⅲ期试验--IMpower 133研究解读被引量:6
2018年
【简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diseas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D-SCLC)的治疗20多年来没有重大进展,无论是在发病机制、驱动基因靶点探索还是药物研发等领域一直没有突破。IMpower 133研究在今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结果,并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上。该研究两个主要研究终点均为阳性,抗PD-L1单抗阿特珠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卡铂(etoposide/carboplatin,EC)化疗方案一线治疗ED-SCLC可以改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给ED-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
莫淼张鹏申鹏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依托泊苷单抗卡铂
乳腺癌患者肺内孤立性结节CT征象:肺原发性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的鉴别被引量:8
2018年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患者CT上表现为孤立性的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可能是原发性肺癌(primary lung cancer,PLC)也可能是乳腺癌肺转移(metastatic pulmonary breast cancer,MBC),明确诊断对于患者的个性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回顾性分析CT上表现为SPN的PLC和MBC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3年9月经胸外科手术获得病理证实的116例乳腺癌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节CT征象鉴别MBC和PLC。结果:116例结节中,PLC为77例(66.4%),MBC为39例(33.6%)。MBCs与PLCs在圆形或椭圆形、亚实性结节、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结节最大径及实性成分体积比等征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分析显示,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和非实性成分体积比≥24%是PLC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应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0.219(95%CI:0.069~0.638)、0.061(95%CI:0.009~0.240)和0.972(95%CI:0.951~0.990)。该多因素回归模型对PLC与MBC的鉴别具有良好的性能,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3(95%CI:0.838~0.969),准确率为86.2%,灵敏度为88.3%,特异度为82.1%。结论:乳腺癌患者孤立性肺结节中原发性肺腺癌概率高。实性成份体积比<24%、有支气管充气征和有毛刺征等CT征象提示原发性肺癌的可能大。
王升平付怡刘权叶挺孙向洁李媛莫淼莫淼彭卫军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肺腺癌乳腺癌肺转移
上海市抗癌协会2019年《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之乳腺癌部分解读
沈洁郑莹莫淼
T-VEC联合依匹木单抗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多中心随机Ⅱ期临床试验的5年随访结果解读被引量:1
2023年
溶瘤病毒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案一直是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Ⅰb/Ⅱ期临床试验(NCT01740297)对比了溶瘤病毒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联合依匹木单抗对比依匹木单抗单药在不可切除的ⅢB~ⅣM1c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Ⅱ期于2013年8月至2021年3月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的33个中心进行,筛选入组198例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T-VEC联合依匹木单抗或依匹木单抗单药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根据免疫相关应答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持久反应率(durable response rate,DRR)、反应持续时间(duration of response,DO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与依匹木单抗单药相比,联合用药组显著性改善了患者的ORR(35.7%vs 16.0%;OR=2.9,95%CI:1.5~5.7,P=0.003)。两组的DRR分别为33.7%和13.0%(P=0.001)。在达到客观缓解的患者中,联合用药组的中位DOR为69.2个月(95%CI:38.5~NA),单药组尚未达到。联合用药组的中位PFS为13.5个月,单药组为6.4个月(HR=0.78,95%CI:0.55~1.09,P=0.14)。联合用药组的5年OS率为54.7%,单药组为48.4%。5年随访中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事件。这是首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溶瘤病毒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随机对照研究。5年随访数据提示T-VEC联合依匹木单抗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但从长期生存角度,联合用药并未给患者带来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生存获益。
纪青莫淼
关键词:溶瘤病毒黑色素瘤
MRI引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对比CT引导的体部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前列腺癌:MIRAGE随机临床研究解读被引量:1
2023年
MIRAGE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单中心Ⅲ期优效性研究,该研究旨在确定MRI引导下的计划靶区外扩边界缩减能否显著降低前列腺癌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患者中度毒性反应发生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急性2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反应以及患者报告生活质量评分的动态变化。因期中分析显示主要研究终点已提前达到预设统计检验水准,故研究提前中止招募,最终纳入156例患者(CT引导组77例,MRI引导组79例)。分析结果显示,MRI引导组的急性2度及以上泌尿生殖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T引导组(24.4%vs 43.4%,P=0.01)。此外,急性2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反应发生率以及部分患者报告生活质量结局指标也显示MRI引导组优于CT引导组。因此,MRI引导相比较于CT引导的前列腺SBRT,能显著降低患者中度急性毒性反应和提高患者报告生活质量,但能否持续获益仍需长期随访结果来确认。
沈金闻莫淼
关键词:前列腺癌急性毒性反应
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报告被引量:27
2020年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周昌明莫淼袁晶沈洁王泽洲张志红朱骥秦一雨郑莹吴炅郭小毛
关键词:恶性肿瘤生存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