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雨龙

作品数:25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污染
  • 5篇有机物
  • 5篇污染特征
  • 5篇挥发
  • 5篇挥发性有机
  • 5篇挥发性有机物
  • 4篇多环芳烃
  • 3篇离子
  • 3篇降水
  • 3篇PM
  • 3篇PM2.5
  • 3篇VOCS
  • 2篇野外
  • 2篇生物炭
  • 2篇水溶性离子
  • 2篇太阳能
  • 2篇太阳能发电
  • 2篇太阳能发电装...
  • 2篇炭吸附
  • 2篇气溶胶

机构

  • 21篇太原科技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太原市环境监...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山西省人民政...
  • 1篇鞍山市环境监...

作者

  • 25篇闫雨龙
  • 19篇何秋生
  • 7篇王新明
  • 5篇张桂香
  • 5篇郭利利
  • 3篇钱天伟
  • 3篇王美
  • 3篇王开扬
  • 3篇彭林
  • 2篇崔阳
  • 2篇郭晓方
  • 2篇刘希涛
  • 2篇陈来国
  • 2篇孙可
  • 2篇张玉
  • 2篇温彦平
  • 2篇冯新宇
  • 1篇朱媛媛
  • 1篇魏复盛
  • 1篇张啸

传媒

  • 4篇环境化学
  • 3篇环境科学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浊漳南源与当地南沟排水渠交汇处水体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分析
2011年
采集了浊漳河南源与当地南沟排水渠交汇处前后不同位置的水样并分析了其中的多环芳烃。结果表明,水中PAHs总量为119.32ng/L~144.77ng/L,排水渠断面的浓度高于其他断面,水体中苯并(a)芘均值浓度超出地表水的国家标准。水中PAHs以3环、4环为主;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生产煤焦油以及使用煤焦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是水体中的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移动源和燃煤源亦有一定贡献。
范晓周闫雨龙张玉何秋生
关键词:多环芳烃
一种野外降水降尘采样器
本发明用于降水降尘采样领域,具体是一种野外降水降尘采样器。包括采集桶、采集桶侧架、滑板、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热水器、降水传感装置,控制装置、降水存储装置;采集桶侧架安装在采集桶侧部,采集桶侧架上安装有电能储存装置,降水...
何秋生闫雨龙
文献传递
朔州市夏季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23
2017年
采集夏季朔州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日变化样品,分析其中VOCs的浓度特征,运用特征比值和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后向轨迹模型对其来源进行分析,并使用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研究了其环境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朔州市VOCs的总体平均浓度为(102.93±35.90)μg·m^(-3),其中芳香烃类浓度最高,为53.52μg·m^(-3);VOCs的日变化呈现了双峰特征,与NO_2和O_3的日变化结合分析显示了其浓度受到了机动车排放和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显著;源解析结果显示VOCs的排放源主要有机动车排放、汽油和溶剂挥发、燃烧、植物排放等;观测期间气团受北方向、西北方向与西南方向输送的影响;芳香烃类化合物是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最高的VOCs类化合物种类.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机动车排放和燃烧排放、减低溶剂使用等措施是目前控制朔州市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的主要途径.
李如梅武媛媛彭林马青兰李颖慧王海京牟玲闫雨龙白慧玲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主成分分析后向轨迹
太原市大气PM_(2.5)中碳质组成及变化特征被引量:22
2015年
采用DRI Model 2001A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2009年冬季和2010年春季太原市区大气细粒子(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了含碳物质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来源.结果表明,PM2.5、OC、EC平均浓度水平和OC/EC平均值均呈现出冬季[(289.2±104.8)μg·m-3、(65.2±22.1)μg·m-3、(23.5±8.2)μg·m-3和2.8±0.3]高于春季[(248.6±68.6)μg·m-3、(29.7±6.2)μg·m-3、(20.2±5.4)μg·m-3和1.5±0.3],冬季夜晚[(309.3±150.0)μg·m-3、(74.6±19.5)μg·m-3、(24.3±6.6)μg·m-3和3.1±0.3]高于白天[(234.9±122.1)μg·m-3、(54.9±28.2)μg·m-3、(22.6±10.8)μg·m-3和2.5±0.5],春季白天[(292.5±120.8)μg·m-3、(32.7±10.5)μg·m-3、(22.7±10.1)μg·m-3和1.6±0.5]高于夜晚[(212.3±36.7)μg·m-3、(29.6±6.6)μg·m-3、(20.7±6.4)μg·m-3和1.5±0.2]的污染特征.这是因为冬季处于采暖期,特别是夜晚,煤和生物质燃烧量增加导致碳质颗粒物排放量增加以及大气温度低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高的OC/EC是OC排放量增加所致而非二次有机碳(SOC)的贡献,因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不利于SOC的生成.春季白天PM2.5、OC和EC浓度水平高于夜晚可能是白天风速比夜晚大且相对湿度比夜晚低而更有利于城市扬尘形成所致,OC/EC高可能是白天温度较高且太阳辐射较强有利于SOC的生成.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太原PM2.5、OC和EC均处于较高的浓度水平,表明太原碳质气溶胶污染严重,可能对城市灰霾形成有重要贡献.
张桂香闫雨龙郭利利何秋生陈来国
关键词:PM2.5
太原市气溶胶中细粒子污染特征及多环芳烃两相分配研究
本研究选择太原科技大学科技楼顶为采样点,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开展环境空气中的细粒子(PM_(2.5))和气相污染物采样,研究了太原市环境空气中细粒子和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细颗粒上的PAHs采用超声...
闫雨龙
关键词:细粒子多环芳烃分布变化特征
文献传递
太原市大气PM_(2.5)中铅同位素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使用ICP-MS测定太原市2009年夏季至2010年春季典型月份中存在于PM2.5上的铅(Pb)及同位素特征,分析了铅的浓度水平、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铅同位素丰度比特征,并由富集因子法初步解析了铅的来源。结果显示,太原市环境大气中存在于PM2.5上的Pb含量为270.83n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对颗粒物中铅的年均限值,在国内属中等水平。冬季存在于PM2.5中的Pb浓度水平最高,与取暖燃煤排放有关;扬尘中的Pb富集则对春季的Pb污染有较大贡献。Pb与PM2.5的相关性显示夏季和冬季二者来源一致,皆为燃煤排放;206 Pb/207 Pb与208 Pb/206 Pb的同位素丰度比特征也表明PM2.5中Pb的主要源于燃煤排放,由于冬季煤炭消费量较高,其燃烧排放对PM2.5中Pb的贡献高于其他季节。采样期间PM2.5中Pb的富集因子(20.45)显示,Pb主要源于人为活动的排放;春季的富集因子(10.76)接近10,表明春季时自然源的Pb对PM2.5的贡献较大。
闫雨龙郭利利张桂香何秋生王新明
关键词:PM2.5
城市安全供水综合指数研究——以太原为例
2015年
采集太原市不同区住户的自来水和12种瓶装水,分析了水中无机离子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结果表明,无机离子和VOCs的总浓度范围分别为1.08~354.18 mg/L和0.43~13.98μg/L;自来水中的无机离子与VOCs含量最高,约是瓶装水中浓度的三倍。加热与过滤处理措施均可改善自来水水质,对水中无机离子和VOCs的去除效果均可达19%~100%,其中过滤可能会引发VOCs的二次污染。根据饮用水标准,使用饮用水水质指数(DWQI)模型对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饮用水水质总体较好。
王晓婷王开扬闫雨龙王裕良何秋生
关键词:饮用水挥发性有机物离子
汾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针对汾河太原段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对重金属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很高,4种重金属之间、12个采样点之间含量差别较大;含量反映了工业排放是造成汾河太原段重金属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研究的4种重金属都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行为:Pb>Cr>Cu>Ni;对采样点进行综合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处于一个较高或很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最严重的是胜利桥和涧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处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Pb、Cr和Ni处于中、低的潜在风险;采样点的潜在风险评价表明:胜利桥、涧河和南沙河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杨国义闫雨龙何秋生丁庆伟钱天伟
关键词:汾河太原段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
焦化工业区及周边地区空气中苯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焦化工业区空气中苯污染及对周边地区空气的影响和健康风险。方法采用苏玛罐采样-低温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了我国西南某大型焦化工业区(职业暴露区)及其下风向2~8km处的影响区和上风向30km处的对照区共计8个采样点空气中苯的浓度,并对其污染特征和相应人群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职业暴露区空气中苯的浓度为97.88—672.33μg/m^3,影响区为2.83-5.14μg/m^3,对照区为0.91μg/m^3。职业暴露区职工因空气中苯污染导致的终生增加致癌风险值为2.34×10^-4-1.28×10^-3,均超出5×10^-5的最大可接受水平。影响区空气中苯污染导致的成人终生增加致癌风险值为3.29×10^-5-5.97×10^-5,儿童为7.65×10^-6-1.39×10^-5;对照区成人终生增加致癌风险值为1.06×10^-5,儿童风险值为2.46×10^-6;除影响区C和D采样点成人致癌风险超出最大可接受水平外,其它均在最大可接受水平内。职业暴露区苯非致癌危害指数范围为0.67~3.68,影响区成人为9.44×10^-2- 1.71×10^-1,儿童为1.35×10^-2-2.45×10^-2,对照区成人为3.04×10^-2,儿童为4.34×10^-3,除职业暴露区焦炉顶和装煤岗位危害指数大于1以外,其它研究地区危害指数均小于1。结论焦化工业区对周边地区大气苯的污染有一定影响,职业暴露区职工及部分影响区居民的苯致癌风险应引起关注。
朱媛媛陈来国张毅强闫雨龙田靖吴国平魏复盛
关键词:焦化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价
沉积物、生物炭和活性炭吸附甲磺隆的特征及机理被引量:2
2014年
吸附是影响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鉴于甲磺隆在环境介质中的高迁移性和环境风险,探讨了甲磺隆在沉积物和碳质吸附剂(生物炭和活性炭)上的吸附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性质对甲磺隆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有机质含量高、p H低的沉积物有利于甲磺隆的吸附;对于碳质吸附剂,非线性指数n与H/C正相关,吸附能力lg Koc与H/C负相关,表明炭化程度越高,吸附非线性程度越强,吸附能力越大,可能是因为微孔数量和芳香碳含量增多分别有利于孔填充作用和π-π电子受体-供体(π-πEDA)作用的发生;lg Koc与比表面积(SA)正相关进一步说明了孔填充起着重要作用,lg Koc与O/C负相关表明碳质吸附剂表面的疏水性越强越有利于甲磺隆的吸附。生物炭和活性炭对甲磺隆的吸附能力分别比沉积物约高1和3个数量级,表明施加碳质吸附剂可能会降低沉积物中甲磺隆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迁移性。尽管生物炭的吸附能力低于活性炭,但是相比于活性炭,生物炭的成本更加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桂香何秋生闫雨龙孙可刘希涛
关键词:沉积物生物炭活性炭甲磺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