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中
-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疗效分析
- 2011年
-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 陈小中周睿任书南励峰吴卫华
- 关键词:主动脉根部瘤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出血回收方式对血液保护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本研究探索将术野出血用自体血液回收机洗涤后再回输的综合血液保护效果和临床性能/价格评价。方法 31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16)将全部术野出血用自体血液回收机离心洗涤后再回输,对照组(n=15)将肝素化后的术野出血直接吸回体外循环系统。在体外循前、鱼精蛋白中和后及术后等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红细胞及血小板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凝血功能指标、肺换气功能指标、术后24小时出血量和输血量、ICU停留时间及ICU费用。结果鱼精蛋白中和后的FHb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NF-α术后18 h与体外循环前比较为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有一例二次开胸止血。其余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研究设定条件下,将术野内的出血洗涤可有效的降低FHb和术后的血浆TNF-α水平,但对凝血功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不显著,未减少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和ICU停留时间及费用。
- 常昕李欣刘燕陈小中徐美英郭震徐凌峰
- 关键词:自体血液回收血液保护体外循环
- 主动脉根部病变外科治疗技术的演变被引量:1
- 2011年
- 过去40年,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经典术式,业已成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近20年,一系列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重建外科技术用来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所有技术演变都是基于对主动脉根部解剖和功能的不断理解.
- 任书南陈小中
- 关键词:主动脉根部病变外科治疗BENTALL手术保留主动脉瓣经典术式
- 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DavidⅠ术方法探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方法及疗效.方法 6例主动脉根部瘤病人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同期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术、成形术和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各1例. 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58~299 min,平均(237.7±19.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50 min,平均(179.3±16.7)min.深低温停循环1例,时间15 min.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3例, 均经再次开胸缝合止血, 其中1例并发纵隔炎, 用抗生素治愈.本组随访时间9~27月,平均(17.5±3.0)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与心脏相关并发症和再手术. 结论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早期结果满意,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需更长期研究.
- 任书南陈小中张卫吴卫华励峰徐方杰
- 关键词: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复杂型主动脉根部瘤外科治疗
- 2010年
- 目的 总结复杂型主动脉根部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复杂型主动脉根部瘤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 包括Bentall术10例,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再植术3例,主动脉瓣再悬吊术8例.同期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部分弓置换术3例或全弓置换术4例,降主动脉腔内支架2例,二尖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部分弓置换术1例.结果 本组住院病死率23.8%(5/21),死亡原因分别为出血2例,纵隔炎2例和肾衰竭1例.致命和非致命并发症发生率61.9%(13/21),分别为出血5例,呼吸衰竭3例,纵隔炎2例,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例和肾衰竭1例.结论 复杂型主动脉根部瘤手术风险较高,需采取有效综合措施降低手术风险.
- 任书南张卫吴卫华励峰徐方杰陈小中
- 关键词:心血管外科手术主动脉根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