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媛媛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需行有创血压监测80例患者随机分传统触摸组(A组)和超声引导组(B组),每组40例;传统触摸组行传统触摸置管,超声引导组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分别记录穿刺次数、穿刺时间。结果穿刺1次成功率超声引导组明显高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成功次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好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穿刺时间超声引导组明显短于传统触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屈媛媛许旭东
- 关键词:超声引导桡动脉动脉置管
- 一种麻醉科用高性能输液用护腕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科用高性能输液用护腕,包括腕板,所述腕板的顶部安装有手腕放置组件,所述腕板顶部的前侧位于手腕放置组件的两端位置处设有第二绑带和第四绑带;本实用新在冬季或者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轴转动调...
- 屈媛媛赵林
- 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麻醉管理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髋关节置换麻醉管理中应用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研究组采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24 h、48 h、72 h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麻醉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其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
- 屈媛媛邹鲁
- 关键词:围术期康复外科髓关节置换术
- 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对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对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比较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情况、术后疼痛情况、认知功能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内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Prince-Henry疼痛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研究组Prince-Henry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mental state evaluation,MMSE)评分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腰硬联合麻醉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对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参数及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且可减轻术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 屈媛媛邹鲁潘小燕许旭东刘鹤
- 关键词:疼痛
- 不同剂量盐酸纳美芬预防芬太尼全麻时呛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芬太尼全麻诱导时不同剂量盐酸纳美芬对呛咳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采用全麻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30例,四组病例均用芬太尼全麻诱导。A组于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B组同期静注0.1μg/kg盐酸纳美芬,C组同期静注0.2μg/kg盐酸纳美芬,D组同期静注0.3μg/kg盐酸纳美芬。观察四组患者注射芬太尼后的呛咳发生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C组和D组的呛咳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A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和D组诱导期间的生命体征更平稳。结论:盐酸纳美芬对芬太尼全麻诱导时呛咳发生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应用剂量为0.2μg/kg时不但可发挥预防效果,也更具安全价值。
- 金娴冰霍燕华庄凌云潘晓燕陆瑞斌戴冰舲邹鲁商建飞屈媛媛
- 关键词:芬太尼全麻盐酸纳美芬呛咳
- 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上肢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上肢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上肢前臂及手部桡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DR组给予0.5%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啶1ug/kg共30ml,R组给予0.5%罗哌卡因30ml。记录患者麻醉前(T0)、神经阻滞后10min(T1)、手术开始前(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间点的MAP、HR、SpO_2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持续时间、术中追加其他麻醉药物、更改麻醉方式及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DR组T1-T4时间点MAP、HR低于T0时间点(P<0.05);DR组T1-T4时间点MAP、HR低于R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OAA/S评分在T1-T4时间点均低于R组(P<0.05);DR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R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5);DR组有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R组有3例追加芬太尼辅助镇痛,1例改全身麻醉,两组均为出现局麻药中毒、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水平,增加镇静作用,缩短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其持续时间,显著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 潘小燕屈媛媛许旭东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 一种麻醉科气道保护罩用固定机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科气道保护罩用固定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道保护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离导致无法对病人供氧进行保护的问题。一种麻醉科气道保护罩用固定机构,包括本体,本体的表面套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
- 屈媛媛
- 文献传递
- 喉罩与气管插管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胀气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胀气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常州市中医医院行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插管(T)组、喉罩压力控制通气(P)组和喉罩容量控制通气(V)组,每组各30例。使用超声测定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成功后(T0)和手术结束后(T1)的胃窦面积(GAA)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T0时的G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组和P组T1时的GAA大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和P组T1时的GAA大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和P组T1时PONV的发生率高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气管插管比较,喉罩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胃胀气以及PONV发生率明显增高。
- 邹鲁屈媛媛许旭东
- 关键词:喉罩全身麻醉胃胀气恶心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