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 多重视域下认知传播学本质特性初探
- 认知科学与传播学,两个古老的学科体系因时代环境的变更而转合,衍生出范式转型下学理框架融合的认知传播学,超越各自独立源学科的脉络体系使其在多重视域下呈现出了新的学科特性。以特性为路径,探讨认知传播学情境互动下的建构机制,表...
- 姜海
- 关键词:学科建构
- 媒介实践中“健康中国”的初构——基于修身教科书的媒介化考察(1902-1920)被引量:1
- 2019年
- 自2017年确立"健康中国"战略以来,这一以健康为核心的国家设计在逐步成型的同时,却较少被追溯其传播来源。立足健康传播的范式,本文以修身教科书为媒介,重考了清末民初的媒介实践中"健康"这一概念是如何完成现代性萌芽的,并从政策机制、文本机制、渠道机制及课程机制分析了其"媒介化"的过程,表明了"健康中国"在媒介实践中被初构的同时,也带来了媒介逻辑、机制互动以及在地情境三大层面的,具有本土特征的媒介化启示。
- 姜海姜海
- 关键词:媒介化
- 科技驱动下编辑认知的“显”与“隐”——以三个关键词为路径的视觉考察
- 2019年
- 科技驱动了出版行业的发展,并诱发了编辑在工作中的认知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背后更多地伴随着技术性介入,并逐步彰显出科技创新、转化以及流通的范式革新。在此基础上,本文审视了西方现有的已运用于编辑实践的前沿性技术,发现大致有重构屏读内容的可视化、形成交互内容的智能性以及强调内容接受的结构体三重技术路径。沿用这种路径,大量产生的新型视觉文本不仅表明了编辑在科技革新的媒介机制中所呈现的"显性"行为与"隐性"行为的张力,而且也在"显-隐"之间激发了数字时代编辑行为的再思考。
- 姜海荣聪
- 关键词:视觉传播智能性可视化
- 媒介的认知逻辑赋予:屏幕传播引导之检视被引量:1
- 2017年
- "长久以来,学者只是聚焦文本艺术内外的意义,而忽视了文本内外的边框,这才是对文本起着决定意义的结构。"①以景观建构元素而产生的屏幕作为一种时空符号,其传播引导的实践作用在媒介本体、现代性构建中都具有着可探究的意义空间。尤其是电子时代以来,以屏幕为"元媒介"在现代性转化中呈现了超越传播载体的独特意义。一、本体逻辑:价值与表征的视觉合围从古希腊时期起,
- 姜海王珏殷
- 关键词:认知逻辑电子时代修辞性
- 中国梦视域下的公益传播力——首届"红棉奖"公益大赛论文综述
- 2015年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广东广播电视台,于2014年6月至12月联合主办"2014年首届公益新媒体发展论坛暨公益视频大赛",即"红棉奖"的评选。
- 欧阳宏生姜海徐书婕
- 关键词:中国梦公益大赛传播力视域
- 手机二维码在网络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被引量:8
- 2013年
- 手机二维码是将射频识别技术与移动终端相结合的产物,其借助手机的便利性来发挥二维码识别技术的优越性。本文以手机二维码在网络媒体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例,讨论手机二维码在我国网络媒体中的应用模式,并探讨如何通过手机二维码进一步延伸网络信息的传播范围,增强网络信息的传播效果。认为网络媒体应抓住二维码的机遇,实现信息的"多重化"建构,以实现媒体物理界限的跨越与连接。
- 姜海李萌
- 关键词:手机二维码
- 天津“8·12”事故的传播圈层与响应路径研究
- 2016年
-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更新了原有互联网"圈层"建立的信息模式与传播结构,增加了内聚信息建构、多层联动传播等特色,从而影响到了全社会信息的组织模式。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中双微圈层立体式的建构、外媒圈层多维度的报道、组织圈层自上而下的传播、社区圈层理性与情绪的并和,呈现出与以往任何风险事故都不同的互联网传播图景,并在爆炸72小时中展现了对媒体的质疑、悲情美学的爆发,谣言的扩散、发布会的举行等响应机制,其复杂多变的舆情张力启示着政府应注重思维转变及情感话语的运用,媒体应注重监督质疑中的风险预判与自净功能,才能在协调中更好的重塑公共与社会的轮廓。
- 姜海刘聪
- 关键词:风险社会
- 虚拟现实技术下数字化阅读的沉浸传播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虚拟现实因对"图式"符号的高度依赖,展现出了在技术推动下对现有数字化阅读的促进与变更,产生了数字化阅读的沉浸传播现象。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技术兴起原因、技术核心与影响,表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将为数字化阅读带来数字、关系、修辞三维建构的沉浸化传播,并将读者变为媒介化文本的这一最终结果,同时反思了受众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呈现的,因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情感、价值与本体的伦理博弈。
- 姜海王珏殷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受众认知
- 城市空间信息传播框架型媒介的新载体——基于框架型媒介的传播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将框架型媒介置于城市的空间信息传播的场域之中,从城市空间与框架媒介的关系、框架媒介的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框架媒介的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传播学的解读。探讨了在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框架媒介的定位、属性及核心功能,表明了其作为城市空间的传播载体所体现出的"分众传播"的延伸建构;重点分析了框架媒介"固定—强调"的传播模式及其"强链接"复合动力系统的传播优势,即两者均体现出了框架媒介灵活化的拓展应用功能;解读了框架媒介对受众、社会及传播效果方面的影响力,即促进了媒介空间化与空间媒介化现象的形成。
- 姜海汤天甜
- 关键词:信息传播传播学
- “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平台性优化——基于深化B2O模式初探被引量:3
- 2016年
- 在传统数字平台售卖力达到瓶颈之时,基于平台优化的B2O融合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会呈现出覆盖的无边际化及平台的嫁接化现象,并从技术、渠道、运营三个方面来呈现出提升平台影响力的具体方式,表明该模式的深化会对现有的数字平台具有商业盈利、数据规制、借力运营、认知传播的观照性启示。
- 姜海周逍
- 关键词:数字出版平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