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鹏 作品数:72 被引量:22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家族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报告 2020年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涉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肾脏主要表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个体发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家族性发病者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 唐亚斯 叶春伟 禹伸频 刘滔 彭文希 庄浩 李志鹏关键词:家族性 结节性硬化症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不同灌流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循环及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灌流量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80例,其中灌注总量大于40 L的38例患者为A组,灌流量小于40 L的42例患者为B组.监测并记录术前、灌注后30 min及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气道压及体温;监测并记录术前及术毕时的自主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p H、PO2、PCO2及BE)、电解质,血红蛋白及腹围变化.结果 A组患者术毕时的中心静脉压及气道压较B组增加(P〈0.05),体温较B组降低(P〈0.05).A组患者术毕时的腹围较B组增加(P〈0.05);A组患者术毕时的剩余碱(BE)较B组降低(P〈0.05).而平均动脉压、心率、潮气量及电解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如灌流量大于40 L,可能会引起中心静脉压、气道压及腹围增加,剩余碱及体温降低.如灌流总量大于40 L术中需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气道压、剩余碱、体温及腹围的变化. 陶建平 李志鹏 姜永明 思永玉 杨达宽 陈戬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 血流动力学 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术治疗右肾癌1例 2023年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在泌尿系中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1]。在所有RCC患者中,有30%被诊断为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疾病,癌栓是疾病局部进展的一种形式[2]。晚期RCC患者中约有4%~10%会同时侵犯静脉系统,其中22%~70%会累及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3]。RCC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71%,当合并下腔静脉癌栓(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IVCTT)时,若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其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4]。 牛愿坚 余晨惠 李卓衡 李海丹 李志鹏关键词:肾癌 静脉癌栓 手术疗法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评分系统对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即刻灌注化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即刻灌注化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行TURBT的484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5例患者术后6h内首次接受膀胱灌注化疗,199例患者术后10d首次接受膀胱灌注化疗。术后6h内行首次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为即刻灌注化疗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参考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量表对复发和进展的患者进行评分。分析接受即刻灌注化疗患者的复发率和进展率,并与EORTC量表对比。结果在285例即刻灌注化疗患者中,EORTC复发评分0分组患者的1、5年复发率分别为5.3%和14.0%,低于EORTC量表参考值(分别为15.0%和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RTC复发评分1-4分患者中,即刻灌注组患者的1年无瘤生存率为81.3%,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ORTC复发评分5-9分患者中,即刻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和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RTC复发评分10-17分患者中,即刻灌注化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1%和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5例接受即刻灌注化疗患者的1、5年进展率与EORTC量表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复皴、病理分级、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和即刻灌注化疗情况与肿瘤复发均有关(均P〈0.05)。结论EORTC量表可较准确地评价行TURBT后接受即刻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疗效,EORTC复发风险评分1-4分患者的收益最大。 丁祥黎 杨德林 颜汝平 李志鹏 叶春伟 何进 禹路 和术臣 李海丹关键词:膀胱肿瘤 肿瘤 局部灌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肾盂前后径和超声评分法对单侧肾积水患儿出生后需要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出生前后肾盂前后径(APD)和超声评分值对单侧肾积水患儿出生后需要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干预的预测价值,并对两种指标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儿科和产科就诊的147例单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单侧肾积水患儿出生后是否手术干预分为观察组(67例)和手术组(80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数据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患儿在母体孕中期、孕晚期和出生后48 h的肾盂APD值和超声评分值对需要手术干预的预测效果,并对两种指标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肾积水病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在母体孕中期、孕晚期和出生后48 h的肾盂APD值和超声评分值均大于观察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患儿在三个不同时期的肾盂APD值和超声评分值均对需要手术干预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效果(P<0.001)。在母体孕中期、孕晚期和出生后48 h,患儿肾盂APD值分别以7.5 mm、13.5 mm、14.5 mm作为最佳预测值时,对需要手术干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965、0.961;在母体孕中期、孕晚期和出生后48h,患儿肾超声评分值分别以1.5、5.5、6.5作为最佳预测值时,对需要手术干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0.982、0.995。其中超声评分值的预测效果优于肾盂AP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肾积水患儿在母体孕中期、孕晚期和出生后48 h的肾盂APD值和超声评分值对需要手术干预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超声评分值作为综合指标,对需要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优于肾盂APD值。 马涛 叶春伟 彭文希 夏成兴 李卓衡 张黄成昊 李志鹏关键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腹腔镜技术获取活体供肾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建立小猪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和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可行性以及CO2气腹对小猪移植肾功能恢复及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40头滇南小耳猪经配型分为CO2气腹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组(LDN组,n=20)和开放活体供肾切取组(ODN组,n=20),每组供、受体均为10头;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经腹膜后入路切取供肾后行原位肾移植。术后监测尿量、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术后30d切取移植肾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LDN组和ODN组均成功建立6例小猪原位肾移植模型,移植成功率均为60%(6/10)。LDN组和ODN组热缺血时间分别为(89±6)s和(30±1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3,P<0.05)。术后第3天LDN组和ODN组SCr分别为(152±16)μmol/L和(126±8)μmol/L,BUN分别为(7.26±0.99)mmol/L和(2.87±0.3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03,P<0.05;F=6.303,P<0.05);术后第7天LDN组和ODN组SCr分别为(121±5)μmol/L和(89±10)μmol/L,BUN分别为(2.87±0.39)mmol/L和(1.63±0.3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301,P<0.05;F=31.719,P<0.05)。移植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HE染色显示LDN组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肾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较ODN组稍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碘酸-Schiff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两组移植肾病理改变无特异性。结论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可影响移植肾的早期恢复,但对术后晚期移植肾功能及病理改变的影响与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比较无差异。建立小猪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和原位肾移植模型具有可行性。 陈方进 曹贵华 邱学德 杨达宽 李泽惠 李志鹏 方克伟关键词:腹腔镜 活体供肾切取 肾移植 动物模型 无管化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幼儿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无管化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幼儿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无管化SMP治疗的肾结石患儿12例,分析无管化SMP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 12例患儿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手术时间为(37.4±6.7) min;术中未见明显出血,术后均未留置造瘘管.术后血红蛋白下降0~ 28 g/L;均无尿路感染及发热、尿液外渗、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91%.随访6个月,结石均无复发.结论无管化SMP是治疗儿≤2 cm肾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无效后较理想的选择. 袁顺辉 杨德林 李志鹏 禹路 叶春伟 杨晓芳关键词:肾结石 儿童 原位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储尿囊吻合处狭窄的处理体会 2014年 目的 探讨原位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储尿囊吻合处狭窄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542例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患者中35例共37侧输尿管储尿囊吻合处狭窄诊断和治疗经验,平均年龄57(51~67)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例.狭窄段<1.5 cm,且能通过导丝和球囊管者顺行球囊扩张至F14~F6,失败者经肾造瘘管注入亚甲蓝引导导丝和输尿管镜插入,作逆行镜体扩张和等离子柱状电极内切开;上述方法失败或狭窄段超过1.5 cm,开放手术再植.Fisher's检验比较球囊扩张和等离子切开两种方法的狭窄复发率.结果 16侧肾输尿管行球囊或镜体和或扩张器扩张者3例(18.7%)狭窄复发,13侧肾输尿管作等离子柱状电极切开者复发1例(7.7%,P=0.031 4).7侧肾输尿管行开放手术再植治疗无复发.1侧肾输尿管行患侧肾切除.术后3月内获得治疗者肾功能恢复优于术后3月后获得治疗者.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狭窄利于肾功能恢复;多数输尿管储尿囊吻合处狭窄可通过腔内治疗,等离子内切开优于扩张. 邱学德 李泽惠 曹贵华 夭志刚 方克伟 李志鹏 袁顺辉 何进 和术臣 李海丹 徐鸿毅关键词:原位尿流改道 输尿管狭窄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加膀胱小切口和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加膀胱小切口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加等离子切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收治的前列腺患者中经腹部B超测定增生腺体大于60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1例,随机分为A和B组,A组26例,平均年龄67.5(64—78)岁,前列腺平均容积为67.4(8094)ml,结石总体积约为422(2.11—15.49)cm3,结石平均体积为4.17(2.12--15.56)cm5最大尿流率为6.7±3.1ml/s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后加下腹部和膀胱小切口,完整取出增生腺体;B组25例,平均年龄68.7(62—80)岁,前列腺平均容积为69.1(80—110)ml,最大尿流率为6.9±4.1ml/s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后直接将前列腺组织用等离子电切镜切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血气分析,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47±15.9分钟,B组为79±12.1分钟,P〈0.05;失血量A组121±55.4ml,B组144±+42.6ml,P〈0.05;平均住院时间A组12.2±5.5天,B组11.7±5.2天,P〉0.05;术后出血:A组术后无出血者,B组1例再次出血。A组切口感染1例。术后6月尿流率检查A组为14.5±6.1ml/s,B组为13.4±7.1ml/s。结论尽管经尿道前列腺剜除加膀胱小切口的平均住院时间可能较剜除加等离子切除术稍长,但前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者,术中失血量前者少于后者从而可降低麻醉和冲洗灌注时间过长等带来的风险。 彭腊么 李加户 彭所明 邱学德 李志鹏 曹贵华 方克伟 李海丹 何进 和术臣关键词:膀胱结石 等离子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原发性肾细胞癌一例报告 被引量:4 2015年 患者,男,70岁,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Ⅳ期 B 组7年、发现右小腿包块并疼痛3个月”于2011年10月7日我院血液科复诊。查体:右小腿前内侧一质硬包块,边界欠清,移动度差,压痛;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异常;ANA、ANCA及GBM等自身抗体检测均阴性。右胫骨X线片:右胫骨中上段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CT平扫+二、三维重建: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髓腔内见软组织影;全身骨显像:右胫骨上段转移性骨肿瘤;腹部CT平扫+增强:左肾包块、性质待查。行右小腿包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示:透明细胞癌骨转移,原发病灶考虑来自左肾,未见恶性淋巴瘤。遂转入我科治疗,择期在全麻下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 汪洋 李志鹏 叶春伟 李海丹 和术臣 李卓衡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腹部CT平扫 左肾切除术 转移性骨肿瘤 骨质破坏 全身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