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宁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肝移植
  • 8篇氧合
  • 8篇外膜
  • 7篇体外膜肺氧合
  • 7篇膜肺
  • 7篇肺氧合
  • 5篇再灌注
  • 5篇供肝
  • 4篇移植术
  • 4篇原位
  • 4篇原位肝移植
  • 4篇灌注
  • 3篇动物
  • 3篇对心
  • 3篇心脏
  • 3篇手术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围手术期管理
  • 3篇肝移植术

机构

  • 20篇天津市第一中...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作者

  • 21篇马宁
  • 17篇刘蕾
  • 13篇史源
  • 13篇沈中阳
  • 8篇高伟
  • 5篇刘懿禾
  • 5篇陈静
  • 5篇韩俊峰
  • 4篇隋明昊
  • 3篇丁梅
  • 3篇刘艳
  • 3篇高思楠
  • 2篇付建峰
  • 2篇郭庆军
  • 2篇覃虹
  • 1篇于立新
  • 1篇蒋文涛
  • 1篇张骊
  • 1篇张志斌
  • 1篇李俊杰

传媒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2014中国...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猪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总结猪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 项目组自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共使用巴马小型猪124只,实施各类原位肝移植术62例,其中标准原位肝移植30例,劈离式肝移植10例,心脏死亡捐献(DCD)供肝肝移植11例,经体外膜肺氧合(ECMO)修复后DCD供肝肝移植5例,经常温机械灌注(NMP)修复后DCD供肝肝移植6例.结果 124例供、受体手术中121例气管插管顺利,3例出现插管失败行气管切开术.62例不同术式肝移植,无肝期时间近似18~26 min,平均(22.3±2.6)min,未使用任何血管活性药物,通过快速的胶体输注,可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 ≥50 mmHg(1 mmHg =0.133 kPa).术中因出血死亡5例,均为劈离式肝移植.肝移植术后共死亡14例,其中标准原位肝移植3例,均为项目组早期建立动物模型阶段,1例死于腹腔出血,2例死于胆漏腹腔感染;DCD供肝肝移植11例,均死于模型本身造成的肝功能衰竭.术后5d存活率:标准原位肝移植90%,劈离式肝移植50%,DCD供肝肝移植0%,经ECMO修复后DCD供肝肝移植100%,经NMP修复后DCD供肝肝移植100%.结论 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是猪原位肝移植成功的保证,其中熟练掌握猪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精确的液体管理,动物模型的成熟建立,尽量缩短无肝期时间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
刘蕾高伟马宁史源丁梅韩俊峰施东靖陈静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
219例胆道闭锁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6年
【摘要】目的分析胆道闭锁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219例胆道闭锁儿童接受亲属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肝移植术前及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与术后存活率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儿童受者术后1年和2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4.8%和93.3%。179例年龄≥1岁者术后1年和2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4.8%和94.8%,40例年龄〈1岁者分别为94.9%和92.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63,P=0.686)。190例移植物重量与受者体重比(GRWR)在1.5%~4.0%之间的受者术后1年和2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5.8%和95.8oA,29例GRWR〈1.5%或〉4.0%的受者分别为86.3%和78.8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0.163,P=0.686)。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受者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肺部感染、腹腔积液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亲属活体肝移植是治疗胆道闭锁的有效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术后早期并发症是影响胆道闭锁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
祖彩华刘蕾滕大洪郭庆军李俊杰高伟马宁张国梁蔡金贞沈中阳
关键词:儿童胆道闭锁肝移植活体供者
体外膜肺氧合再灌注心脏死亡捐献器官过程中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
马宁刘蕾高伟史源蒋文涛郑虹沈中阳
常温机械灌注减轻心死亡猪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常温机械灌注系统(NMP)减轻心死亡猪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及改善肝移植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1)NMP组:6对,无心跳供猪(钳夹心脏基底部主动脉后静脉推注质量分数10%氯化钾30ml)热缺血40 min后切取供肝,连接NMP保存装置常温保存6h后,以4℃的乳酸林格氏液冲洗供肝,行无转流原位肝移植术;(2)UW液组:6对,无心跳供猪经热缺血40 min后常规原位冷灌注后切取供肝,0~4℃UW液保存6h,行无转流原位肝移植术.检测灌注过程中NMP组供肝胆汁分泌情况、供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灌注液生化指标变化,比较术中及术后5d内两组受猪的存活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NMP组供肝在体外灌注保存过程中,灌注保存液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指标在保存的开始出现一定水平的升高,之后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胆汁分泌量为(10.3±3.61)ml/h,供肝保存6h后组织结构基本正常.NMP组和UW液组术后5d存活率分别为100%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NMP组血清生化指标ALT、AST、LDH和乳酸水平低于UW液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常规病理检查提示,NMP组肝组织细胞损伤程度较UW液组明显减轻.结论 常温机械灌注保存可明显减轻心死亡猪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在体外对供肝进行修复,改善肝移植预后.
高伟杨洋史源刘蕾马宁覃虹陈静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常温再灌注损伤
体外膜肺氧合对心死亡动物肝脏修复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死亡动物肝脏的修复模型,并观察修复过程中动物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方法:选取巴马香猪20只,雄性,体重33.8±3.3 Kg.麻醉诱导成功后进行气管插管及动物手术台上固定...
马宁刘蕾刘懿禾史源韩俊峰沈中阳
心死亡大鼠体外膜肺氧合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心死亡(DCD)大鼠体外膜肺氧合(ECMO)再灌注模型.方法:选用8只成年健康雄性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诱导,通过腹腔剪断膈肌造成气胸诱导死亡,等待大鼠心跳停止.待宣布死亡后,静置30min,再经腔静脉插管...
马宁刘蕾刘懿禾史源韩俊峰沈中阳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4年
探讨和分析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运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包括呼吸困难指数、生活质量在内的护理干预效果指标。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大于参考组;气血指标PaO2、SaO2大于参考组,PaCO2小于参考组;呼吸困难指数低于参考组;运动耐力指标6MWT、HR均大于参考组,气短指数小于参考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呼吸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从而使得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有效缓解,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马宁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马斯特里赫特Ⅱ类心脏死亡捐献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马斯特里赫特Ⅱ类心脏死亡捐献模型.方法 选取巴马小型猪12头,以静脉推注氯化钾的方法诱导心跳骤停,继而通过心肺复苏机给予30 min标准心脏按压,5 min不接触时间之内无心电活动及自主呼吸,宣布死亡.建立模型过程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肝脏血流,并检测肝脏功能、血气分析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所有实验猪静脉推注氯化钾后出现室颤,心肺复苏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迅速降至3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肝脏血流100 -140 ml/min,为基础值的14%- 20%.宣布死亡时pH值显著降低,乳酸显著升高,病理检查提示肝细胞出现肝窦阻塞,弥漫性肝细胞水样变性.结论 静脉推注氯化钾,继而给予心肺复苏的方法可以建立一种稳定的马斯特里赫特Ⅱ类心脏死亡捐献低血压模型.
刘蕾刘懿禾马宁史源覃虹康一生丁梅徐倩张玮晔沈中阳
体外膜肺氧合对心死亡猪供肝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死亡猪供肝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巴马小型猪12头分为ECMO修复组(实验组)和冷保存组(对照组),每组6头。两组猪均以静脉推注氯化钾的方法诱导心脏停搏,给予标准心肺复苏30min后宣布心死亡,建立猪心死亡模型。实验组应用ECMO行自体血循环4h;对照组获取肝脏并置于4℃的UW液中冷保存4h。取两组肝组织,检测ATP、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并行肝组织切片电镜检测。结果心死亡时(经历30min热缺血后),两组肝组织ATP含量下降到不足基础值的40%,经ECMO修复4h时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而对照组ATP含量逐渐下降。与冷保存4h时对照组相比,ECMO修复4h时实验组SOD、谷胱甘肽和HSP70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丙二醛和ICAM-1明显减少(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心死亡时两组猪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一致,胞浆内出现空泡,细胞核明显变形,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嵴消失;ECMO修复4h时染色质边集减轻,线粒体轻度肿胀,可见线粒体嵴。结论猪心死亡后,应用ECMO可恢复供肝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避免供肝的冷保存损伤并增加能量储备。通过上调谷胱甘肽、SOD和HSP-70等保护性蛋白减轻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保护肝窦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
隋明昊刘蕾史源马宁刘艳沈中阳
关键词:肝脏热缺血体外膜肺氧合
全身去定植预防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研究
目的:分析2%氯己定全身擦浴去定植对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我院移植ICU的所有患者,分为肝移植组:围手术期或术后因各种原因再次入住移植ICU的肝移...
刘蕾刘懿禾于立新马宁高思楠康一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