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篇热分解
  • 4篇柴油
  • 3篇密度泛函
  • 3篇密度泛函理论
  • 3篇纳米
  • 3篇泛函
  • 3篇泛函理论
  • 2篇十六烷值
  • 2篇十六烷值改进...
  • 2篇推进剂
  • 2篇热分解特性
  • 2篇烷烃
  • 2篇纳米金属
  • 2篇纳米金属粉
  • 2篇改进剂
  • 2篇高氯酸
  • 2篇高氯酸铵
  • 2篇柴油十六烷值
  • 2篇柴油十六烷值...
  • 2篇催化

机构

  • 11篇南京理工大学
  • 3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作者

  • 11篇李敏
  • 4篇李凤生
  • 4篇居学海
  • 4篇杨毅
  • 4篇刘磊力
  • 4篇谈玲华
  • 3篇曾秀琳
  • 2篇朱晨光
  • 2篇汪海珍
  • 1篇徐森
  • 1篇刘大斌
  • 1篇李勤华
  • 1篇陈相
  • 1篇谭柳
  • 1篇魏亚杰

传媒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爆破器材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固体火箭技术
  • 1篇宇航材料工艺
  • 1篇推进技术
  • 1篇消防科学与技...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 3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理论研究
李敏居学海
纳米NiB非晶合金对AP热分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平均粒径 2 0nm的NiB非晶态合金和NiCuB合金粉 ,以及负载型NiB/Al2 O3和NiB/SiO2 催化剂。DTA结果表明 :NiB和NiCuB合金粉可以显著降低AP的高温分解温度 ,表现了对AP高温分解反应良好的催化效果。负载型NiB/Al2 O3和NiB/SiO2 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 ,与NiB相比没有明显增强。随NiB非晶态合金增加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变化不明显。
刘磊力李凤生谈玲华李敏杨毅
关键词:AP热分解高氯酸铵固体火箭推进剂
纳米金属和复合金属粉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用热分析法(DTA)研究了纳米金属和复合金属粉(Cu,N i,A l,N iCu,N iCuB,N iB)对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属和复合金属粉对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纳米铜粉使AP/HTPB推进剂的低温和高温热分解温度分别降低了51.6℃和33.6℃,DTA表观分解热增大为3.7kJ.g-1,催化效果十分显著。纳米铜粉和含铜的纳米复合金属粉(N iCu和N iCuB)的催化效果强于其他纳米金属粉。纳米金属粉主要通过催化AP/HTPB推进剂中AP的热分解,表现出对HTPB推进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刘磊力李凤生杨毅谈玲华李敏
关键词:纳米金属粉固体推进剂热分解燃烧催化剂
气溶胶灭火剂冷却过滤层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多孔陶瓷作为载体承载冷却剂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钾,以此组成冷却过滤层。并通过实验对冷却过滤层进行研究。利用热像仪表征灭火器装置的出口温度。分析了冷却物质的降温效能,并介绍了过滤层蓄热过程的传热数学模型。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降低气溶胶灭火剂的出口温度;相同体积的冷却过滤层,采用碳酸氢钾作为冷却剂的降温效果要明显好于碳酸氢钠。
江枭南朱晨光林红雪汪海珍李敏
关键词:气溶胶气溶胶灭火剂出口温度多孔陶瓷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B3LYP/6-311++G**的方法对多种典型的柴油十六烷值(CN)改进剂进行了理论研究。求得硝基芳香族、硝酸酯和过氧化物3类改进剂的键裂解能。计算结果表明硝基萘、硝基苯、硝酸正丁酯和硝酸正戊酯的键裂解能太大,改进效果不明显。由相同实验条件获得的柴油CN改进值(ΔCN)结合键裂解能分析可知,随着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的键裂解能的减小,ΔCN值会变大。因此,键裂解能可作为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性能的重要判据。
曾秀琳李敏居学海
关键词:十六烷值改进剂硝酸酯密度泛函理论
尺度效应对硝酸铵热分解温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加速度量热仪(ARC)和改进的通风管试验(MVPT),考察了尺度效应对硝酸铵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硝酸铵在DSC试验中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77.45℃,在ARC试验中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45.62℃,且在245.62~261.16℃之间,反应系统压力持续升高。在MVPT试验中,硝酸铵在120℃左右就会发生显著热分解,在250℃左右会发生剧烈反应。结果表明,尺度效应对硝酸铵热分解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李敏陈相谭柳魏亚杰徐森刘大斌
关键词:热安全性热分解特性
柴油中烷烃生成焓和前线轨道能的理论研究
2012年
采用原子化法结合B3LYP/6-311++G**计算,求得低碳直链烷烃的生成焓,拟合得到生成焓ΔfH与碳原子数的线性回归方程ΔfHmolecular=-21.08×n-31.32,由此式估算了高碳直链烷烃的生成焓。烷烃的前线轨道能级差ΔEgap大体趋势是主链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随着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其前线轨道的ΔEgap略有减少;对于C9~C16的正构烷烃,ΔEgap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而也有略微的减小。
曾秀琳李敏居学海
关键词:烷烃生成焓密度泛函理论
薄膜型低燃温红外诱饵的辐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传统镁/聚四氟乙烯配方的红外诱饵剂为基础,以燃烧时间、燃烧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作为考核参数,对以红磷和氧化铜作为功能添加剂的薄膜型低燃温红外诱饵剂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镁、聚四氟乙烯、红磷和氧化铜的导热性系数作为参量,综合比较了不同配方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以及对燃烧温度、辐射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红磷和氧化铜为功能添加剂可以改善低火焰温度条件下的燃烧稳定性。当红磷含量为25%,镁粉含量为25%,氧化铜含量为10%~15%,聚四氟乙烯含量为35%~40%时,0.03 cm厚燃烧反应薄膜的燃烧最为稳定,燃烧时间大于3 s,辐射强度在1.5 W/sr左右,燃温为800℃左右。
林红雪朱晨光李敏汪海珍
关键词:红外诱饵
柴油中烷烃热分解性能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计算柴油中所含部分烷烃的碳碳键间的键裂解能,与实验数据相互印证找出精度更好的方法。并通过分析理论计算结果,总结柴油中代表烃类的断键规律。采用B3LYP、B3P86、MPWB95、B1B95方法,结合6-311++G**、6-31+G**基组对标题物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MPWB95和B3LYP方法均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烷烃的键裂解能。由计算各种烷烃的键裂解能(BDE)可知,含有偶数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的对称性比含奇数碳原子数的对称性高,而正构烷烃在断键时是在直链中间进行断裂的,因此含有偶数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的键裂解能要比相邻的含有奇数碳原子数的烷烃的键裂解能要大。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正构烷烃的前线轨道能级差ΔE_gap大体趋势是有略微的减小。主链碳原子数相同的异构烷烃,随着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其前线轨道的ΔE_gap略有减少。含碳原子总数相同的异构烷烃的ΔE_gap略小于对应正构烷烃的ΔE_gap。
曾秀琳李敏居学海
关键词:烷烃热分解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镍粉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7
2004年
在溶液中用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镍(Ni)粉,用TEM、XRD等对其晶型、粒度进行了较全面的表征。所得纳米Ni粉为晶态,平均粒径为50nm。为了研究纳米Ni粉的催化活性,把质量含量为5%的纳米Ni粉加入到超细粒度AP中,并用SEM、XPS分析复合状态。结果显示,纳米Ni粉以50nm左右的颗粒状均匀分布在AP表面。采用差热分析(DTA)研究了纳米Ni粉对AP热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P中分别加入质量含量为5%的纳米Ni粉,可使AP的高温放热峰提前105℃,比加入微米级Ni粉的效果显著。纳米Ni粉表现出对AP热分解良好的催化作用。同时初步探讨了纳米Ni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机理。
谈玲华李勤华杨毅李凤生刘磊力李敏
关键词:纳米镍热分解颗粒状催化活性放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