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
- 作品数:76 被引量:21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2016中国广播融合与创新被引量:5
- 2017年
- 2016年以来,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众信息交往的重要场景、重要阵地,传统媒体包括广播媒体融合探索进入"深水区"。广播人通过多种渠道更深、更广地展开广播转型与创新的讨论和实践。首先,守住声音媒体属性和社会传播责任的本分,大胆创新,在广播喉舌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引导网络舆情等方面做出基于新兴媒体技术和新渠道的有益探索,广播声音传播的本体属性获得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其次,移动互联网领域信息产品聚合等核心理念渗透到广播内容生产、运营的具体细节中,新型内容产品的开发已被广播界提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再次,从众媒到智媒的广播技术创新探索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纵观2016年,我国广播在迎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抓住新的机遇,为新型主流媒体赢得应有的话语权。
- 孟伟宋青
- 关键词:广播媒体融合版权
- 媒体场域理论视角下的广播: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 2021年
- 广播在社会纽带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媒体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从场域理论来看,当前广播媒介在城乡二元区隔还相对明显的背景下,可能分别制造了多个层面的广播场域。本文以乡村广播场域的发生与建构为范例,深入探讨在媒体促进下的个人与社会的联结,这个联结可以有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 孟伟陈慧莹
- 关键词:广播场域基层社会治理
- 第四届广西视听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征文评选综述被引量:1
- 2024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树立良好大国形象,是媒体工作者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中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与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第四届广西视听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征文活动。
- 孟伟
- 关键词:中国广播电视国际传播能力中国叙事媒体工作者中国话语
- 公共服务广播的社会价值
- 2020年
- 根据资金来源和创建动机,英国传播学者大卫·亨迪(David Hendy)建议把广播分为五类,包括:国有国营广播、地下广播(自由或海盗广播)、社区广播、商业广播和公共服务广播。而最后的公共服务广播则是我们本期要关注的。事实上,对公共服务广播进行定义是十分困难的。与国有国营广播不同,公共服务广播并不是由国家直接管理的,但它又部分依赖于国家资金支持。亨迪认为,其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知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还有日本广播公司(NHK)和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而美国的国家公共广播(NPR)则属于公共服务广播中另外一种模式,同样也值得研究。
- 孟伟
- 关键词:公共广播商业广播传播学者
- 我国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文献综述视角
- 2021年
- 自2004年起,4所高校率先开设文化产业专业。目前无论是文化产业专业的高校数量,还是培养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数量,文化产业专业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学科。然而,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归属、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建设等问题仍是各类学术会议研讨的热门议题。本文从文献综述的角度呈现目前的研究成果,总结近十余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 孟伟
- 关键词:文化产业学科归属
- 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新媒体语境下内容革新的路径
- 本文从广播内容传播创新的角度,讨论广播当前和未来的传播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广播重塑权威性,特别是在新闻类节目的开发上,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梳理广播新闻信息的高品质标准;娱乐类产品的开发是市场争夺的焦点,广播遵循声音...
- 孟伟
- 关键词:广播媒体传播力娱乐节目社交网络
- 文献传递
- “族群”(Group)式传播形态的网络萌芽——兼论“族群”传播理念被引量:6
- 2006年
-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传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或趋势:无线、互动、族群式等,其中族群式传播特征最为显著,集中体现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络论坛、网络游戏和个人网络出版的传播实践中。在新的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受众对媒介的选择性需求更加主动,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不断走向分化,媒介类型和媒介形态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提供的多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蜂房结构的多种小众化传播构成的结合体,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Group”。具体而言,“族群(Group)”传播理念,既指实体意义上分化的小众和小众化媒介所应用的媒介理念,也指目前在传统大众领域中,在节目内容选择、编排方式等方面可以推行实践的“族群(Group)式”传播理念,两者一显一隐,推行的步骤是同步的,这将贯穿于未来媒介的发展之中。
- 孟伟
- 关键词:数字化媒介文本
- 2014年中国广播发展关键词被引量:3
- 2015年
- 2014年是中国广播充满压力、困扰和变革激情的一年,也是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年。广播在体制、机制等顶层设计上迈出了探索性的步伐;在广播管理、经营、内容、技术自主开发等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通过媒体融合、应急广播、公益广播等领域的着力发展,承担了作为主流传统媒体的责任;随着对互联网音频媒体、广播广告经营、媒体版权等规制需求的增多,未来这些领域的立法也将进一步推进,为营造良性的广播媒体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 孟伟李运
- 关键词:内容为王应急广播广播产业
- 中国文化在马来西亚青年中的跨域传播被引量:1
- 2022年
-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传播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态势。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区域,在“一带一路”全球传播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伴随着区域间的文化传播交流日益密切,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传播效果就成为建构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文化传统、商业交流和娱乐文化三个方面对跨文化视角下马来西亚的中国文化景观进行描述和分析,并以此回应中国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现状与影响力。
- 刘鹏肖卿孟伟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景观
- 新媒体时代社会理性精神的重建——以广播声音传播为例被引量:10
- 2011年
- 新媒体传播带来了社会性格和社会文化在知识理性上的一些新变化——碎片化、"幼儿化"、危机泛化、虚拟与现实感争夺等等。广播作为最早的电子媒介,比照电视媒介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但广播媒体在重建当下社会理性精神中,其深具价值的属性远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如广播的非视觉传播促进理性思考,广播注重心灵沟通的人文意识。广播作为时间性伴随媒介,对于建构家庭、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记忆,对个体当下身份和生存感确认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孟伟
-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