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伟斌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浙江省总队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损伤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腹膜炎
  • 1篇道路交通伤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储备
  • 1篇心脏储备功能
  • 1篇心脏前负荷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液体复苏
  • 1篇血功能
  • 1篇血量
  • 1篇血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保护

机构

  • 4篇武警浙江省总...
  • 1篇白城市医院

作者

  • 5篇马伟斌
  • 3篇杨世忠
  • 2篇刘孝国
  • 1篇夏新桂
  • 1篇朱有才
  • 1篇于瀛
  • 1篇王升
  • 1篇陈真
  • 1篇杜津
  • 1篇孙昊天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的肺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肺癌单肺通气患者肺的保护作用。方法纳入82例拟在单肺通气麻醉状态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在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以0.5μg/kg的负荷计量,在10 min内输注完毕,接着以0.25μ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手术前30 min;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相同容量生理盐水溶液。对比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60 min(T3)、膨肺后30 min(T4)、术后24 h(T5)6个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PMN)数量、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各种麻醉药物治疗用量。结果 2组T2、T3、T4、T5时间点PMN、XOD及MPO值均明显高于T0时间点(P<0.05);观察组T2、T3、T4、T5时间点PMN、XOD及MPO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24 h尿量、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式阿曲库铵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肺癌单肺通气患者PMN计数以及血清XOD、MPO表达水平,对肺组织具有积极保护作用。
马伟斌朱有才孙昊天邱灿金刘孝国
关键词:肺癌黄嘌呤氧化酶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患者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于瀛倪小庸杜惠斌王升马伟斌史险峰
关键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硬膜外阻滞心脏储备功能血液保护循环血量心脏前负荷
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约120万人,受伤3000万至5000万人,我国每年因为车祸死亡的人数更是高居全球首位。在道路交通伤死亡病例中,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的复苏是急诊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重要举措之一,更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点。而晶体、胶体在液体复苏两种不同的复苏方案在临床均有应用,本研究通过比较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聚明胶肽、羟乙基淀粉200/0.5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复苏效果,以期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提供有利参考。
杨世忠马伟斌夏新桂周夏匀胡如春邱灿金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羟乙基淀粉道路交通伤
人凝血酶原复合物改善严重肝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肝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肝实质及肝内血管损伤所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及肝内胆管损伤所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等,往往伤情比较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肝脏损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后果严重。
马伟斌杨世忠刘孝国常政周夏云杜津
关键词:肝内胆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围手术期腹腔内大出血胆汁性腹膜炎
静吸复合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静吸复合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3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每组17例;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心率(HR)、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 O2)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的收缩压(SBP)在T2时点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HR均在T1、T3时点低于T0(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SBP在T1、T3时点低于T0(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在T1、T2、T3时点低于T0(P<0.05);两组DBP在T1时点低于T0(P<0.05);全凭静脉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均短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OAA/S评分在拔管后1分钟及拔管后5分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在拔管后1分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拔管后20分钟,全凭静脉麻醉组NRS评分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躁动,术后24小时后随访,均否认术中知晓,静吸复合麻醉组有1例出现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和全凭静脉麻醉均可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安全有效;且全凭静脉麻醉早于静吸复合麻醉发生术后疼痛。
邱灿金陈真杨世忠马伟斌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老年骨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