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小鼠肝组织micro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犀角地黄汤抗脓毒症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犀角地黄汤治疗组。采用脂多糖腹腔注射复制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于建模前2 d犀角地黄汤(生药187.5 mg)灌胃,2次/d,建模后继续胃饲(2次/d),对照组及脓毒症组予等量生理盐水胃饲。LPS干预后72 h每组随机取9只,麻醉后取部分肝脏做Small RNA及RNA-seq测序分析,部分肝脏做病理检查。结果犀角地黄汤有改善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缓解部分异常表达的microRNA(mmu-miR-292a-5p、mmu-miR-871-3p、mmu-miR-653-5p、mmu-miR-293-5p、mmu-miR-155-3p,mmu-miR-346-5p、mmu-miR-187-5p、mmu-miR-3090-3p)及其靶基因。结论犀角地黄汤可减少脓毒症小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犀角地黄汤调节mmu-miR-187-5p及其靶基因Adam8、Irak3、Pfkfb3等关键基因的表达有关。
- 林名瑞张翠芳郑碧清陈怀宇郭小艳李玮
-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脓毒症肝组织微小RNA
- 蛋白芯片联合检测病原体抗体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诊断价值的探讨
- 2014年
- 目的: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原体,探讨蛋白芯片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ARI患儿的血清标本474例,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其中常见病原体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结果:474例患儿中抗体阳性470例,阳性率99.2%,其中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四组,第一组〈1岁,第二组1~3岁,第三组3~6岁,第四组>6岁,各组阳性率分别是86.8%,94.0%,97.0%,96.9%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不同病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原体中FLU阳性率最高,其余依次为MP、RSV、ADV。混合感染226例,占47.7%,主要是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蛋白芯片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高,其中阳性率较高的病原体为FLU、MP和RSV,混合感染比较普通,各年龄组感染的病原体有差异。
- 陈文旭王华妮郭小艳江裕陈溶微
- 关键词:蛋白芯片急性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