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元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癌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一元羧酸
  • 1篇移植瘤
  • 1篇抑制细胞
  • 1篇源性
  • 1篇治疗胃癌
  • 1篇十二指肠
  • 1篇水解酶
  • 1篇酸酶
  • 1篇髓源性
  • 1篇髓源性抑制细...
  • 1篇皮下
  • 1篇皮下移植
  • 1篇皮下移植瘤
  • 1篇切除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张庆元
  • 4篇何裕隆
  • 3篇徐建波
  • 2篇叶锦宁
  • 2篇吴晖
  • 1篇杨世斌
  • 1篇许开武
  • 1篇吴文辉
  • 1篇华立新
  • 1篇杨东杰
  • 1篇周海宁
  • 1篇彭建军
  • 1篇陈剑辉
  • 1篇韩方海
  • 1篇吴建海
  • 1篇蔡世荣
  • 1篇袁玉杰
  • 1篇赵志
  • 1篇王亮
  • 1篇何涛

传媒

  • 5篇消化肿瘤杂志...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贝伐单抗治疗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分子标志物筛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通过胃癌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筛选出能够预测贝伐单抗疗效的分子标志物。方法选择4周龄雄性BALB/C-nu/nu裸鼠20只,制备人胃癌细胞BGC823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尿嘧啶(5-FU)组(5-FU组,15 mg/kg)、贝伐单抗组(BVZ组,15 mg/kg)和联合治疗组(贝伐单抗联合5-FU),每组各5只。隔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3周。治疗结束时,计算肿瘤大小和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内CD31的表达情况以计数微血管密度(MV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裸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人胎盘生长因子(PIGF)和人白介素8(IL-8)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时BVZ组和联合给药组肿瘤MVD下降(5.2±1.0和4.3±1.2比13.8±1.6,P<0.05),肿瘤体积缩小[(305.6±184.1) mm^3和(242.2±71.4) mm^3比(1535.2±625.1) mm^3,P<0.05),肿瘤组织中 VEGF[(351.6±84.1) ng/L和(242.2±71.4) ng/L比(1256.7±702.1) ng/L,P<0.05)和IL-8[(20903±1485) ng/L和(27489±6772) ng/L比(57032±2437) ng/L,P<0.05)表达水平下降;而5-FU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FGF和PIGF在各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EGF和IL-8可能成为预测贝伐单抗疗效的分子标志物。
张庆元徐建波叶锦宁袁玉杰陈剑辉彭建军何裕隆
关键词:贝伐单抗分子标志物裸鼠
残胃癌与近端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残胃癌与同期近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并资料齐全的残胃癌62例(溃疡术后38例,胃癌术后24例)、近端癌组41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同时比较根治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分析根治术对残胃癌的预后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Borrmann分型、血清CEA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胃癌与近端癌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64和60岁,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0.6%和17.7%,黏液腺癌与印戒细胞癌比例分别29%和12%,低分化癌比例67.7%和56.4%,根治切除率79.0%、89.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为根治术的独立影响因素,而残胃癌不是根治术的独立影响因素(P=0.227)。在根治前提下,残胃癌组与近端癌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胃癌组与近端癌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9、31个月(P<0.05),根治切除后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40个月(P>0.05)。对残胃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和非根治术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7个月(P<0.05)。结论残胃癌较近端胃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导致根治率降低,预后不良。根治性切除能显著改善残胃癌预后,较近端癌根治术相比,残胃癌根治术并不增加患者的手术创伤。
缪锦超张庆元吴晖刘赞伟吴文辉王亮杨东杰蔡世荣何裕隆
关键词:残胃癌近端胃癌临床病理预后
髓源性抑制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群具有相似生物功能的异质性细胞的统称,包括各种分化状态的骨髓祖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1])。MDSCs是近年来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定义、诱导产生、扩增活化以及抑制机体适应性免疫的机制和针对MDSC的靶向治疗等进行综述。一、MDSCs定义MDSCs最早是在小鼠体内发现。
张庆元徐建波徐建波
关键词:髓源性抑制细胞INOS精氨酸酶水解酶荷瘤小鼠MDSC
36例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十二指肠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5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8例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12例十二指肠降部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另1例因合并肝转移仅行肝脏转移瘤切取活检术。比较PD术和非PD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36例患者术后有9例(25%)出现并发症,均为PD术后患者,除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胰漏及腹腔感染的患者外,均经积极治疗后好转或痊愈。中位随访54月,5年总体生存率(OS)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PFS)分别为78.1%和72.1%,其中PD术和非PD术后患者5年OS分别为61.1%和61.1%,5年PFS分别为85.8%和7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1和P=0.89)。结论对于十二指肠GIST患者,局部切除或节段切除术与PD术预后相当,但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在保证瘤体R0切除的前提下,优先考虑损伤范围较小的局部切除或节段切除术。
张庆元徐建波叶锦宁何裕隆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一元羧酸转运蛋白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s 4,MCT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手术的胃癌患者标本113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MCT4蛋白的表达。结果 MCT4阳性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低表达样本55例,高表达样本58例。M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P=0.021)。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CT4低表达患者的总体预后明显优于MCT4高表达患者(P=0.001)。结论 MCT4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赵志杨世斌华立新吴建海张庆元许开武韩方海
关键词:胃癌预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经验,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3例阑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LA组和OA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以及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LA组367例,中转开腹3例,OA组436例,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时间,LA组明显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OA组(P<0.05)。结论 LA较OA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张庆元陈申思何涛马文周海宁
关键词: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
腹膜假性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结果患者主诉进行性腹胀,腹部CT示腹腔内大量低密度液体,腹部脏器受压体积变小,边缘模糊。患者行剖腹探查肿瘤细胞减灭术及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瘤,随访15个月,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临床少见,以大量黏液性腹水为特点,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以反复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为主,辅以腹腔热灌注化疗。
缪锦超刘赞伟张庆元吴晖
关键词:腹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