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6篇血管瘤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5篇婴幼儿血管瘤
  • 3篇细胞
  • 2篇普萘洛尔
  • 2篇干细胞
  • 1篇凋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血清特异性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作用
  • 1篇药物作用机制
  • 1篇远期
  • 1篇增殖
  • 1篇腮腺
  • 1篇腮腺区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吕东泽
  • 5篇林晓曦
  • 4篇马刚
  • 3篇应涵汝
  • 2篇常雷
  • 2篇陈彬
  • 1篇仇雅璟
  • 1篇陈辉
  • 1篇金云波
  • 1篇陈彬
  • 1篇常雷
  • 1篇邹运
  • 1篇朱佳芳

传媒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远期疗效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9年3~10月,对11例腮腺区的巨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2 mg/Kg·d)。患儿年龄到8~12个月时,停止用药并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本组患儿随访至少5年,平均随访(69.5±4.8)个月。长期随访结果显示,10例患儿(90.9%)疗效明显,但其中6例存在少量瘤体和/或红斑残留及局部皮肤松弛等情况,需后续进一步治疗以改善外观;1例患儿(9.1%)疗效欠佳,瘤体和红斑明显残留。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腮腺区巨大婴幼儿血管瘤远期疗效欠佳,仍需采取手术和激光等其他治疗方式进一步改善外观。
金云波常雷邹运吕东泽仇雅璟应涵汝陈彬马刚陈辉林晓曦
关键词:腮腺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建立稳定可靠的婴幼儿血管瘤干细胞分离培养体系.方法 取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标本,经胶原酶消化、CD133免疫磁珠分选,所得细胞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铺层的96孔板,以含10% FBS的EBM-2培养液培养.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记流式细胞检测,细胞成管试验,细胞诱导分化成脂、成骨试验以及裸鼠皮下成瘤试验.结果 从血管瘤组织分离纯化的CD133(+)细胞,6h开始贴壁,细胞呈多突起的纺锤形和星形;CD133(+)血管瘤干细胞阳性表达CD29(99.5%)、CD44(97.9%)、CD90(87.6%)和CD105 (98.5%),几乎不表达CD31(0.2%)、CD34(0.1%)、CD45 (0.1%)和CD144(0.1%);在体外可形成网状类似血管壁的结构,并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可形成类似婴幼儿血管瘤的病灶.结论 该分离培养方法可获得血管瘤干细胞,为阐明血管瘤干细胞的特性及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吕东泽应涵汝常雷马刚林晓曦
关键词:血管瘤干细胞细胞培养
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对血管瘤干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对血管瘤干细胞(hemangioma stem cells,Hem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浓度为3、30、90和150 μmol/L的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分别作用于HemSCs 24、48和72 h,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使用SPSS 19.0对各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均能抑制HemSCs增殖,抑制程度均随浓度升高而升高,但前者在中高浓度(30、90和150 μmol/L)时略强于后者,低浓度(3 μmol/L)时则相反(P〈0.05)。凋亡实验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噻吗洛尔(3和30 μmol/L)作用于HemSCs后,凋亡细胞的比例高于同浓度的普萘洛尔,分别高13.7%和1.1%。结论抑制HemSCs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可能是普萘洛尔和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机制之一,二者具体的作用随浓度和时间的不同有所差别。
陈彬陈彬吕东泽朱佳芳常雷应涵汝马刚
关键词:增殖凋亡普萘洛尔噻吗洛尔
婴幼儿血管瘤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被引量:8
2014年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最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虽为自限性疾病,但其外观及并发症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成为家长的心理负担。脉冲染料激光(Pulse dye laser,PDL)是用于血管性病灶的规范化激光,用于治疗浅表婴幼儿血管瘤已有20余年,但仍存在争议。本文综合阐述PDL治疗IH的研究进展,为IH的治疗提供方向。
吕东泽马刚林晓曦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激光治疗脉冲染料激光
婴幼儿血管瘤发生机制
2015年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生长周期独特,多数病灶在出生时不可见或呈白色,几周后直至满1周岁瘤体出现并迅速生长,为增殖期;1周岁左右瘤体开始缓慢消退,持续数年,为消退期.在该自然病程中患儿可发生溃疡、感染等并发症,病灶出现于特殊解剖位置还可发生窒息、失明危险,使其在疾病和美学方面都困扰着医生和家长.目前虽有普萘洛尔等临床疗效较好的一线用药,但该病发生及药物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我们综述了IH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现状及其起源和发生假说.
吕东泽林晓曦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HEMANGIOMA药物作用机制自然病程
婴幼儿血管瘤血清特异性microRNA初探
目的:探求并在血清和细胞水平验证婴幼儿血管瘤血清特异性microRNA。方法:1.以非血管瘤患儿血清为对照,应用TaqMan探针法对婴幼儿血管瘤初期筛选的血清差异表达miRNA:hsa-miR-518a-3p、hsa-m...
吕东泽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MICRORNA血清标志物细胞转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