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丹 作品数:12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评价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和多次法治疗牙髓病,术后1周内、3个月复查,观察术后反应情况,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反应较小,在近期效果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个月的临床成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牙髓病的术后反应较小,临床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减少了患者的就诊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张书民 陈琛 刘晓丹关键词:根管治疗术一次法 牙髓炎 根管充填 PBL联合CBL教学法用于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9月—2019年12月进行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60名,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应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进行培训,观察组(n=30)则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进行培训,两组培训时间2个月,2个月后进行考核评价,比较两组不同培训方式的应用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名(%)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内科住院医师基础理论考试分数、技能操作考试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科住院医师对本组教学法的学习兴趣、语言及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及能力、临床操作技能、知识理解、利于临床工作、认同教学模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内科住院医师对本组教学法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优秀的教学方法。 刘晓丹 于文征 赵希军 马宝新 张贝 陈琛关键词:内科住院医师 一种心内科诊疗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诊疗床,包括底座;底座顶端设有床架,床架包括床框和可分离的床垫,以实现床垫对患者支撑时更加的灵活;还包括升降架,升降架顶端设有位移组件,位于位移组件上设有调节组件,便于升降架上位移组件带动调节组件进... 陈琛 刘晓丹 冯民 王建儿童及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2022年 目的 探讨成人及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并协助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方法 收集初次诊断为HPS的患者资料,分析其相关指标的差别。结果 成人患者与儿童患者比较,在白细胞、血清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血清肌酐水平方面存在差异,P均<0.05。结论 在成人与儿童HPS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差异提示二者在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不同。 孙洪坤 王丽君 于文征 刘晓丹 宋斌关键词:儿童 成人 噬血细胞综合征 骨髓浸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TEL重排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TEL重排的表达,探讨TEL重排与伴骨髓浸润NHL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163例(伴骨髓浸润者38例,不伴骨髓浸润者125例)NHL骨髓,应用Split-FSIH技术检测TEL重排,依据结果将伴骨髓浸润NHL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初诊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结果:163例NHL中,TEL重排总检出率为3.68%,其中38例伴骨髓浸润NHL中,TEL重排检出率为13.2%,其余患者为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L重排与年龄、白细胞数、血清LDH水平相关,而与性别、B症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细胞来源、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无关。5例重排阳性者,1例化疗有效,中位生存期3个月,33例重排阴性者,除2例放弃治疗外,23例化疗有效,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 :TEL重排阳性者易合并骨髓侵犯,此类患者侵袭性更高,预后更差。 高娜 郭农建 于文征 王学霞 孙建荣 刘增艳 刘仁同 刘晓丹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骨髓浸润 Mini-CEX联合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观察Mini-CEX联合PBL教学法在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内科教学,观察组给予Mini-CEX联合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实习生教学前后的Mini-CEX测评分数,以及学习能力、教学成绩、满意度。结果教学前,两组各项Mini-CEX测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两组各项Mini-CEX测评分数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各项Mini-CEX测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动机、学习水平、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实际操作、临床思维的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成绩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实习生的Mini-CEX测评分数、教学成绩及满意度。 刘晓丹 陈琛关键词:内科教学 MINI-CEX PBL 教学成绩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galectin-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AML)患者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法检测53例AML1/ETO+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al-3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gal-3蛋白水平,分析gal-3mRNA表达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gal-3mRNA及蛋白在初诊AML1/ETO+AML患者中呈高表达(P<0.001),初诊患者gal-3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32,P<0.001),疾病完全缓解期外周血gal-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01);(2)初诊时gal-3mRNA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白细胞数量越低(P=0.014),CD34表达和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越高(P=0.001,P=0.026);(3)gal-3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诱导期死亡(即早期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4)gal-3mRNA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较低表达组缩短(P=0.007,P=0.015),累积复发率增高(P=0.045),但累积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gal-3mRNA是影响AML1/ETO+AML患者OS及DFS的独立指标。结论骨髓gal-3mRNA有可能成为AML1/ETO+AML患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娜 王学霞 孙建荣 段培锋 刘增艳 刘仁同 刘晓丹 孙洪坤 刘晓 于文征关键词:GAL-3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1/ETO 巨大胃间质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2015年 患者,男,69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呕血”于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完善上腹部强化CT示胃小弯区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跨胃腔内外生长,大部分位于胃外,大小约9.7 cm ×7.2 cm ×8.5 cm,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胃镜提示胃体上部、中部小弯侧可见巨大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表面呈结节样,顶端可见凹陷糜烂灶,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口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月余,肿瘤体积较前缩小,后转入胃肠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示CD117+,CD34+,明确为胃肠道间质瘤。院外继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于2013年11月因“心悸、乏力1月”入血液内科,血常规:白细胞3.24×109/L,红细胞2.42×1012/L,血红蛋白81 g/L,血小板537×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25.5%,偶见棒状小体。外周血涂片见原始细胞4%。骨髓活检病理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85%),粒系偏幼稚细胞散在分布,可见原始细胞,骨髓间质小梁旁小灶性胶原纤维增生。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提示原始细胞免疫表型为 CD34+,CD117+, HLADR +,CD7部分+,CD33-,CD5-, CD2-,CD20-,CD19-,CD10-。染色体核型:47,XY,+8/46,XY,提示分析细胞中小部分存在+8。 AML/ETO及PML/RARa融合基因定量检测均为阴性。住院期间给予防治出血、间断成分血输注,患者家属拒绝针对白血病行联合化疗,选择自动出院。 高娜 于文征 王学霞 孙建荣 刘晓丹 刘仁同 于宁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胃间质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 甲磺酸伊马替尼 黏膜下隆起性病变 上腹部不适 心可舒片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焦虑抑郁和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焦虑抑郁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心脏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组接受心可舒片联合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在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 s呼气容量(FEV1)、FEV1与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摄氧量(VO_(2)_(max))、无氧阈(AT)、运动后1 min心率恢复(HRR1)],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焦虑抑郁水平,并追踪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FEV1、FEV1/FVC、MVV、VO_(2)_(max)、AT及HRR1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DS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陈琛 刘晓丹 霍金秋 王怡文 李红 冯民 宋琼关键词:心可舒片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肺功能 焦虑抑郁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脏不良事件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B型钠尿肽(NT-ProBNP)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并发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62例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脏不良事件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89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心衰对照组,46例健康老年人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及NT-ProBNP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心衰对照组及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及NT-ProBNP浓度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因素在急性心衰并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进程中起重要作用,控制急性心衰患者机体的炎性因素为心衰及心脏不良事件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琛 刘晓丹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脏不良事件 白介素-6 B型钠尿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