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文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北京顺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脓肿5例报告
- 2016年
- 由于北京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卫生条件较好,脑脓肿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已属少见病种。我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共收治5例脑脓肿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病例资料总结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0~75岁,平均56.6岁,病程4~14 d。症状及体征:头痛、头晕2例,发热4例,肢体无力3例,脑膜刺激征1例,意识障碍1例。可能的病因:鼻窦炎1例,肺部感染1例,外伤2例,隐源性1例。
- 陈善文康全利
- 关键词:脑脓肿脑膜刺激征隐源性脑室炎侧脑室脑脊液培养
- 微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 2010年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直视下微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取得良好效果.
- 陈善文邢安凤康全利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骨窗血肿清除术和CT引导血肿吸引术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0.087);高血压病史及脑缺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0.785),脑出血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P=0.411,0.603)、术前GCS评分(P=0.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部位(P=0.000)、出血量(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侧别和中线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0.609)。发病距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血肿量、出血侧别、中线移位、手术方式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215、0.631、0.550、0.279、0.947、0.296、0.296)。Logistic Backward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脑出血病史、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发病距手术时间为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P=0.000、0.018、0.004、0.006、0.041,OR=0.917、10.059、1.287、0.464、1.420)。结论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达到较好疗效。
- 陈善文康全利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合并颅内出血4次
- 2008年
- 患者女,24岁,因头痛头晕、左侧肢体麻木及活动不利于2006年11月在外院治疗。头颅CT显示右顶叶片状混杂高密度影(图1A),头颅MRI显示右顶片状不规则等短T1等长他信号影(图1B,C),周围有环状长T1短他信号影,怀疑动静脉畸形,因个人原因未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4个月后复查MRI显示出血已完全吸收,DSA检查结果正常。
- 陈善文李伟康全利魏亚
- 关键词:颅内出血头颅MRI全脑血管造影保守治疗动静脉畸形肢体麻木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时机不同而分为早期组(n=37)和延期组(n=4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延期组治疗优良率为42.50%,显著低于早期组的67.57%(χ2=8.87,P<0.05);延期组预后良好率为50.00%,显著低于早期组的81.08%(χ2=7.94,P<0.05);两组术后均无颅内感染、再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43、2.03,P>0.05);而延期组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均较早期组显著增加(χ2=11.34、10.65、10.20,P<0.05);延期组患者术后CCS评分显著高于早期组,GC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早期组(t=7.34、6.20、6.87,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马更平康全利陈善文
- 关键词: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