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林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术后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训练器
  • 1篇运动耐量
  • 1篇手术
  • 1篇术后早期
  • 1篇衰竭

机构

  • 3篇广东省心血管...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国林
  • 3篇吴桂兰
  • 3篇刘智
  • 2篇汪萍
  • 2篇郭兰
  • 1篇叶彩英
  • 1篇张国林
  • 1篇吴贵兰
  • 1篇孙家珍
  • 1篇古良
  • 1篇江夏杏
  • 1篇余同珍
  • 1篇刘智
  • 1篇詹惠敏
  • 1篇邓木兰
  • 1篇李梅

传媒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存质量评分与家庭影响评分及二者相关性评价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TM)特异性心脏病模块与家庭影响模块,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存质量评分与家庭影响评分及其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PedsQLTM特异性心脏病模块3.0与家庭影响模块2.0为测量工具,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收集有效问卷288份(有效问卷率96.6%),其中男126例,女162例,年龄为(3.73±1.88)岁。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存质量总得分为(73.98±15.59)分;女患儿生存质量总得分高于男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21±13.93)分vs.(71.11±17.13)分,t=-2.71,P=0.0072]。患儿在“心脏症状及其治疗相关问题”维度得分为(77.36±17.72)分;女患儿在该维度上得分高于男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09±16.28)分vs.(73.84±18.91)分,t=-3.01,P=0.0028]。PedsQLTM家庭影响模块总得分为(59.32±17.27)分,在“情感功能相关问题”维度得分为(61.20±21.59)分。有5.21%的患儿出现“几乎总是感冒”的状况,有6.60%的患儿出现“几乎总是心搏很快”状况。有5.21%的患儿家长表示“几乎总是感到焦虑”,有3.82%患儿家长表示“几乎总是感到悲伤”。PedsQLTM心脏病模块总得分与家庭影响模块总得分呈正相关(r=0.5554,P<0.0001)。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生存质量总得分处于中高水平状态,高于国内同类研究;女患儿生存质量总得分高于男患儿。PedsQLTM家庭影响模块总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状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edsQLTM心脏病模块总得分与父母PedsQLTM家庭影响模块总得分显示中度正相关关系。
陈贤元邓木兰吴桂兰江夏杏刘智张国林詹惠敏李河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系数
运动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运动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评估运动治疗的安全性,探寻合理的运动方式。方法将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运动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在规范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症状稳定至少4周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运动组同时进行规范的运动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和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距离,踏车运动试验,同时观察运动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LVEF、6MWT距离、踏车试验最大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运动组与对照组LVEF、6MWT距离、踏车试验最大运动负荷和运动测试时间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运动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期间运动组患者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踏车和步行结合的运动治疗是可行有效的,可以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运动耐量,而且安全性高。
李梅郭兰张国林汪萍刘智吴桂兰孙家珍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功能运动耐量
冠心病介入术后早期平板运动试验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平板运动试验的意义。方法:采用修订Bruce方案对45例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术后7~30d进行平板运动测试。结果:45例患者中,9例(20%)出现阳性。平均运动时间为(406.5±135.7)秒,平均代谢当量为(9.4±2.6)METs,进一步分级显示:≤4METs者0例,≤7METs的19例,≤10METs的4例,≤13METs的17例,≤16METs的5例。无1例出现心血管事件。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进行早期活动平板运动测试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康复评定和预后的指标。
汪萍汪萍刘智张国林张国林古良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
呼吸训练器在心脏手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对心脏手术病人通气功能的影响和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 10 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术后使用呼吸训练器训练呼吸 ,所有病人术后吸气量容积明显低于术前 ,随着术后日期的推移 ,呼吸训练器吸气量容积逐步增加 ,对照组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人数较观察组多 ,可见使用呼吸训练器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
叶彩英张国林余同珍吴桂兰
关键词:呼吸训练器基本结构心脏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